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穎 邱錦媚 蘇若瓊 吳柳歡 甘志梅 莫維英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梧州市 543002
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調查顯示,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達3.82億[1]。注射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胰島素注射筆是目前常用的注射裝置,但有針注射往往會使患者疼痛、恐懼,因注射疼痛不愿意繼續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比例達50.8%[2]。隨著技術的發展,無針注射已被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注射治療當中,其臨床效果得到醫務人員和患者的肯定。無針注射時不需使用針頭,可利用無針注射器高速氣流將藥液直接以液體針的形式高速、高壓擊穿皮膚直接彌散到皮下組織[3-5]。為探討無針注射器在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無針注射及傳統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6];(2)年齡16~65歲;(3)需皮下注射胰島素,4次/d,無胰島素注射經驗;(4)住院時間≥7 d;(5)注射部位皮膚彈性好,感覺功能正常;(6)具有一定溝通及理解能力,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7)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8)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注射局部皮膚有硬結或出現皮下脂肪萎縮;(2)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將納入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n,x±s)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護理和健康宣教,三餐及睡前給予胰島素注射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胰島素筆(傳統方法)注射胰島素[6-7],研究組患者采用QS-M無針注射器注射胰島素。QS-M無針注射器的使用:(1)QS-M無針注射器由注射器、藥管、取藥接口組成,接口A型適用于筆芯式諾和靈胰島素注射,接口B型適用于筆芯式諾和靈以外的所有胰島素注射。(2)注射前向患者重點介紹無針注射器的功能和優勢以及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成本費用等相關知識。(3)操作方法及流程。①安裝儲藥安瓿,吸取藥液。取下端帽,旋轉轉輪使推桿完全伸出,將取藥接口與藥瓶相連,旋轉轉輪吸藥,排出藥管內氣體后鎖住轉輪。②注射器加壓。兩手分別握住注射器的上下殼體,一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下殼體直到聽到“啪”的一聲,安全鎖與注射按鈕彈出,即為加壓完成。③調整注射劑量。與加壓方向相反,將下殼體按逆時針方向旋轉,通過刻度窗確認所需注射劑量。④注射。按常規檢查選擇注射部位,消毒皮膚,將藥管頭部垂直按壓在選定部位,按壓約1 cm深度并保持壓力,食指按下安全鎖,拇指按下注射按鈕,聽到“噗”的一聲整個注射過程完成。 ⑤注射完成后將端帽蓋好,再次進行注射時,只需重復注射器加壓、調整注射劑量、注射這三步操作即可。(4)將無針注射胰島素的規范操作流程制成微課視頻并附上二維碼(標題為:如何進行胰島素無針注射),由護士結合視頻現場向患者示教講解,患者使用模擬教具現場進行注射練習操作。患者也可利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注微課視頻,隨時學習。
1.3 觀察指標
1.3.1 注射疼痛程度 在三餐及睡前這4個時間點,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8]評價患者注射胰島素時的疼痛感,連續評價7 d的情況。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
1.3.2 焦慮程度 注射7 d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10-11]評價兩組患者的焦慮程度。量表包括20個條目,20個條目得分相加得到粗分,粗分乘以1.25取整數即得標準分。標準分<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
1.3.3 胰島素注射依從性 參照指南和專家共識及相關文獻[2,12-13],自行設計胰島素注射依從性認知評價表對患者進行評價。評價表內容有:(1)認識胰島素注射的重要性;(2)遵從醫囑積極配合胰島素注射;(3)對胰島素注射無抵觸情緒;(4)掌握正確的胰島素注射技術;(5)識別胰島素注射部位引起的相關并發癥及其預防;(6)重視血糖控制目標范圍,識別低血糖,預防與處理;(7)注重胰島素治療血糖達標值的動態變化,積極配合血糖監測;(8)做好血糖監測記錄,漏測血糖能主動告知醫護人員;(9)根據胰島素治療和血糖監測結果調節飲食和運動。在患者出院前1 d,由責任護士或分管護士對患者進行提問,根據患者回答情況及患者的住院情況進行評價。完全依從為滿足9個條目,部分依從為滿足5~8個條目,不依從為滿足1~4個條目。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注射疼痛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注射疼痛的情況明顯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注射疼痛的嚴重程度比較 (n)
2.2 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焦慮情況顯著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比較 (n)
2.3 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注射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注射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注射依從性比較 (n)
隨著疾病的發展,部分糖尿病患者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才能較好地控制血糖[12,14]。目前,大部分患者仍使用胰島素筆進行胰島素注射,即進行有針注射,部分患者因有針注射產生的疼痛不愿意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而疼痛是每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患者必須面對的問題[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無針注射胰島素治療的研究組患者的注射疼痛顯著輕于采用胰島素筆注射治療的對照組,提示胰島素無針注射能顯著減輕患者注射胰島素時的疼痛感。采用無針注射器注射胰島素時,藥液能以高速射流的方式進入患者的皮下組織,由于沒有針頭,藥液進入患者肌體深度有限,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很小,因此患者無明顯的刺痛,而吸收面積不減反增[3,17-18]。一般情況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等心理,而患者不了解糖尿病知識、胰島素注射技能等知識會加重其焦慮情緒[19-2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焦慮程度顯著輕于對照組,注射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無針注射胰島素治療可明顯緩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其注射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無針注射胰島素是一種新技術,患者比較陌生,存在心理顧慮,本研究通過制作胰島素無針注射微課視頻,同時進行現場指導能有效幫助患者消除恐懼,提高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治療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