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鴻平
(江西省豐城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江西 宜春 331100)
下肢靜脈曲張為臨床常見血管疾病,多由靜脈血液回流受阻,造成淺靜脈高壓、淺靜脈曲張而引發[1]。該癥多見于體力活動強度高、久站或久坐少動者,患者臨床典型癥狀為皮膚色素沉著、下肢靜脈血管蚯蚓狀突起、小腿腫脹乏力等,嚴重者可見皮膚濕疹樣改變或長期潰瘍不愈[2]。現階段,臨床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基本原則為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改善淤血狀態、控制肢體感染及防止外傷,常用方法包括繃帶壓迫療法、手術療法、硬化劑注射及壓迫療法等。本研究旨在探討腔內激光閉合聯合泡沫硬化劑對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炎癥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30~72歲,平均(58.94±5.60)歲;病程3~12年,平均(9.26±2.11)年;國際靜脈聯盟CEAP分級[3]:C2 級 11 例 ,C3 級 17 例 ,C4 級 12 例。觀察組男 17 例 ,女 23例;年齡31~72歲,平均(58.90±5.61)歲;病程3~12年,平均(9.29±2.12)年;CEAP 分級:C2 級 10 例,C3 級 17 例,C4 級13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下肢靜脈疾病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4]內相關診斷標準;②均經下肢靜脈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等檢查確診;③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無血栓性淺靜脈炎;⑤曲張靜脈直徑<6 mm,深靜脈通暢。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急性感染期者;②精神疾病、意識障礙者;③有手術禁忌證者;④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⑤對泡沫硬化劑過敏者。
1.3 方法 對照組行腔內激光閉合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彩超引導局麻為主,少數全麻或連續硬脊膜外腔阻滯,常規消毒鋪巾,采用LASEmaR1000-30W 半導體激光治療儀(上海優福通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處理大隱靜脈主干:選擇連續脈沖模式,調節光導纖維口徑400 μm,波長980 940 nm;以足內踝上方2 cm處作為穿刺點,置入超滑導絲及導管,到達大隱靜脈腹股溝處時拔除導絲,經導管置入光纖,隨后發射激光,同時,依據作用部位調節相應功率,并以0.5 cm/s的速度回抽光纖,操作過程中注意壓迫隱股交界處;主干直徑>10 mm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對曲張靜脈團分次穿刺,完成后退出針芯,插入激光光纖并移除針管,調整激光儀發射功率,發射激光的同時緩慢回抽光纖;激光灼燒完成后,加壓包扎患肢,術畢。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泡沫硬化劑進行治療:腔內激光閉合術處理大隱靜脈主干后,利用泡沫硬化劑處理其分支,用頭皮針進行穿刺,回抽見血后注入1%聚多卡醇注射液(Hameln pharmaceuticals GmbH,國藥準字H20160034,規格:2 mL:60 mg)1~2 mL,總劑量≤2 mg/kg,操作過程中注意處理閉合小隱靜脈,泡沫硬化劑推注完畢后,加壓包扎患肢,術畢。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5 d 后炎癥指標,包括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2(IL-2)及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用FAITH-1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南京勞拉電子有限公司)進行測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炎癥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5 d后,兩組IL-10水平均上升,IL-6、IL-2及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下肢靜脈曲張屬進展性炎性反應性疾病,發病機制主要為靜脈主干回流通路受阻,造成靜脈瓣膜受損,引發血液回流障礙,從而產生靜脈高壓,損傷皮膚毛細血管,進而誘發局部血液循環及組織吸收障礙,同時,激發炎癥反應,加劇代謝廢物堆積,繼而引發下肢靜脈曲張[5-6]。受此影響,下肢開始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包括水腫、下肢血管及皮膚營養不良等,嚴重者則產生潰瘍、血栓性淺靜脈炎等并發癥,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癥指標比較(,pg/mL)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癥指標比較(,pg/m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NF-α 37.04±4.55 36.96±4.48 0.079 0.937 24.12±3.57a 18.63±3.10a 7.344 0.000組別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IL-10 123.84±11.62 124.05±12.73 0.077 0.939 140.51±19.08a 158.27±21.40a 3.918 0.000 IL-6 138.60±19.94 140.96±20.27 0.525 0.601 117.31±15.42a 104.45±13.18a 4.010 0.000 IL-2 162.89±21.05 160.51±20.44 0.513 0.609 143.82±15.70a 124.35±12.26a 6.182 0.000
經皮腔內激光閉合術為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常用微創手術,通過輸出不同功率的激光,促使大隱靜脈內血液沸騰、氣化,從而產生高溫蒸汽泡,同時,破壞血管內膜結構,加快血小板聚集,造成受損靜脈纖維化,進而達到消除返流、閉合靜脈的作用[7-8]。但該療法穿刺次數較多,易影響手術進程,且機體表皮不受熱,瞬間高溫會灼傷皮膚,甚至誘發術后再通、皮膚感覺異常、創面感染等并發癥。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 IL-10 水平均升高,IL-6、IL-2 以及 TNF-α 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表明腔內激光閉合聯合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效果顯著,利于調節炎癥指標,促進患者恢復。分析原因為,聚多卡醇注射液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破壞血管細胞,造成其變性脫落,同時,引發血管痙攣,促進血小板聚集,進而加快局部血栓形成,達到永久性閉合血管的作用[9]。此外,該泡沫硬化劑結構穩定,作用時間長,且可利用空泡作用排空靜脈內血液,擴大與血管壁的接觸面積,因而用量較少,對深靜脈影響較小、安全性較高。有研究表明,IL-10可抑制T細胞合成IL-2、IFN-γ等細胞因子,降低單核-巨噬細胞表面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的表達水平,繼而損害抗原遞呈細胞功能,調節細胞免疫應答。此外,IL-10 可抑制NK 細胞活性,刺激B 細胞分化、增殖,進而促進抗體生成。TNF-α則為重要炎癥因子,可促進細胞因子及IL-6 的分泌,誘導血小板活化因子及活性氧中間產物的生成,同時激活靜脈內皮通道,釋放大量氧自由基,進而造成組織損傷、壞死,促使色素沉著,甚至導致皮膚潰瘍。由于泡沫硬化劑可改善血漿纖溶系統功能,降低局部血液高凝狀態及病灶溫度,因而可有效維持血管內皮穩定性,減輕局部炎癥反應,調節IL-10及TNF-α水平[10]。
綜上所述,腔內激光閉合聯合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效果顯著,利于調節炎癥指標,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