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新鄉同盟醫院康復醫學科,河南省新鄉市 453800
厭食癥患兒往往食欲較差、對進食感到厭惡,常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等諸多問題,對健康成長十分不利[1]。鋅硒寶是臨床治療兒童厭食癥的常用藥物之一,但單獨使用治療效果有限,需要結合其他方法治療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2]。文獻[3-4]報道,推拿、穴位貼敷等中醫療法治療兒童厭食癥具有一定的優勢,可獲得標本兼治的效果。為探討鋅硒寶聯合中醫推拿、穴位貼敷治療兒童厭食癥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86例厭食癥患兒進行了治療干預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厭食癥患兒86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各43例。聯合組患兒男22例、女21例;年齡4~8歲,平均(5.91±0.92)歲;病程5~18個月,平均(11.16±3.08)個月。對照組患兒男24例、女19例;年齡4~8歲,平均(6.02±0.94)歲;病程4~18個月,平均(11.05±3.21)個月。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兒符合厭食癥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考第七版《實用兒科學》[5]中兒童厭食癥相關標準;中醫“傷食”診斷參考《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6],辨證分型屬脾虛濕熱型,癥見長期厭惡進食、食欲不振,面色萎黃、少華,精神尚可、形體偏瘦、舌紅、苔薄白。(2)病程>3個月。(3)年齡4~8歲。(4)入組前3個月內未進行相關治療。(5)無精神疾病史。(6)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過敏體質,對推拿或穴位貼敷不耐受;(2)其他原因如神經性厭食等所致的厭食;(3)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4)合并嚴重貧血、佝僂病;(5)合并精神疾病。
1.3 治療干預
1.3.1 對照組 口服兒童鋅硒寶[德州健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魯食健生證(臨)字20150001號]治療, 2次/d ;4~6歲患兒,2片/次;>6歲患兒,3片/次。連續治療4周。
1.3.2 聯合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推拿、穴位貼敷治療,連續治療4周。(1)中醫推拿:患兒取仰臥位,依次進行推拿,其中補脾經5 min、補大腸經200次、瀉肝經50次、清胃經2 min;隨后分別以順、逆時針摩揉患兒腹部各100次。患兒取俯臥位,運用捏脊法,右手食指、無名指分開按膀胱經,中指按大椎穴,向下擦至尾骨穴,連續3遍;以拇指橈側橫抵住皮膚,中、食指共同捏拿皮膚肌肉,自患兒脊椎尾尖開始向上捏至大椎穴,連續5遍;運用拇指自患兒督脈命門穴推至腎俞穴,連續10次。(2)穴位貼敷:采用本院自擬的開胃調脾方制作穴位貼敷。方藥組成:白術、茯苓、黃芪、炒枳實、炒雞內金(比例為3 ∶3 ∶2 ∶1 ∶1)。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后過篩,均勻混合裝瓶備用。每次進行穴位貼敷時,取出3 g藥粉以醋調制為蠶豆大小的藥丸放在防過敏貼的中央部位,然后將其敷于患兒的神闕、中脘等穴。每次貼敷8 h,1 次/d。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 連續治療4周后,參照文獻[7]評定臨床療效。痊愈:食量、食欲均復常;顯效:食量恢復到原有水平的3/4,食欲復常;有效:食量、食欲均有改善,但沒有恢復到原有水平的3/4;無效:食量、食欲無好轉甚至惡化。治療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2 臨床癥狀 治療前、治療4周后,使用食欲、食量癥狀分級量化表[8]分別對兩組患兒的癥狀進行評分,總分0~9分,分數越高表示患兒的癥狀越重。
1.4.3 微量元素 治療前、治療4周后,使用西門子PUZS-3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兩組患兒末梢血的鈣、鋅水平。
1.4.4 治療安全性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測結果以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4周,聯合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93.02%)明顯高于對照組(7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食欲、食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食欲、食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兩組患兒的食欲、食量評分顯著降低,聯合組患兒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食欲、食量評分比較 (n,x±s)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血鈣、血鋅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鈣、血鋅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兩組患兒的血鈣、血鋅水平明顯升高,聯合組患兒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血鈣、血鋅水平比較 (n,x±s)
2.4 治療安全性評價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治療期間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
兒童厭食癥的具體發病機制目前尚無統一定論,多數學者認為與鋅等微量元素缺乏、食欲調節因子紊亂、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9]。中醫認為厭食癥屬“傷食”等范疇,其病機在于乳食不節、先天失和、久病傷脾,因而治療應以健脾益氣為原則[10]。
鋅硒寶可為厭食癥患兒機體補充鋅元素,加速味覺素的合成,進而提升患兒的味覺敏感度,改善食欲不振等癥狀,但單獨使用改善患兒厭食的效果不理想[11]。推拿、穴位貼敷等中醫療法治療兒童厭食癥具有一定的優勢,可獲得標本兼治的效果。為此,本研究采用鋅硒寶聯合中醫推拿、穴位貼敷對厭食癥患兒進行了治療觀察。結果顯示,治療4周后,聯合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93.02%)明顯高于對照組(76.74%);兩組患兒的食欲、食量評分顯著降低,聯合組患兒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的血鈣、血鋅水平明顯升高,聯合組患兒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治療期間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結果提示,鋅硒寶聯合中醫推拿、穴位貼敷治療,能促進患兒機體的鈣、鋅元素復常,改善患兒食欲不振等癥狀,提高臨床療效。中醫推拿的推補脾土能推動患兒氣血運行、促進胃蠕動,調整臟腑的功能;而捏脊療法則能通過對捏拿患兒的足太陽經、督脈穴位來達到調節陰陽、疏通經絡的目的,均可促進患兒脾胃功能恢復[12]。穴位貼敷方中的黃芪能固表益氣、健脾益肺;茯苓、白術利水、理氣、健脾;炒雞內金、炒枳實破氣、消積食,全方能共奏補中益氣、健運脾胃、消積化食的效果。現代研究表明,黃芪、茯苓、白術中的多糖提升機體免疫力等效果顯著,能調和機體臟器。本研究選取患兒神闕、中脘二穴進行中藥貼敷,結合了藥物療效與理化刺激,不僅能避免口服藥物的腸上皮重吸收及肝臟首過效應,還能幫助藥物滲透皮膚,短時間內發揮促消化、健脾胃的藥效[13-15]。
綜上,鋅硒寶聯合中醫推拿、穴位貼敷治療兒童厭食癥效果良好,在改善患兒癥狀,提升其微量元素水平等方面優勢明顯,治療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