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靜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實驗小學創建于2000年8月,是佛山市南海區首批實驗類民辦學校,2010年便率先在全國全面而系統地開展“氣質教育”研究。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學校積淀了一定的校園文化底蘊,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肯定和認可。而今,走進新時代,邁向第二個“20”年,這所學校如何煥發新的姿容與魅力,實現自我超越,不斷前進?
“超越要有新氣質!”大瀝實驗小學全體師生以改革者的勇氣與智慧厘定了不斷前行的方向。
2019年12月5日,學校的“新氣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與推廣應用研究”課題在南海區第五屆教育科研周活動中成功開題,并成為南海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推廣應用課題,獲南海區財政專項經費資助(全區獲此立項的課題僅4個),正式拉開學校“新氣質教育”大幕。
“未來20年,學校將以面向新時代、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新氣質教育為發展方向,探究未來學校教育校本模式,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能力,塑造最美氣質,成就最美未來。”大瀝實驗小學校長李佩球對“新氣質教育”充滿信心,決心帶領學校登上新臺階。
新思路描繪新藍圖
李佩球介紹,新氣質教育和氣質教育一脈相承,它不是對氣質教育的否定,而是對氣質教育的再研究、再豐富、再提升,是氣質教育在大瀝實驗小學新階段的新發展。
那么,“新”在哪里呢?
“辦學目標新,我們要辦一所面向新時代,具有新氣質的品牌名校。著眼于學生美好未來、著眼于學校美好未來、著眼于教育美好未來,傾情打造最幸福的未來式理想學校。”
“育人目標新,我們要培養新時代新氣質好少年。他們應具有家國情懷、世界眼光、創新精神和領導品質。”
……
問題一出來,教師爭先恐后地給出自己的答案。對于“新氣質教育”,大瀝實驗小學上下同心,銳意進取。
“新時代呼喚新氣質。”創新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第一動力。勇于創新、敢于求變,是自我超越的自覺選擇。在傳承“氣質教育”辦學基礎上發揚并開啟“新氣質教育”辦學實踐,是當前大瀝實驗小學教育創新的最好選擇。
李佩球表示,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創建、發展過程中逐步積淀下來的,具有一定知名度、贊譽度的學校綜合內涵的概括。學校文化凝聚在學校的名稱、標志和教學設施、師資、校園文化等要素中,它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品質、辦學特色以及經營機制的集中體現,個性鮮明的學校文化,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約束力。
她堅信,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新氣質教育”必將成為引導學校發展,影響師生一生的優秀文化。
新舉措激發新活力
2020年9月11日,大瀝實驗小學舉行了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暨“新氣質教育”發布會,現場發布“新氣質教育”十大特色項目。
十大特色項目包括鳳棲師苑、慧家長學院、未來英才培養、鳳翔少年科學院、小鳳凰外交學院、童夢藝術坊、鳳韻茶社、樂學課堂、學生六新行動以及教師六善行動。
而今,十大特色項目陸續落地,新探索激發新活力,一進校園,便覺生機無限:名師多、課堂活、課程全、家校和……
找準“切入點”,發揮名師引領作用
“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沒有好教師,就沒有好教育。”基于這個共識,大瀝實驗小學一直堅持為教師創設專業化的高端發展平臺,鍛造優秀而穩定的教師團隊。
目前,學校教師(不含外教)共149人,有市、區、鎮、校各級名師51人,占學校教師人數34.2%;有高級職稱(副教授級別)教師13人,占8.7%,是名副其實的名師匯聚之地。
據介紹,佛山市南海區所有小學中唯一一名首席名班主任,唯一一名佛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李紅波,就在大瀝實驗小學。
李紅波是在2000年進入大瀝實驗小學的,是學校從新校到名校的見證者與實踐者。如今,她已是校、鎮、區、市四級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各級工作室成員學員達110多名。
多年來,通過定期線上線下自主培訓和集中研修等方式,她不僅引領了本地區班主任隊伍,對肇慶、中山、惠州、韶關、江門、英德等外市區域的教師培養也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輻射作用。
