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驕陽,陳寶磊,吳磊
(1.遼陽市中心醫院藥劑科,遼寧 遼陽 111000;2.遼陽市中心醫院ICU病房,遼寧 遼陽 111000)
結石性腎絞痛(stone renal colic,SRO)為泌尿外科較為常見的急腹癥,臨床癥狀主要為患側腰腹部疼痛異常,難以忍受,且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內側、會陰等部位,并伴有惡心、嘔吐、出虛汗等,嚴重者甚至導致患者虛脫休克。由于SRO 多突然發作,疼痛難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為快速解除患者的痛苦,降低疼痛反射,臨床多給予患者解痙鎮痛藥物。臨床資料顯示,若首次治療不理想,疼痛可在緩解后再次發作。為有效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質量,本研究旨在探究間苯三酚對結石性腎絞痛(SRO)患者疼痛緩解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SRO 患者126 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間苯三酚組與對照組,各63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均按照2014 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1]中SRO診斷標準確診。納入標準:典型腎絞痛癥狀患者;12 h 內未接受其他解痙鎮痛類藥物治療患者;意識清醒,精神無障礙患者;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因素引發腎絞痛患者;嚴重基礎性疾病患者;過敏性體質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雙氯芬酸鈉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奧爾芬)聯合黃體酮治療。雙氯芬酸鈉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Mepha Pharma Ltd. 瑞士美化藥廠,國藥準字H20100729,規格:每支2 mL 含雙氯酚酸鈉75 mg和鹽酸利多卡因20 mg)4 mL,肛塞;黃體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829,規格:10 mg/支)20 mg,肌肉注射。
1.2.2 間苯三酚組 間苯三酚組給予間苯三酚聯合雙氯芬酸鈉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療。雙氯芬酸鈉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使用劑量及方法同對照組,間苯三酚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766,規格:4 mL∶40 mg)1.8 mg/kg 溶入1 000 mL 葡萄糖注射液(5%)靜脈滴注,滴注時間約30 min。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h后疼痛得分、腎積水、腎絞痛發作次數、緩解時間、結石排出情況、不良反應等指標。疼痛程度以VAS 評分評估,滿分10 分,分數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強。腎積水行B超測量,腎積水減少量為治療前后腎積水差值。
1.4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2014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1]制定。顯效:患者疼痛緩解度≥80%;有效:患者疼痛緩解度60%~80%;無效:患者疼痛緩解度<60%。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疼痛緩解度=(治療前疼痛得分-治療后疼痛得分)/治療前疼痛得分×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疼痛得分及腎積水比較 治療前,兩組疼痛得分及腎積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1 h后,兩組疼痛得分及腎積水均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得分及腎積水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and hydronephr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表2 兩組疼痛得分及腎積水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and hydronephr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指標疼痛得分(分)腎積水(cm)時間治療前治療1 h后治療前治療1 h后間苯三酚組(n=63)9.14±0.65 2.33±0.31a 16.75±2.64 12.73±1.67a對照組(n=63)9.23±0.59 5.05±0.41a 16.80±2.59 14.66±1.53a t值0.813 8 42.002 3 0.107 3 6.763 6 P值0.417 3 0.000 0 0.914 7 0.000 0
2.2 兩組腎絞痛發作次數、緩解時間比較 間苯三酚組腎絞痛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腎絞痛發作次數、緩解時間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of renal colic attack and remiss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兩組腎絞痛發作次數、緩解時間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of renal colic attack and remiss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值0.000 0 0.000 0指標腎絞痛發作次數(次)腎絞痛緩解時間(min)間苯三酚組(n=63)3.78±0.64 15.83±1.92對照組(n=63)5.11±0.79 22.30±1.86 t值10.383 0 19.210 7
2.3 兩組結石排出情況及臨床療效比較 間苯三酚組結石排出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結石排出情況及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4 Comparison of stone excre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間苯三酚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0%,對照組發生頭痛、乏力患者各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7%,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032 3,P=0.154 0)。
SRO 發生機制為:①結石突發嵌頓或急促移動于腎盂、輸尿管中,致使上尿路出現急性梗阻,引發管腔內壁張力快速增大,從而導致劇烈疼痛。②腎盞或輸尿管壁水腫以及平滑肌缺血導致炎性遞質增多,疼痛感受器被激活,從而進一步加重疼痛[2]。腎絞痛不但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急性腎積水還會損害患者腎功能。因此快速解除患者疼痛,減少急性腎積水,是治療腎絞痛的重要路徑。
臨床上治療腎絞痛多以解痙鎮痛類藥物為主。作為解痙藥物,山莨菪堿、阿托品等M受體阻滯劑療效不佳,還會產生心慌、口干、頭昏等不良反應。黃體酮、鈣通道拮抗劑等藥物盡管在理論上能夠舒張平滑肌,解痙止痛,但療效并不確切[3]。作為鎮痛藥物,杜冷丁等麻醉性鎮痛藥物盡管鎮痛效果良好,但由于該類藥物半衰期長,容易在體內蓄積,其蓄積產生的毒性??捎绊懟颊叩闹袠猩窠浵到y。此外,麻醉性鎮痛藥物成癮性較強,反復使用具有顯著的戒斷效應[4]。目前,國內使用較多的主要是吲哚美辛等非畄體抗炎藥物,該類藥物的鎮痛機制主要是降低合成疼痛遞質,緩解局部炎癥與水腫,降低輸尿管平滑肌的興奮性及輸尿管內壁壓力,從而達到鎮痛的目的。但是非畄體抗炎藥物長期使用??蓪е禄颊叱霈F肝腎功能損害、消化性潰瘍、神經系統癥狀等不良反應[5]。
間苯三酚為非罌粟堿、非阿托品類純平滑肌解痙藥物,可直接作用于泌尿、生殖及胃腸道平滑肌,且起效快,藥效高,給藥后15 min 即可達到峰值,4 h 后血藥濃度逐漸降低,在體內作用時間較長,能夠充分達到解痙止痛的目的。間苯三酚只對發生痙攣的平滑肌起作用,對于正常的平滑肌作用非常小,故不會對輸尿管蠕動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排出結石,消除腎積水[6]。本研究中,間苯三酚組各觀察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提示間苯三酚治療SRO 較黃體酮更有優勢。此外,與其他解痙類藥物比較,間苯三酚無成癮性,抗膽堿作用,在解除患者平滑肌痙攣的同時不會導致心率失常、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故適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心血管疾病及青光眼患者[7]。特殊毒性試驗證明,間苯三酚無致畸性、致癌性及致突變性,對于動物重要器官的微觀組織學、宏觀組織學以及生化組織均無不良影響[8]。本研究中,間苯三酚組無顯著不良反應,提示間苯三酚治療SRO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間苯三酚治療SRO 可快速緩解患者疼痛,促進結石排出,臨床療效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是治療SRO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