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竹
【摘要】本文以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為課題,通過對大班班級環境“小鳥之家”的創設實際狀況的研究,初步找到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的創設策略。在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中,首先要把環境還給小朋友,完成認知互動;完成情感互動。同時利用互動生態藝術環境激發幼兒他們設計新穎活動的靈感,獲得審美的藝術體驗。
【關鍵詞】生態藝術;幼兒園環境;互動
一、前言
陳鶴琴先生“活生活”原則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想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想,兒童自己探索,去發現,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創設幼兒園環境也一樣,到大自然生活中去,順應自然的規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創設想創設的,在與自然的環境互動中,創設屬于孩子自己的生態藝術環境。
二、大班班級環境“小鳥之家”的創設背景
“小鳥之家”環境創設內容的選擇源于幼兒園操場的小鳥寶寶的故事,戶外運動時,大樹上的小鳥引起了孩子的興趣,許多孩子都圍在大樹旁,討論著關于小鳥的問題。于是我們選擇以小鳥為環境主題進行互動的生態藝術班級環境創設,延續幼兒的探索熱情,結合幼兒園生態藝術教學研究,以生態藝術教學的目標、內容有效地與“小鳥之家為主題”環境創設相結合,發揮互動性生態環境的教育功能,切實讓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三、“小鳥之家”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的創設實踐
(一)環境創設準備:確保創設環境的生態藝術性
在物質材料準備方面動員家長與孩子一起去公園、森林里觀察小鳥的生活環境,采集能幫助小鳥建房子的材料:如樹枝、樹葉等。和孩子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有關鳥窩的圖片、圖書,了解各種各樣的鳥窩,擴展經驗。同時在創設“小鳥之家”互動性生態藝術環境前,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小鳥主題拓展活動:如分享我喜歡小鳥的談話活動、有趣的鳥窩的美術活動等。使班上幼兒延續一開始由大樹上小鳥引發的探究熱情,從而為更好參與到“小鳥之家”環境的創設中做準備。
環境創設的的材料來自自然,如樹葉、木頭、鮮花、果殼等。創設環境的生態材料,不僅可以節約資源還可以成為藝術教育的再生資源。生態材料具有的多重魅力:獨特性、創造性、藝術性可以有效促進環境創設藝術性。
(二)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小鳥之家”的創設實踐
1.實踐一:小鳥之家墻飾環境創設
從小鳥內容出發,結合愛鳥周進行主題墻環境創設,呈現探究小鳥的鳥窩結構,與認識不同鳥類等內容。
(1)環境創設的發現與思考:增強生態藝術環境的認知互動
在墻飾的創設中,當墻飾上增設許多小鳥圖片來點綴環境時,從小朋友的反應是面對增加的主題墻,小朋友會產生的好奇心與熱情,但缺乏持續性,因此需增強小朋友與生態藝術環境的認知互動。
(2)與小朋友的改進
認知互動環境創設不僅要在形式上促進幼兒與環境發生互動,而且能夠在內容上激發幼兒不斷想象、思考與操作,促進幼兒自主學習的同時,輔以教師適時的教育支持,發揮環境的無聲教育作用。
首先我們結合愛鳥周組織飛鳥樂園的春游活動,與大自然的互動中認識鮮活的鳥類知識,激發對環境的探究欲望,活動后小朋友對活動室的小鳥之家主題墻有了更多的關注和熱情。提出自己在春游中認識的各種鳥類,并結合主題墻進行討論。討論后,我們在原有的墻飾中增加我與小鳥的故事,增加我發現的小鳥本領等互動模塊。除了為小朋友提供充分的材料和環境的美化,更重要的是,通過積累與環境相關的經驗,積累主題環境的相關知識完成與環境的認知互動。
2.實踐二:小鳥之家吊式環境創設
操場大樹上的小鳥沒有房子住,小朋友決定要為他們設計一個溫暖的家。鳥窩的造型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于是我們和家長開展了生態藝術親子美術活動:建鳥窩。
在生態藝術活動中,材料來源于自然,幼兒與家長圍繞活動的主題親近自然,觀察自然,審美自然,選取適合的生態材料,如強調色彩可選取鮮花、蔬菜、水果;如強調造型可選取樹枝、石頭等。生態活動后的鳥窩作品做成活動室里的吊室,貼合小鳥之家的生態主題,并有效幫助小朋友了解鳥窩的結構與建造。
(1)環境創設的發現與反思:增強生態藝術環境的情感互動
幼兒富有好奇心,并且每個人的關注重點不一樣。完成活動室吊飾環境創設后,發現有小朋友提出小鳥是住在森林里的,那里有大樹鮮花草地。面對不同的意見,小朋友在環境創設中積極溝通,增強了與同伴交流的主動性與好奇心,完成社交互動。
3至6歲兒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和人一樣有生命、有意識、活的東西,可以與其游戲和交談。[4]在互動性生態藝術環境創設中,幼兒與生態材料的關系不是單純的操作而是情感互動。情感互動可以讓幼兒在環境創設中處于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更有情感交流。小鳥之家創設中幼兒認為鳥窩的小鳥是和自己一樣的,把握生態藝術環境中的情感互動性,第一視角出發,進行鳥窩吊室的完善。
(2)與小朋友改進
首先在吊飾頂端進行生態化裝飾,用小朋友收集樹枝樹葉打造森林感,干花進行美化點綴。同時進行現有森林環境的探索與學習,知道現實中小鳥生活的森林環境有一定毀壞情況,保護大自然生態任重道遠,需要愛護自然保護森林,樹立環保意識。
四、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的總結
在“小鳥之家”的互動生態藝術環境創設中,幼兒需要不斷積累生態環境主題經驗,與環境完成認知互動,可以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又發揮了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參與的環境創設,會讓幼兒更加愛護這些環境,使幼兒成為創設主體,完成情感互動。同時,幼兒用生態材料做的藝術作品作為環境布置的材料,能激發他們設計的靈感,獲得審美的藝術體驗。
因此,與幼兒互動的生態藝術環境創設是一種動態過程,在創設過程中需要不斷實踐、反饋、調整和再行動,通過的循環過程提升環境創設的質量,從而促進班上幼兒的發展與班級環境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宋巖.生態學視野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探析[J].設計與理論,2016.
[2]李路梁健.論幼兒互動性環境的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3.
[3]方吉祥.試析多樣化材料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運用[J].教育導刊,2019.
[4]李維金.學前兒童科學教育[M].科學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