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培淵
摘 要:該文結合近幾年高油酸花生品種豫花37號在鄧州市的種植實際,對該品種的特征特性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其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豫花37號;種植特性;高產栽培;鄧州市
中圖分類號 S56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6-0036-02
花生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2013—2018年我國花生種植總面積在470萬hm2左右。河南省作為糧食生產大省,花生種植面積從2013年的100萬hm2增加到2018年的133萬hm2。鄧州市有著悠久的花生種植歷史,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對優質花生品種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當地積極發生花生產業、推廣高油酸優質花生品種[1]。豫花37號是于2015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的高油酸花生品種,審定編號為2015011。豫花37號在鄧州市種植,綜合表現優良。
1 品種特性
1.1 主要農藝及經濟性狀 豫花37號為疏枝直立珍珠豆型品種,在鄧州市作為夏直播花生種植的生育期約115d,平均主莖高度49.2cm,側枝長54.6cm,單株總分枝數平均8.2個、結果枝6.6個;飽果數10.2個/株。豫花37號大豆的葉片形狀橢圓,顏色為黃綠;莢果形狀為繭形,有細、淺的網紋。果實的百果重172.3g,飽果率79.2%;花生種仁的皮顏色為粉色,形狀為桃形,百仁重69.3g,出仁率72.1%。
1.2 抗性水平 2012—2013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均對豫花37號花生進行了抗病性接種鑒定。2012年結果表明,豫花37號對根腐病、網斑病表現為抗,對病毒病、葉斑病表現為中等抗性水平。2013年結果表明,豫花37號對莖腐病表現為抗,對網斑病表現為高抗,對銹病表現為感,對葉斑病表現為中等抗性水平。
1.3 品質 2012—2013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對豫花37號花生的品質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豫花37號的蛋白質、粗脂肪、油酸、亞油酸含量分別為20.37%、54.30%、78.02%、6.15%,油酸與亞油酸的比值約12.63。
1.4 產量表現 豫花37號于2012、2013、2014年連續3年參加了河南省花生區域試驗。2012年9個試驗點中7個點莢果增產,增產點率78%左右,經過測產,花生莢果的平均產量為4798.5kg/hm2左右,仁產量3435kg/hm2左右,與對照品種遠雜9102相比,莢果產量增幅5.6%,仁產量減產1.9%左右。2013年豫花37號繼續參加河南省花生區域試驗,9個試驗點中莢果增產的試驗點為3個,增產點率在33%左右,經過測產,莢果平均產量4368kg/hm2左右,仁產量3073.5kg/hm2左右,與對照品種遠雜9102相比,莢果、仁的平均產量分別減產0.4%、5.9%。2014年豫花37號參加河南省花生生產試驗,6個試驗點中增產點率100%,經過測產,莢果平均產量5085kg/hm2左右,仁產量3709.5kg/hm2左右,與對照品種遠雜9102相比,莢果、仁的產量分別增加10.8%、8.6%。近幾年豫花37號在鄧州市種植,綜合表現較好,生育期適中、品質佳、油酸含量高,適合在鄧州市大面積機械化推廣種植。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精細整地 為了提高花生播種質量、確保一播全苗,需要提前對地塊進行精細整地,整地深度以25~30cm為宜,為果針下扎、莢果膨大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2]。在整地的同時將土壤中的秸稈、石塊、雜草根等清理干凈[2]。地塊整理的同時施入足夠的底肥,為幼苗的健壯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要求適當增加氮、鉀肥的施入比例,一些利用率較低、持效性的有機肥作底肥施入效果更佳。結合鄧州市土壤養分的實際情況,一般在整地的同時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2~15t/hm2、45%復合肥750~900kg/hm2、草木灰或碳酸鈣300~600kg/hm2[3]。
