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憲斌
(長治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山西 長治 046000)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病,屬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具有較高發病率,該病癥發病快、發展迅速,其病理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小、堵塞,引發心肌細胞血氧缺失。冠心病發病機制受多種因素影響,臨床表現為咽喉部緊縮、悶痛等,以心絞痛最常見。心絞痛的主要表現為胸骨后側發作性疼痛,具有壓迫感,若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健康,且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進行有效治療,挽救患者生命[1]。臨床常用的治療藥物為硝酸類藥物,但療效欠佳,西藥治療中,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鈣較普遍,是目前冠心病心絞痛調脂治療的常用藥物。復方丹參滴丸是一種中藥制劑,中藥制劑具有多靶點治療特征,且不良反應少,其治療優勢逐漸凸顯。相關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絞痛發病機制和血脂水平、代謝能力及血流流變學水平密切相關,因此,對該病癥的治療,主要以調脂為主[2]。本研究旨在探討冠心丹參滴丸聯合辛伐他汀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42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1例。對照組男13例,女8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7.34±6.25)歲;心功能分級:Ⅰ級8 例,Ⅱ級7 例,Ⅲ級6 例;合并疾病:高血脂11 例,高血壓10 例;體重指數18.75~31.02 kg/m2,平均體重指數(23.79±1.69)kg/m2;病程2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3.26±2.07)年。研究組男12例,女9例;年齡44~77歲,平均年齡(56.26±7.14)歲;心功能分級:Ⅰ級9 例,Ⅱ級8 例,Ⅲ級4 例;合并疾病:高血脂12例,高血壓9 例;體重指數17.98~30.69 kg/m2,平均體重指數(22.98±2.54)kg/m2;病程 1 個月~11 年,平均病程(2.78±3.15)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本院相關醫學倫理組織審批。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包括調脂、吸氧、糾正酸堿度、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冠心病心絞痛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07,規格:20 mg×7 s)治療,每晚睡前服用,每次40 mg。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冠心丹參滴丸(中發實業集團業銳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10037,規格:0.04 g×150 s)治療,每天3次,每次10粒,連續治療6個月。兩組患者心絞痛急性發作時使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每次0.5 mg,同時停用其他治療該病癥的藥物[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血脂變化水平、血液流變學變化水平、用藥安全性和心絞痛發作情況。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降低80%,心電圖恢復標準水平,心功能分級為1級;有效: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降低50%~80%,心電圖有所改善,止痛藥物使用劑量減少50%以上,心功能分級為2級;無效: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降低50%以下,心電圖無改變,心功能分級為3~4 級。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血脂變化水平包括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液流變學變化水平包括全血比黏度高切、血小板粘附率、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不良反應包括氣短、胸悶、頭痛頭暈、疲勞、惡心;心絞痛發作情況包括發作頻率、持續時間、疼痛評分、硝酸甘油用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血液流變學變化水平比較 兩組血液流變學變化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mmol/L)

表2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mmol/L)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21 2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21±0.10 1.64±0.20 8.812 4 0.000 0總膽固醇5.14±1.18 2.42±1.01 8.025 0 0.000 0三酰甘油1.93±0.48 1.05±0.12 5.150 5 0.000 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64±0.72 2.06±0.41 8.738 7 0.000 0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變化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變化水平比較()
纖維蛋白原(g/L)6.01±1.35 2.53±1.24 8.699 9 0.000 0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21 21全血比黏度高切(mPa·s)5.75±1.28 2.58±1.04 8.808 1 0.000 0血小板粘附率(mPa·s)2.35±0.43 1.47±0.12 9.033 1 0.000 0血漿比黏度(%)49.14±3.23 41.37±2.90 8.202 7 0.000 0
2.4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表4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硝酸甘油用量(mg)1.52±0.53 0.43±0.19 8.871 7 0.000 0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21 21發作次數(次/周)2.56±0.64 1.16±0.07 9.965 0 0.000 0持續時間(min)10.45±1.73 6.49±0.96 9.172 1 0.000 0疼痛度評分(分)4.48±0.92 2.15±0.63 9.575 9 0.000 0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冠心病的高發群體為中老年人,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壓、吸煙等,且會造成血液流變學異常。心絞痛是冠心病主要臨床類型,屬于臨床綜合征的一種,患者臨床表現為呼吸不暢、汗多、心前區疼痛等。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以緩解心絞痛癥狀為目的,而血脂異常和冠心病心絞痛密切相關,因此,調脂是治療該病癥的主要核心[4]。冠心病心絞痛從中醫角度講屬于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疇,主要病機為陽氣、心氣的不足、虧虛,中醫認為該病癥的治療需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相關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長期服用西藥對該病癥進行治療,會產生頭痛等不良反應,易引發心血管事件,且患者配合度較低,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西藥治療基礎上,聯合中醫進行輔助治療,以達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5]。
辛伐他汀是他汀類藥物,作用為穩定粥樣斑塊,降血脂,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抗心絞痛等,同時,辛伐他汀可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具有調節血脂的功效[6]。另外,辛伐他汀屬于調脂類藥物,可減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積,抗平滑肌細胞增殖,具有穩定斑塊、改善血液流變學、避免組織因子釋放等作用,可達到預防心肌梗死、改善冠心病心絞痛預后的作用。冠心丹參滴丸是由三七、丹參和降香構成,功效為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三七為君藥,起活血化瘀、改善血流灌注,確保需氧供應的作用;丹參為臣藥,起擴張冠狀動脈,減少血栓,改善微循環,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降香為佐使藥,具有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血脂水平、血液流變學水平優于對照組,心絞痛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心絞痛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P<0.05),另外,兩組不良反應均較少,表明兩組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冠心丹參滴丸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可緩解患者疼痛程度,縮短患者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降低硝酸甘油使用率,且不良反應少,效果顯著,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