除了李紅波名班主任工作室,學校還有劉少君、馬琳琳、陳志堅、謝婉霞等名師工作室。為進一步推進這些優秀教師繼續向高位發展,引領更多青年教師成長為名師,2020年,學校啟動“鳳棲師苑”名師建設項目,為名師提供成長的土壤。
出臺建設方案、創建名師基金、創辦理論刊物、成立學科專家組、建立導師制、對接名校資源……學校高度重視,挑選不同學科14位名師為首批成員,當中既有南海區學科帶頭人,又有南海區兼職教研員,還有省市各項教育教學能力大賽冠軍獲得者,他們可以說是全校教師的成長榜樣,是學校的教學標桿。
“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引領作用,讓名師鳴其所明,積極獻言獻策;讓名師樂做伯樂,青藍相接;讓名師創新擔當,領航區域。”李佩球表示,學校將緊握發展先機,積極響應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教育號召,不斷創新教師培養機制,更新人才培養新觀念,拓寬新思路,研究新策略,在“新氣質教育”思想的引領下,鍛造出一支師德師風高尚、專業素養優良、發展潛能強勁及輻射引領范圍廣的教育鐵軍。
抓住“著力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新氣質教育‘兩個基本點,一是‘抓人的質量,二是‘抓課的質量。”李佩球介紹,“人”是品牌的塑造者、傳播者和成就者,“抓人”重點是培育更多具有個性化教學風格和育人風格的名師。而“課”則是品牌的根本、質量的根本和發展的根本,“抓課”重點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課堂教學實踐模式。
為此,學校創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途徑、以展示為目標的“樂學課堂”。觀摩過“樂學課堂”展示活動的校長都對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贊不絕口。
“通過觀看樂學課堂的優質課展示,我們領略了貴校教師與時俱進、深入鉆研、穩扎穩打的別樣風采以及自上而下共同打造特色學校的團隊凝聚力。”
“走進課堂,師生們滿面春風、精神飽滿,12位教師有12種風采,但都凸顯了‘樂學五步法的課堂教學特色,以‘學為中心,以‘樂為核心,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
……
為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注入靈魂的,是“樂學五步法”教學步驟。這個教學步驟是學校教師一步步摸索、實踐、提煉、總結出來的,每一個學科的教學步驟都不盡相同,卻高度切合本學科的課堂教學,可說是新教師執掌課堂的“法寶”。
如語文課教學中,教師引趣導入,帶領學生自讀感知、精讀感悟、熟讀提升,實現單個知識點的延伸拓展;科學課教學中,教師情境導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形成假設、合作探究檢驗求證、展示交流反饋補缺,最終完成擴展延伸,活用知識。
“課堂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地帶,只有抓住課堂這個核心地帶,教育才能真正發展。”李佩球引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7年9月8日《人民日報》上提出的“課堂革命”的號召,強調大瀝實驗小學一直堅持“課堂革命”,提高課堂質量繼續深化改革“樂學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其品牌檔次和影響力。
把握“突破點”,大力發展“拳頭項目”
“在餐館吃飯時,我和廖卓熙看到廚師煮好面后要把整個漏勺翻轉才能將面倒入碗中,熱騰騰的湯面很容易燙到手。”鳳翔少年科學院小院士何映萱娓娓道出“改變出口的湯面漏勺”的創意,“我們的發明是利用逆向思維發明法,將漏勺的底部做成可打開和關閉的開口,煮好面時,廚師只需通過提拉手柄上的彈簧開關,漏勺的底部就會打開,湯面就能落入碗中,再也不會出現燙到手的情況。”
何映萱和廖卓熙所在的鳳翔少年科學院正是學校打造校園特色社團這一“拳頭項目”未來要重點推進的工作,作為科學院首批納入的小院士,何映萱和廖卓熙的觀察力和創造力讓人驚訝,而這得益于學校一直堅持的育人模式。
據介紹,在結合國家基本課程、地方特色課程的基礎上,學校已開設社團特色課程56項,開設特色課程班級75個,全校學生參與率為100%。
除了打造校園特色社團這一“拳頭項目”,要培養具備“家國情懷、世界眼光、創新精神、領導品質”的新時代新氣質好少年,“國際理解教育”項目,大瀝實驗小學也勢在必行。
目前,學校已與英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芬蘭、哥倫比亞等10多個國家及中國香港、澳門地區的20多所學校締結為友好學校。2020年12月1日,學校啟動校園世界文化節活動,孩子們與國外友好學校的伙伴分享佛山美食,傳播佛山文化。