2.2 種子處理 為了增強種子活力,可在播種前進行曬種處理,為種子發芽提供良好的條件,提高種子出苗率。曬種一般在晴朗的天氣9:00—16:00進行,連續曬2~3d即可。手工將莢果中的種仁剝出來,在播種前7d周左右開始晾曬、剝殼工作,不可過早剝殼,以免造成種子吸潮發生霉變現象,對播種后出苗產生不利影響。剝殼后結合種仁的大小、健康程度等對其進行分級,將發生病蟲害、產生霉變、種皮脫落、種仁破損、空癟的種子去除,選擇健康的種子播種,確保播種后出苗整齊。要實現高產,一般建議選擇一級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前選擇殺菌、殺蟲等藥劑與花生種子進行拌種處理,對病蟲害、鼠害、鳥害等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目前,對病害有較好的預防效果的拌種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拌種靈可濕性粉劑;對蟲害有較好預防效果的拌種劑有辛硫磷、毒死蜱、吡蟲啉等。
2.3 適當密植 豫花37號在鄧州市種植時,在適合播種的范圍內,夏播的時間越早,則產量越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取起壟栽培,壟溝寬、背寬、高分別為30、45~50、12~15cm,每條壟上種植2行花生,行之間距離控制在21~26cm,播種深度以3~5cm為佳。土壤水分含量在60%~70%范圍內有利于花生種子的出苗,在40%以下時則種子容易干枯、影響其出苗;在80%以上時,則導致種子易爛。花生播種時如遇土壤墑情不足的情況,可先澆透水,如果選擇起壟栽培方式,則先搶時播種,結束后再按照跑馬水管理[3-4]。豫花37號生育期短,其高產主要依靠增加種植的密度,如果土壤的肥力水平較高,則可采取單粒播種的方式,種植密度控制在24.0~27.0萬穴/hm2;如果土壤肥力水平一般,則可采取單粒播種的方式,控制密度在19.5~22.5萬穴/hm2。
2.4 播種后管理
2.4.1 促苗早發 花生種子出苗后如未遇到干旱天氣,則不需要進行澆水,但應及時采取除草、中耕等措施。當花生植株展開真葉后,可選擇尿素與磷酸二氫鉀的稀釋溶液對準葉面噴施1次。花生要實現高產,則應確保其植株開花量超過50朵,在7月20日左右進行封壟[5]。
2.4.2 化學除草 花生種子播下后,如果土壤墑情好,則要及時選擇二甲戊靈等藥劑開展土壤封閉處理。如果未實施土壤封閉處理,則在后期及時采取防除補救措施。對于花生田內的禾本科類雜草,防除上可在5葉前選擇禾草克等,莎草等可采取人工拔除的方式。
2.4.3 巧施追肥 豫花37號在鄧州市種植茬口選擇夏播,生育期短,對肥水條件的要求更為嚴格。在底肥施入量充足的基礎上,苗期可選擇尿素稀釋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處理,花針期可選擇磷酸二氫鉀稀釋溶液進行葉面噴施,莢果膨大期可選擇過磷酸鈣、尿素等稀釋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5]。
2.4.4 控旺 花生株高在30~35cm時,正處于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為了避免花生植株長勢過旺,可選擇多效唑750~1200g/hm2、壯飽安2000倍液450~600kg/hm2等進行噴施處理。
2.4.5 病蟲害防治 夏播花生封壟后45d內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此階段花生各類病蟲害的發生程度較重。銹病防治,可選擇70%~8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型800~1200倍液等;莖腐病的防治,可選擇70%甲基托布津600~1000倍液等,在花生開花后施入,噴施3~4次即可;蚜蟲、白粉虱的防治,可選擇高氯、吡蟲啉等藥劑。
2.5 適時收獲 為了確保花生的產量及品質,成熟后要及時收獲。豫花37號在鄧州市種植,收獲時間一般選擇在9月中下旬。
參考文獻
[1]劉玉蘭,薛慶鋒,徐九文.豫花37號特征特性及豫北夏播高產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20(9):97-98.
[2]張勇,楊寧.花生新品種豫花37號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2019(31):49.
[3]李延鈴.高油酸花生品種豫花37的特征特性與高產高效生產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0(7):281-282.
[4]王濤.高產抗病優質雜交棉品種GS豫雜35、豫雜37的選育及其應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房衛平研究員成果展示[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13(7):57-58.
[5]司冠德.豫東平原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9(32):90.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