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煌 鐘燕珍
1 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省惠州市 516080;2 惠州市博羅縣婦幼保健院,廣東省惠州市 516100
不孕癥是指夫妻雙方在生殖功能正常、性生活正常且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況下2年內無法妊娠,其中30%以上的不孕癥患者為排卵障礙性不孕,常伴有月經稀發(fā)、閉經等月經不調,部分患者合并子宮內膜發(fā)育停滯等的臨床癥狀[1]。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排卵障礙性不孕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育齡婦女的婚姻和家庭生活[2]。目前,臨床上對于排卵性障礙不孕患者主要給予促排卵治療,但促排卵藥物眾多,療效各不相同,促排卵治療的原則是在確保成熟卵泡數量、提高排卵率的前提下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3]。為探討注射用尿促性素聯合來曲唑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患者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取94例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排卵障礙性不孕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B超、實驗室檢查后被確診為排卵障礙性不孕,夫妻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配偶精液正常,超聲檢測發(fā)現患者自然周期未排卵,造影顯示輸卵管暢通;近90 d內未使用促排卵和激素類藥物;患者簽署干預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使用的藥物過敏;合并婦科惡性腫瘤;合并先天性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罹患內分泌和免疫系統(tǒng)疾病。按患者就診順序將納入研究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雙號就診患者為觀察組,單號就診患者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21~39歲,平均(29.51±2.89)歲;不孕1~8年,平均(4.90±1.54)年;BMI 19~27 kg/m2,平均(24.88±3.67)kg/m2。對照組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29.44±2.76)歲;不孕1~8年,平均(4.85±1.49)年;BMI 19~29 kg/m2,平均(24.47±3.61)kg/m2。兩組患者的年齡、不孕年限、BMI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月經周期的第6天開始,兩組患者均肌肉注射尿促性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40097)治療,75 U/次,1次/d,連續(xù)注射9 d。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口服克羅米芬(上海衡山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07),150 mg/次,1次/d,連服5 d;觀察組患者口服來曲唑(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09),5 mg/次,1次/d,連服5 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6個月經周期。
1.3 觀察指標
1.3.1 排卵情況 治療6個月經周期后,采用MySono U6超聲診斷儀檢測兩組患者的成熟卵泡數量、主卵泡直徑、子宮內膜厚度。排卵判斷標準:超聲顯示優(yōu)勢卵泡成熟,直徑18 mm以上,排卵后消失;子宮直腸凹陷有游離液體出現,陰道脫落細胞圖片呈現周期性變化,偶見角化高峰。
1.3.2 妊娠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經周期后的妊娠情況。妊娠判定標準:尿HCG(+),體溫上升持續(xù)20 d以上,超聲檢查可見胎心搏動和孕囊。
1.3.3 血清激素 治療前、治療6個月經周期后,分別采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型生化分析儀(邁瑞B(yǎng)S-280)、放射免疫法檢測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4 不良事件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45 d內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多胎妊娠及流產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均數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排卵及妊娠情況比較 治療6個月經周期后,觀察組患者的成熟卵泡數量、子宮內膜厚度、主卵泡直徑顯著多(大)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排卵及妊娠情況比較 [n(%),x±s]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經周期后,兩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均顯著升高,觀察組患者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n,x±s)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45 d內,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26%)顯著低于對照組(19.1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n(%)]
不孕癥的發(fā)病因素復雜,常見的有輸卵管異常、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癥等,而最為常見的是排卵障礙性不孕,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又以多囊卵巢綜合征最為常見[4-5]。排卵障礙性不孕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卵巢發(fā)生病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出現異常,導致內分泌功能失調,卵泡發(fā)育不良或者發(fā)育中斷,造成卵泡未破裂黃素化、卵泡閉鎖[6]。因此臨床上對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患者,既要給予促排卵治療,也要對其激素分泌進行調節(jié)治療。
臨床上促排卵的藥物較多,包括注射用尿促性素等。尿促性素屬于FSH類藥物,主要成分是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1 ∶1),可直接作用于卵巢,提高促性腺功能,同時還可有效調節(jié)卵巢生殖及內分泌功能,促進卵泡成熟,提高排卵率,臨床療效確切[7]。Chaudhuri等[8]報道,尿促性素與其他促排卵藥物聯合應用可進一步增強其排卵的效果??肆_米芬是另一種促排卵藥物,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抑制雌激素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使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分泌增加,刺激卵泡生長。但王國賀[9]報道,克羅米芬促排卵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尤其是其會增加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多胎妊娠的發(fā)生率。來曲唑屬于芳香化酶抑制劑,能通過抑制雌激素對下丘腦-垂體軸的負反饋作用,刺激垂體分泌大量的促性腺激素,促進卵泡發(fā)育與成熟[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成熟卵泡數量、子宮內膜厚度、主卵泡直徑顯著多(大)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6個月經周期后,兩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均顯著升高,觀察組患者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45 d內,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26%)顯著低于對照組(19.15%)。結果提示,注射用尿促性素聯合來曲唑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患者療效顯著,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常見的生殖激素有E2、FSH、LH等,在女性排卵及妊娠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FSH、LH主要由垂體前葉分泌,能刺激卵巢的卵泡發(fā)育及排卵;E2由卵巢中的卵泡分泌,能促進子宮內膜增厚[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E2、FSH、LH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因此更有利于促進患者排卵和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