文化節期間,學校還舉行了“小鳳凰外交學院”揭牌儀式。外交學院的成立是學校實踐中西融合的國際理解教育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要培養新時代新氣質好少年,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具備的特殊功能,是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因此,大瀝實驗小學致力打造“家校合作”這一拳頭項目。
2020年11月20日,在“親子成長學院”成立儀式暨家委培訓會上,李佩球表示,親子成長學院的成立,將引導千千萬萬的家長改變教育觀念,與時代同步,與孩子同成長,與學校同攜手,共同探索孩子及家庭最佳的成長配方,共同構建家校社‘三體一位的共育共同體,建設家校社共育共贏的高品質平臺。
學校專門聘請了廣東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首席專家及研究部主任李季、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注冊系統督導師金天、ICF國際教練聯盟北京分會副會長鄭磊、大瀝鎮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德育專干鐘家友為顧問,開展家長學院頂層設計,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化水平。
新作為邁上新臺階
在2020年中小學公辦民辦學校招生季,大瀝實驗小學舉行了“線上開放日”活動,吸引了線上線下逾千學生家長觀摩咨詢。
線上交流與咨詢不斷,有的家長對大瀝實驗小學辦校20年以來取得的成就與品牌表示贊賞;有的家長表示自己已有孩子在學校就讀,如今小的孩子還想報讀;更多家長表示擔心“電腦搖號”派不到大瀝實驗小學這個心儀已久的理想名校。
大瀝實驗小學如何得到家長的高度認同?
李佩球認為,學校品牌辦學成功源于“八大優勢”:擁有一套先進的教育思想體系,擁有一支卓越的名師團隊,擁有一套個性化定制式的核心課程,擁有一個打造教學高質量的樂學課堂,擁有一系列未來學校建設的現代化設備設施,擁有一個未來英才培養專家智庫團隊,擁有一個“家校社”共育共同體的良好生態圈,擁有一套精細化的管理系統。
優勢的積累,必然帶來優秀的成績。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集體和社團獲得省市區級榮譽13項;教師員工89人次獲得市區鎮級以上榮譽稱號、126人次獲得教育教學“基本功、錄像課、說課、論文、案例、教學設計、經驗交流”等項目的各級獎勵;學生及家長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獎共40項692人次。
在辦學成效方面,大瀝實驗小學已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成績,但卻并不滿足于此。近年來,學校勇擔社會責任,積極扶貧濟困,守望教育發展。
學校把黨建工作和幫扶工作一起抓,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牽頭搭橋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的示范作用,長期堅持開展扶貧助學活動。曾連續三年走進廣東省內精準扶貧點羅定市附城街道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扶貧助困活動;連續三年走進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申果鄉達布村開展精準幫扶活動;每年聯合家委會組織慰問幫扶活動,向南海區大瀝鎮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困難家庭子女捐資捐物、助學助困。學校先后被評為佛山市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大瀝鎮脫貧攻堅突出單位。
2020年10月26日,李佩球還與家委葉玉華、歐陽廣英、劉奇輝一行4人隨大瀝鎮政府扶貧辦遠赴西藏墨脫德興鄉開展項目支援捐贈活動,共捐贈12萬元幫扶德興鄉發展建設。在得知墨脫德興小學亟待大力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后,李佩球當場表示可以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促進該校教師專業提升。
高度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讓大瀝實驗小學名校品牌日益錚亮,也讓李佩球對引領學校品牌發展再上新臺階充滿信心:“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在‘新氣質教育特色品牌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銳意進取,讓大瀝實驗小學二十年辛勤創建的教育品牌朝著百年名校目標不停奮進!”
(本文圖片由佛山市南海區大瀝實驗小學提供)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