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廣福
【摘要】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拓展應用3D打印技術,能使學生課堂體驗感更強,并且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抽象轉化為具象,激發了學生創新熱情;創設良好實驗環境,提高學生創新動力;借助快速成型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充分利用三維模型技術,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通用技術課程中拓展應用3D打印技術,從設計3D創意作品、制作設計方案、構建三維實體、作品打印及裝配四方面開展。
【關鍵詞】3D打印技術;通用技術課程;拓展應用
引言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了學科核心素養,其中包括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以及物化能力。在課程目標中也指出了要將學生培養成為了有理念、會設計、能動手、善創造的合格人才,而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通用技術課程中與課標所要求的相符。作為新興技術,在全國范圍內,3D打印技術不斷普及,作用也日益突顯,能夠將抽象轉化為具象,激發了學生創新熱情;創設良好實驗環境,提高學生創新動力;快速成型優勢,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三維模型優勢,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1. 通用技術課程中拓展應用3D打印技術的意義
時代的快速發展,通用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了必修課,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通用技術課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熱情,提高創新動力,使學生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1.1抽象轉化為具象,激發了學生創新熱情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涉及很多抽象內容,學生要想理解有點難度,但將三維制圖軟件運用其中,學生就可以將自己的想象制作成可視化圖案,通過3D打印技術,將抽象事物具像化。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腦海中的創意難以與其他同學分享,但是3D打印技術的出現,學生就可以將想象中的事物打印,進而測試性能,在此過程中學生想象變為實物,體驗到了成就,創新的熱情便會日益高漲。
1.2創設良好實驗環境,提高學生創新動力
由于3D打印技術能幫助學生創設情景,制作模型,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在傳統實驗教學中,主要是以老師演示,學生看為主,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很少,而造成此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實驗室設施缺乏,不可能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另外實驗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若學生操作不當極易導致人身傷害。而3D打印技術為學生實踐操作提供了可能性,學生有機會參與進來,確保實驗環境安全的前提下,給予了學生創新源動力。
1.3借助快速成型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技術素養提高,實現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而此課程實踐操作性較強,不管是設計環節,還是在制作環節,強調的是學生個性突出,培養學生創新與發明的意識,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在實踐中實現創新發展。而3D打印技術中的快速成型技術,其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條件,使學生發展需求得到滿足。
1.4充分利用三維模型技術,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涉及到一些鉆床、激光切割機等危險設備,學校嚴格規定無教師允許,學生不能去觸碰。雖然部分學校通用技術教育設施設備較齊全,但使用效率低,主要考慮到了學生安全,反而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同時對學生實踐能力提高非常不利。而3D打印技術中的三維模型將實體呈現,學生實操安全系數提高,減少了實驗事故發生幾率。
2.通用技術課程中3D打印技術的拓展應用策略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涉及到的內容較為抽象、立體,要求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才能掌握知識。3D打印技術可以將學生創意方案制作成模型,使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的同時,設計以及實踐能力提升,而此次針對于3D打印技術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拓展應用劃分為了四個主要部分,具體如下。
2.1設計3D創意作品
在此階段,老師可以根據計算機設計軟件、3D打印技術原理、功能與案例有效結合,在簡單介紹以后,為學生講解如何運用計算機設計軟件來完成作品的設計,例如運用軟件引導學生設計一些文具盒、小臺燈、小玩具等等,在設計作品時,可以融入計算機設計軟件中一些簡單且主要的操作指令、功能,使學生能夠對軟件操作方法、三維構成等有效掌握,進而為以后方案的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目前,以谷歌為代表的一些軟件開發商設計了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免費3D軟件,操作難度較低,學生只要簡單的拖動就可以設計出3D模型。學生通過運用這些軟件可以將構思、設計直觀的呈現,使學習變的更加簡單,而且可以將成品快速打印。
2.2制作設計方案
在此階段,將“技術與設計1”模塊中所涉及到的“設計過程”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并且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來調查人們的真實需求以及愿景,從中發現技術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對產品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加以改進,進而使設計的方案更加詳細與合理,運用繪圖工具將標有尺寸的三維設計樣圖繪制出來。
2.3三維實體構建
此階段學生可以將三維設計軟件運用其中,在電腦上將前一階段中設計出來的圖紙運用各個繪圖指令,繪制出標有實際尺寸的三維實體圖,設計材質、顏色,通過計算機測試以及評價三維模型圖的尺寸是否合理,外觀是否科學,若是作品中涉及到很多零配件,要模擬測試一下零件間是否能夠準確裝配,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制作好三維模型后,將STL導入,為3D打印技術提前做好充足準備。
2.4作品打印及裝配
STL模型導入3D打印機中,模型排布要科學合理,如果需要將多個模型進行同時打印,更要做到排布的合理性,這樣可以將打印速度提高,打印材料節省,需要打印的模型處理時要進行分層,進而開啟打印指令,打印工作開始,待打印完畢以后,三維模型便以實物形式呈現,最后組裝不同部分,作品完成。
結束語
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3D打印機就已經出現,剛開始的時候被稱為快速成型技術,主要應用于大學實驗室中,由于其優勢較突出,所以慢慢的開始拓展到各行各業,不再僅僅局限于教育領域。作為信息高速發展時期最具代表性產物,3D打印技術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在不斷拓展應用中尋求更加創新性的發展路徑,將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蔡梅芳.3D開發學具助力通用技術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20(91):8-9.
[2]汪文峰.讓3D打印走進課堂[J].發明與創新(中學生),2019(01):40-41.
[3]楊穎,鄭鴻英,林育.3d建模與通用技術課程的結合優化研究[J].高考,2018(3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