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李昱
(1.鞍山市長大醫院神經內科,遼寧 鞍山 114000;2.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遼寧 大連 116000)
腦梗死全球發病率約150~200/10萬,預計每年該病死亡人數約510 萬。據統計[1],我國每年新發腦梗死患者超過150 萬,現有患者約600 萬,其中約75%以上存在勞動力喪失,40%存在重度殘疾。該病主要以語言障礙、智力障礙、半身不遂、猝然昏倒為主要表現,可出現偏盲偏癱、昏迷、腦疝、四肢癱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此外,急性腦卒中給患者家庭、社會造成較大經濟負擔。因此,需找尋一種有效治療方案,以降低該病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本研究旨在分析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應用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75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抽簽法分為參照組(n=38)與實驗組(n=37)。參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54~80歲,平均(69.73±2.18)歲;病程8~24 h,平均(14.85±0.76)h。實驗組男 21 例,女 16 例;年齡 53~79 歲,平均(69.34±2.27)歲;病程9~24 h,平均(15.02±0.68)h。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與急性腦梗死臨床診斷標準一致[2],經常規檢查確診;臨床資料完整;可積極配合本研究;患者與家屬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伴有嚴重性器質性疾病者;存在腦創傷、顱內出血者;研究前接受手術治療者;認知障礙、溝通障礙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參照組予以溶栓、腦保護、抗凝、降顱壓、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銀杏二萜內酯葡萄胺注射液(江蘇康緣美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20024)治療,采用25 mg銀杏二萜內酯葡萄胺與2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250)實施靜脈注射,每天1次。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依據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將治療效果分為優、良、差3 個標準。優: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下降>90%;良: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減輕,NIHSS評分下降50%~90%;差: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無較大變化或有加重表現,NIHSS 評分下降<15%或有所增加。治療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采用NIH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NIHSS評分標準[4]:輕度缺損,<15分;中度缺損,16~20分;重度損傷,21~42分。③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纖維蛋白原(Fib)、C反應蛋白(CRP)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優良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比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2 兩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比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組別參照組實驗組t值P值治療后19.01±1.82 15.04±2.05 9.159 0.000例數38 37治療前28.13±1.72 28.36±1.58 0.623 0.286
2.3 兩組治療前后Fib、CR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Fib、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Fib、CRP水平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Fib、CRP水平比較(,n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Fib and CR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m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Fib、CRP水平比較(,n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Fib and CR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mL)
組別參照組實驗組t值P值例數38 37 Fib CRP治療前102.85±20.46 103.11±19.87 0.058 0.477治療后97.63±12.58 89.97±12.56 2.725 0.004治療前94.87±12.62 95.10±12.83 0.081 0.468治療后78.16±10.34 70.19±10.52 3.417 0.001
腦梗死在臨床上較常見,多發于中老年人,具有病情危重、發展速度快、致殘率與致死率高等特點。有關文獻[5-6]報道,急性腦梗死致死率約80%,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且會給家庭帶來較大精神與經濟壓力。因此,臨床上應加強對該病治療工作的重視,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7]。
急性腦梗死的發生多由于腦組織缺氧缺血而出現軟化與病變,因此,臨床上在開展治療工作時,應以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防控血栓形成為主。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是一種祛瘀劑,主要由銀杏內酯A、銀杏內酯B及銀杏內酯K構成,有活血化瘀之效用,適用于治療輕中度腦梗死[8]。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內的銀杏內酯A可預防應激性潰瘍,對膽堿能所造成的記憶損傷有恢復功能,并能抑制ChAT 活性,緩解心肌缺血狀況,并可起到抗焦慮效果,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實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9]。銀杏內酯B可捕獲與清除自由基,阻礙MDA 的生成,并具有抗脂質過氧損傷效果,可起到延遲衰老之效。另外,銀杏內酯B 對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較強抗結作用,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血栓治療中。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銀杏內酯B可有效阻礙血栓的形成,疏通患者經絡,從而預防該病深入發展。銀杏內酯K 是治療心血管疾病類藥物的主要組成成分,在改善患者腦血液、經絡阻塞等方面具有顯著療效[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優良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提示,應用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可強化臨床治療效果。
另外,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還可清除患者體內已合成的氧自由基,保護神經元,從而減輕該病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害。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說明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Fib 是分布于血漿內的一種蛋白質,屬于血液凝固因子,在人體血液內的含量通常僅有0.2~0.3 g/dL,而急性腦梗死患者體內的Fib水平相對較高。CRP是臨床上診斷多數疾病的常用指標,當機體出現組織損傷或感染時,血漿內部分蛋白質會積極上升,以增強吞噬細胞功能與激活補體,從而起到調節機體作用,清除損傷、凋亡、壞死細胞及侵入機體的病源微生物。而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可降低次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促使前列腺素生成,從而減輕患者炎癥反應,改善患者Fib、CRP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Fib、CRP 水平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提示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的運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癥反應,有助于其較快恢復。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應用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可強化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相關指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