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金
(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遼寧 鐵嶺 112300)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高,此外,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發生較大改變,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漸加劇,高血壓患病人數呈逐年且快速升高趨勢,而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致左心衰竭、左心室肥厚患病率同樣呈大幅升高趨勢。當出現左心室增厚情況后,不僅會加重心肌負荷,還會增加耗氧量,進而會較大程度降低心臟射血功能,最終引起左心功能衰竭。因此,做好該病的早期診斷與評估工作,對于及早診治具有積極意義[1]。針對由高血壓所引起的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不僅要深入、全面分析其各種臨床癥狀,而且需做好影像學檢查工作[2]。多普勒超聲是整個心臟形態學檢查中不可或缺的常用檢查方法,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不僅能準確且清晰的顯示患者心臟做功情況,而且能清晰顯示心臟外形、心腔內的基本結構,因而作為診斷該病的首選方法[3]。本研究旨在探討心臟超聲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為觀察組,均與心力衰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相符[4],且均開展心臟超聲檢查;排除風濕性心臟病、非原發性高血壓者、胸部手術史、惡性腫瘤病史者。其中,男86 例,女64 例;年齡50~78 歲,平均年齡(65.7±1.3)歲;高血壓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3±1.1)年;心功能分級:Ⅰ級 51 例,Ⅱ級 63 例,Ⅲ級 36 例。另選取同期于本院健康體檢者100 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45~79歲,平均(65.1±1.6)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選用SONOS4500 型心臟超聲診斷儀(飛利浦),引導患者行標準仰臥位或側臥位,控制探頭頻率2~4 MHz。用二維超聲對心臟基本形態以及結構進行細致觀察,得到四腔心臟切面后,變換探頭方向,然后分別掃描心臟瓣膜、心腔及左右血流出道、血流特征、主肺動脈形態等。當這些操作均完成后,需對左心形態及功能參數進行重點觀察,另外,還需測量:左心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短軸縮短分數(LVFS)、左房內徑(LAD)、二尖瓣口舒張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 峰)/二尖瓣環舒張早期最大運動速度(Ea峰)、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E/Ea、LVFS、LVEDd、LVESd、LVEF、LAD,并比較不同心功能分級等級患者的LVEF、LAD、LVEDd。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 LVFS、LVEF、LVESd、LVEDd、E/Ea 比較 觀察組LVEDd、LVFS、LVESd 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E/Ea、LVEF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LVEDd、E/Ea、VFS、LVEF、LVESd比較()

表1 兩組LVEDd、E/Ea、VFS、LVEF、LVESd比較()
組別觀察組(n=150)對照組(n=100)t值P值LVESd(mm)29.47±0.85 27.91±0.91 8.02<0.05 E/Ea 6.50±1.26 12.25±2.83 11.35<0.05 LVEF(%)56.41±5.57 66.27±5.30 8.32<0.05 LVFS(%)32.93±1.91 30.07±2.14 6.42<0.05 LVEDd(mm)52.47±2.83 47.45±2.60 6.38<0.05
2.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LVEF、LVEDd、LAD 比較觀察組中心功能Ⅰ、Ⅱ、Ⅲ級患者的LVEDd、LAD 水平呈顯著升高趨勢,心功能Ⅰ、Ⅱ、Ⅲ級患者LVEF呈顯著下降趨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LVEF、LVEDd、LAD比較()

表2 觀察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LVEF、LVEDd、LAD比較()
LVEDd(mm)48.21±8.94 51.05±8.76 59.40±8.24 3.05<0.05心功能分級Ⅰ級(n=51)Ⅱ級(n=63)Ⅲ級(n=36)F值P值LVEF(%)58.16±6.51 52.66±7.27 48.41±4.45 4.01<0.05 LAD(mm)42.68±4.14 49.81±7.85 59.34±5.77 3.74<0.05
我國高血壓患者較多,且近年來,患病人數仍呈快速增加的趨勢,當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時,該病還會誘發一些心臟疾病,如左心力衰竭。當血壓長時間處于一種偏高狀態,不僅會增加機體血壓循環阻力,而且還會加重左心室負荷,伴隨病程的不斷延遲,左心室的基本結構出現重構,右心室擴張、心室肥厚等表現。據相關研究表明[5],超過50%的高血壓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大情況,如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比例高達20%~40%,而在重度高血壓患者中,伴發左心室肥厚的比重達50%~60%。有報道[6]指出,在高血壓伴左室肥厚患者中,出現猝死情況的風險是單純高血壓的6 倍。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針對由高血壓所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患者,不僅有纖維化改變等癥狀,而且還有血流動力學、血管改變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心腔縮小、左室肥厚、左心泵血功能降低、左心后負荷增大以及左室流出道狹窄等[7-8]。對于這些改變,均為不可逆,并且經深入研究證實,對患者血壓情況加以改善,難以阻止心臟重構這一進程,但如果未能有效、及時控制高血壓,會出現心臟重構進程加快的情況,最終會引起比較嚴重的心臟泵血功能障礙,導致心力衰竭發生。
超聲檢查具有諸多優點,比如操作方便、簡單,不存在電離輻射,具有較強的可重復性,能夠實現動態化、持續性觀察,此外,還能對血流動力學特征進行準確評估。目前臨床中,心臟超聲已成為高血壓左心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診斷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除了能準確清晰顯示患者心腔內結構,還能根據實際需要,對心臟內的血流情況以及每博泵血量進行動態化觀察。有學者[9]指出,采用心臟超聲對高血壓左室肥厚患者進行檢查,可以實現實時性、多方位檢查,具有較高的可重復性。也有研究[10]指出,超聲檢查過程中,借助所配套的超聲屏幕,可清晰顯示四個心腔大小、房室間隔是否存在畸形以及室壁厚度,而且還可根據實際需要,實時顯示心室壁的實際運動情況以及瓣膜的開合狀況等。有研究[11]指出,依據各心動周期的血流變化情況,還能對患者有無房室流出道、瓣膜有無閉合障礙、房室間隔缺損等進行判定。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多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情況,較快的心室反應及不規則的心室率均會引發心室舒張不全,但采用心臟超聲均能夠比較清晰顯示這些情況。有報道[12]指出,對于高血壓左心肥厚患者,采用心臟超聲的診斷準確率高達94%,而在診斷左心肥厚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準確率也達91%。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LVFS、LVEF、LVESd、E/Ea 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因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長時間處于一種高血壓狀態,所以勢必會造成心肌肥厚,而且心室順應性也會隨之而持續下降,最終造成指標水平高于健康者。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因高血壓心力衰竭者心腔較小,且心肌纖維存在明顯肥厚,因而會降低其舒縮功能,造成心臟泵血功能出現異常下降,所以,該病患者的LVEF 低于健康者。心臟超聲可以對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功能情況給清晰的顯示出來,且對于各心功能等級患者的左心室,經心臟超聲檢查呈現出不同的結果現象。本研究結果表明,伴隨心功能分級的不斷增加,患者的LAD、LVEDd也會隨之而不斷增高,而LVEF則與之相反,提示LVEF、LVEDd、LAD與心功能間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心臟超聲診斷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不僅能準確鑒別該病,而且能對心衰程度進行評估,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