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背后是什么?錢。”法新社一語道出本質。長期以來,歐洲足球俱樂部為了明星球員背負沉重債務和高昂工資,如今疫情加劇了歐洲足球現有經濟模式的不穩定。越來越龐大的歐洲足球市場也是歐超聯賽成立的原因之一。
專業數據網站“Statista”稱,從2006年到2019年,歐洲職業足球的市場規模從136億歐元增長到289億歐元,這讓俱樂部——尤其是頂級俱樂部愈發希望為自己獲取更多利益。“市場觀察”網站稱,歐足聯不打算讓俱樂部在轉播收益和商業分成方面“更進一步”。要知道,2018至2019賽季的歐足聯旗下各類賽事帶來32億歐元的電視轉播收入。
法新社稱,超級聯賽的創始俱樂部有望在最初承諾期內獲得超過100億歐元的“團結金”,他們還將獲得35億歐元的基礎設施投資,以抵消疫情帶來的損失。
《泰晤士報》稱,15家創始俱樂部將分享這筆基礎設施補助,這也就意味著每家俱樂部可以獲得1億歐元至3.5億歐元不等的收入。以上賽季拿到歐冠冠軍的拜仁為例,他們的獎金和轉播分成等各種收入全部相加大約也只有1.29億歐元。
此外,俱樂部每個賽季有權在自己的數字平臺上轉播4場比賽,收入由俱樂部獨享;15家創始俱樂部將平分32.5%的電視轉播收入,另有32.5%的收入為20隊平分。沒有進入淘汰賽階段的球隊,將按照成績來分享20%的轉播和贊助收入,剩余15%將基于各俱樂部聲望劃分商業份額。歐超宣布成立后,世界最大的網絡體育直播平臺DAZN也聞風而動,開出一年35億歐元的轉播價。
《金融時報》分析稱,受疫情影響,頂級俱樂部的收入面臨嚴重缺口,它們自然會熱衷于歐超聯賽,因為這不僅能帶來收入,還能有效控制俱樂部運營成本。歐超的設想與北美職業體育聯賽非常相似,創始俱樂部不用因為擔心降級而進行“軍備競賽”。而聯賽進入平穩運營后,球隊估值也會伴隨時間推移而上漲。▲
環球時報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