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剛剛過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成為理財圈里最亮眼的明星:凈值翻倍的基金達到89只,同時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44.82 %,體現了強大的賺錢效應。
2020年2月,《投資與理財》雜志以封面報道的形式,向投資者強烈推薦“炒股不如買基金”。現在看,只要買了基金的人,沒幾個不大賺的。另一個數據則顯示,2020年股民在牛市里依然有接近半數賠錢了。
2021年呢?我們依然買基金,堅持長期持有,但是應該降低預期。
對于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是歷史性的“超級大年”。基金在這一年間抓住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展現出“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實力,實現業績和規模的“雙豐收”。2020年,公募基金全年募集超3.1萬億元,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全年所有的主流指數都呈現上漲態勢,表現最好的是創業板指,漲幅達到64.96%。此外,中小板指、深證成指的漲幅也分別達43.91%、38.73%。
股票業績分化嚴重,公募基金很好地抓住了機會,翻倍基金數量非常多。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2020年以來實現業績翻倍的權益基金達到89只。
由趙詣掌舵的農銀匯理工業4.0,以166.56%的收益率奪得2020年度收益冠軍。趙詣管理的4只基金包攬行業前四,成為2020年的基金業績榜一大熱點。這是繼上年廣發劉格菘之后,又一次有基金經理包攬行業前三名。

緊隨趙詣之后的是,工銀中小盤、匯豐晉信低碳和廣發高端制造。這3只基金收益率均超過133%,且上下差距不超過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以來權益基金整體獲得44.82%的收益,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61.28%、58.79%。
2020年基金整體表現證明“炒股不如買基金”, 2020年基民終于“跑贏”了股民。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基金投資者的平均收益超14%,遠超此前機構公布的股民全年平均3.6%的收益。
2020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斬獲45.91% 的收益率。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2020年混合型基金收益率排名中,59 只基金年內回報超過100 %。
其中,位居2020年基金業績冠亞季軍的是農銀匯理趙詣所管理的3只基金,分別為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收益率分別達到166.56%、163.49%、154.88%。同樣為趙詣所管理的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位居第四,收益率為137.53%。
黃安樂管理的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收益率為134.73%,排名第五。
相比較而言,靈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表現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更加出色。因為這類基金的倉位調整更加靈活。
2020年,股票型基金整體賺錢效應突出,平均取得61.28%的收益率,超過混合型基金。其中,26只基金實現收益翻倍。
由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最終位居頭名,年內收益率134.41%。孫迪、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以133.83%的收益率在主動股票型基金中位居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股票型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戰同樣很激烈。就在年度收官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即截至12月30日,主動股票型基金前三名業績相差還不足3%。其中,廣發高端制造領先排名第二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2.1個百分點。
2020年市場呈現結構性行情,跟蹤部分板塊相關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同樣取得不錯的年內回報,助推指數型基金整體錄得32.41 %的收益率。2020年收益率在50%以上的股票型指數產品達 118 只。整體來看,被動跟蹤細分板塊指數的被動型指數基金表現更好,占據了指數型基金收益排行榜的前十名,2020年收益情況表現好于增強型指數基金。

從年終業績排行榜來看,5只指數基金2020年凈值翻倍。其中,鵬華中證酒ETF以125.32%的收益率位居指數型基金首位,鵬華中證酒、招商中證白酒分別以116.73%、113.34%的年內回報位居第二、第三。以上3只指數基金跟蹤的均是中證酒指數。
債基方面,劉文良管理的南方昌元轉債以43.22%的回報率領先,這也是他第二年登頂債基冠軍的寶座。他上年的冠軍產品南方希元轉債2020年也位列第4,回報率為34.25%。
另外,華夏可轉債增強、鵬華可轉債、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廣發可轉債和金鷹元豐都實現年內收益超30%,而前十名的收益都已超過25%。
2020年債券市場經歷了大風大浪,真正優秀的債券基金都經受住了考驗。但幫助他們取得好業績的,還是靠的股票投資收益。
每年基金業績榜出爐,都會有很多人去追冠軍基金。這種策略有效嗎?
業內人士指出,“冠軍魔咒”在2020年的權益基金市場中再度閃現,2019年權益業績奪得多項二級類型第一名的廣發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其管理的產品在2020年的業績表現并不穩定。
Wind數據顯示,統計中劉格菘管理的6只產品(扣除2020年內新發基金)收益率有較大差距,其中年內回報率最高的是廣發鑫享,年內收益率達103.25%;但與此同時,亦有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廣發科技創新3只產品收益分別為60.73%、57.05%和32.32%,3只產品均跑輸同期創業板指。

業內人士指出,“通常業績冠軍的策略較為激進,在一些個股、行業布局上比較集中,但往往個股、行業很難在連續兩年的時間里保持,“所以頭一年冠軍、第二年掉隊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因此,追冠軍不見得就能賺錢。
2019年和2020年都是基金的“豐收之年”,由此也讓投資者躍躍欲試,希望接下來的一年基金還會取得好業績。
根據民生加銀基金測算的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0年主動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為36%和38%,而歷史上持續兩年高收益率后的下一年往往經歷調整。
2020年主動權益市場業績飆升,多家基金公司表態,這是對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投資實力的“試金石”,而就中長期來看,投資者應該降低收益預期,理性看待投資機會。
南方基金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從業超20年老將史博,在近期的跨年策略會上公開表示,過去兩年股票及混合類公募基金大概年化的平均收益率有40%左右。我覺得未來如果跟這個數相比,要降低收益預期。因為不管從全球資本市場的經驗還是從國內歷史情況來講,資本市場能帶來的回報大概是在10%-15%之間,年化收益率15%左右其實已經是非常好了。
《投資與理財》認為,從長期看,基金還是最值得信賴的投資品種。數據顯示,成立3年、5年以上的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64.9%、68.8%,優質品種長期業績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