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香港過去兩天新增近50例確診病例,疫情大有復燃之勢。更令人擔憂的是首度發現本土病例帶有N501Y變種病毒,且感染源頭不明,社區暴發的概率大增。面對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特區政府宣布就印度、巴基斯坦及菲律賓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20日起禁止所有從上述地區來港的民航客機著陸香港14天。
一名從迪拜抵港的印度裔男子完成21天隔離后,在社區活動8天,其間一直沒有病征,直至準備返回迪拜而進行檢測時證實感染,感染源頭無法確定。18日,與他同住的女性也確診感染,是香港首例沒有外游記錄的變種病毒病例。面對輸入病例持續增加,澳門18日率先宣布延長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人士隔離28天,隨后香港當晚也宣布將就這三國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20日起禁止所有從該些地區來港的民航客機著陸香港14天,同時禁止抵港前21天曾逗留上述三國超過兩小時的人士登上任何來港的民航客機,為期14天,以避免相關地區人士轉機到港。
特區政府發言人解釋稱,由于香港首次在社區發現涉及N501Y變種病毒株的確診病例,為謹慎起見,依據現行“熔斷機制”,追溯過去14天從不同地區抵港而確診帶有N501Y變種病毒株的輸入病例,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及菲律賓均涉及曾在過去14天內累計7天錄得至少5例帶有變種病毒株的病例,因此就這三國啟動“熔斷機制”。此外,特區政府也向從巴西、愛爾蘭、南非及英國回港人士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他們即使在完成21天強制隔離后,仍需要進一步自我監察7天,并在回港后第26天接受檢測。19日,香港新增約10例確診病例,沒有源頭不明病例,因此未開疫情記者會。
香港《星島日報》19日稱,近期一些與香港往來頻密的地區,疫情惡化十分驚人。以印度為例,18日單日確診達26萬例,已瀕臨失控,菲律賓每天新增病例也過萬,且不斷創新高,估計會有更大暴發。香港不少印巴裔居民正在當地探親或工作,部分人為避疫急欲返港,而一些已受聘的外傭也等候來港,“他們如果陸續入境,將構成極大傳播風險”。不過“熔斷機制”只是局部禁飛,14天后旅客仍可從相關地方抵港,直至有5例或以上帶有變種病毒株的病例才會再停飛,風險并不能消除。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形容本港“內憂外患”,內部檢疫出現缺口,未能清零;輸入病例又不斷增加,其中不少患者更帶有不同的變種病毒,特區政府應暫時禁止超高風險地區人士來港。政府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建議,港府應停飛所有來自印度的航班,至于印尼及菲律賓方面,則要取決于香港對家庭傭工供應的依賴程度,可維持21天的酒店檢疫,再增加7天醫學觀察,并在來港后的第23、25及27天再做強檢。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也稱,實施“熔斷機制”并不足夠,促請當局主動檢視不同地區的風險因素,若風險增加,便應盡早采取禁飛等措施,比出事后才執行“熔斷機制”好。
港府宣布暫時停飛三國航班,也影響外傭來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稱,本月每天有約百名外傭來港,一旦觸發“熔斷機制”,估計每次停飛都有上千名外傭及雇主受到影響。雇傭代理協會主席張結民稱,目前每天約150至200名外傭從菲律賓及印尼抵港,在宣布收緊機制后,好多雇主都想盡快安排外傭到港,但受當地檢疫、手續安排等限制,想快都快不了。他估計一旦停飛,會有兩三千名外傭受影響。香港雇傭公會主席陳東風還稱,現在香港八成雇主聘請本地外傭,其余兩成主要來自菲律賓及印尼。相對于本地外傭,從海外來港花的時間長,需要兩個半至3個月,價格又貴至少1萬港元,除了最基本的1萬多港元中介費外,還要加上至少1萬港元的檢疫酒店及當地檢測費,總共要花至少2.5萬港元。
有港媒19日評論稱,面對新一波疫情暴發的危機,防止輸入的措施須在幾方面升級:一是全面禁止極嚴重疫區的飛機來港;二是效仿澳門,將來自最高風險地區人士的隔離時間增加到28天;三是要求已入境者做更頻繁的檢測。然而“百密也有一疏”,最重要的防御始終是大多數市民盡快接種疫苗,因為市民打了兩針疫苗后,抗疫能力將大大加強,使病毒傳播力減弱,即使小區有感染,也沒法擴散。《星島日報》19日的社論也說,病毒不斷變種升級,防止輸入病例只是治標,并非治本之策,關鍵還在于能否盡早建立群體免疫。文章說,抗疫不能只靠政府,要遏制反撲還是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疫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是盡快接種疫苗,早日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環球時報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