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烝昊 金衛東 韓明磊
新鄉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河南省新鄉市 453000
冠狀動脈左主干開口及體部病變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左主干出現明顯的血管狹窄;由于左主干是心臟供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段左主干斷流,患者即存在生命危險[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冠狀動脈左主干病變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隨著藥物洗脫支架的不斷發展,介入治療的療效已不亞于采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治療[2]。佐他莫斯洗脫支架是一款進口藥物洗脫支架,其臨床療效已等到廣泛認可,但支架價格相對較高[3-4];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是一款國產藥物洗脫支架,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較多,也能較好控制冠狀動脈左主干病變患者病情[5]。為探討使用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治療冠狀動脈左主干開口及體部病變患者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將使用其與使用佐他莫斯洗脫支架治療患者的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狀動脈左主干開口及體部病變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左主干病變,行藥物洗脫支架介入治療;超聲檢查顯示患者無明顯左主干鈣化情況發生,左主干狹窄程度超過75%;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有心臟手術史或介入治療史;其他因素導致的左主干病變;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1.2 查閱病歷,收集資料 通過查閱患者病歷,收集患者性別、年齡、合并癥等臨床資料,根據患者使用洗脫支架的不同將患者分為雷帕霉素組和佐他莫斯組。雷帕霉素組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齡43~67歲,平均(54.36±6.27)歲;左室射血分數52%~76%,平均(63.82±5.46)%;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高血壓患者62例、高血脂患者74例。佐他莫斯組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齡41~78歲,平均(55.63±6.54)歲;左室射血分數50%~77%,平均(63.14±5.72)%;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4例、高血壓患者65例、高血脂患者7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情況
1.3.1 雷帕霉素組 術前4 d,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d;口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100 mg/d;進行血管造影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支架放入位置,為手術做好準備。術前4 h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靜脈滴注抗凝,100 U/kg;常規穿刺右股動脈或橈動脈建立通路,導入導管到達冠狀動脈開口處,沿導管導入導絲,完成后使用2.5~18 mm球囊預擴張導管,再置入由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支架釋放壓力15~20 atm,釋放時間為5 s;將導管、球囊、導絲撤出,縫合創口。手術結束后,給予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100 U/kg抗凝治療,連續注射7 d;連續服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至少1年;終身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
1.3.2 佐他莫斯組 以佐他莫斯洗脫支架代替雷帕霉素洗脫支架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治療過程要求與雷帕霉素組患者相同。
1.4 隨訪 患者出院6個月內,每半個月復查1次;通過電話、上門拜訪(針對電話失聯患者)等方式隨訪患者至死亡或術后18個月。
1.5 觀察指標
1.5.1 心血管不良事件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內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支架血栓、心肌梗死(非致死性)、靶血管重建等的發生情況。同一患者發生上述2項以上心血管不良事件按1項計算。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例數/總例數×100%。
1.5.2 存活率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8個月的存活率。排除與患者心血管疾病無關、因其他疾病或意外導致的死亡。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內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各死亡2例;雷帕霉素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24.0%)與佐他莫斯組患者(21.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內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n(%)]
2.2 兩組患者術后18個月的存活率比較 術后18個月,雷帕霉素組患者存活93例,死亡7例(5例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2例支架性血栓猝死家中),存活率為93.0%;佐他莫斯組患者存活95例,死亡5例(3例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1例支架性血栓猝死家中,1例患者散步途中心源性猝死),存活率為95.0%。兩組患者的存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55,P=0.552)。
冠狀動脈左主干開口及體部病變是一種致死率相對較高的冠心病類型,是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常見原因[6]。目前臨床治療該類疾病患者的主要方法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以及旁路移植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小,運用越來越廣泛[7-8]。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佐他莫司藥物洗脫支架與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均為臨床常用的洗脫支架,前者主要以進口為主,后者已實現國產化。文獻[9-10]報道,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不僅在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而且在椎動脈狹窄等疾病的治療中也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是一種新型支架,采用了聚丙交酯作為可降解多聚物,在結構上進行大量改進,和上一代支架比較更加先進、科學[11-12]。陳偉等[13]報道,采用雷帕霉素洗脫支架介入手術治療的老年退行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無保護左主干病變的患者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吳玉瓊等[14]報道,采用佐他莫司藥物洗脫支架與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相似,兩組患者術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發生率無明顯差異。
為探討使用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治療冠狀動脈左主干開口及體部病變患者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將使用其與使用佐他莫斯洗脫支架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各死亡2例;雷帕霉素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24.0%)與佐他莫斯組患者(21.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8個月,雷帕霉素組患者的存活率(93.0%)與佐他莫斯組患者的存活率(9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果提示,采用雷帕霉素洗脫支架介入手術治療冠狀動脈左主干開口及體部病變患者術后6個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術后18個月的存活率與采用佐他莫斯洗脫支架治療的患者相近,臨床療效相似,臨床上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