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初中音樂是在初中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和情感教育主要方式,然而,實際上初中音樂教育卻遇到了種種困境。雖然音樂教學對學生情感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而學校教育偏頗卻使得音樂教學本身并不被重視,始終處于“雞肋”的狀態。初中不能沒有音樂教學,但又不重視音樂教學。
一、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
(1)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狀況。初中音樂課要想達到教學目標,離不開教學工具的使用,也離不開優秀教師的參與。因此,初中音樂課程資源包括基本的兩種———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硬件資源指的是適用于教學的各種樂器和教學設備等;軟件資源則是指師資力量、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支持等。從目前初中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來看,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還處于“學校給多少,老師就收到多少”的狀態,可以說是課程資源開發的面窄,利用率也不高。
(2)探討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意義。初中音樂課之所以處于“雞肋”的狀態,一方面是由學校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與音樂教學的效果表現不明顯有關。除了其他知識類科目,體育教學都能通過學生的體質上升而顯示明顯的教學效果,而音樂教學卻很難通過學生“學會唱歌”顯示教學有效性。如果音樂教師能夠通過各種方法對課程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使教學效果得以凸顯,那么,不僅能夠使音樂教學擺脫“雞肋”的狀態,還能對學生的情感發展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
二、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具體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音樂的學科地位。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開發初中音樂課程資源豐富音樂課堂,首先要轉變音樂學科的教學觀念。學校要認識到音樂陶冶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提高音樂的學科地位,將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同等對待,不亂占用音樂學科的課時;對于教學需要的音樂設備要配備齊全,對老師的教學質量要進行監督和考核。老師要認真對待音樂教學,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充分利用學校的一切教學資源。學生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音樂學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2)科學管理,完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完善的音樂設備是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要資源,不僅要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配合相應的實踐教學,因此,鋼琴、古箏、吉他、二胡等重要的音樂器材是必備的。一方面,學校要科學管理,完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增加用于音樂器材配備的財政資金,并嚴格監督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情況,對于濫用資金和不配備相應的音樂器材的學校要根據規定合理治理。同時,對于學校的音樂設備和設施要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看管,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防止出現常年不修廢棄的現象,造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要改善音樂學科的評價機制,從管理機制上提高老師和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重視程度,調動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學校可以建立一些課程資源開發的獎勵機制,對于積極進行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教師和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音樂課程資源的豐富和發展。
(3)促使教師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到,要多種途徑開發音樂課程資源,促使教師成為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教師是音樂課程實施的主體,是最了解學生差異性與需求的人,因此要促使教師參與到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初中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主體單一,主要以教材為主,但是初中音樂教材的內容較少且沒有針對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愿意學,老師的教學熱情不高。要使教師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就要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從生活的細節中開發課程資源。同時,教師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與其他老師合作,編寫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校本課程,并不斷進行反思和總結。
三、初中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初中音樂教師要想有效地開發課程資源并加以利用,除了選擇合適的辦法之外,還需要在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兩個問題:首先,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該符合本校的實際。以對社區資源的開發和興趣小組建立為例,如果教師去較遠的城區進行資源開發,那么對本校教學的影響作用就比較小;如果興趣小組的活動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不僅不能達到開發教學資源的目的,還可能適得其反,引發很多教學問題。其次,教師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應始終重視自身教學水平和音樂素質的提高。無論開發了多少課程資源,最終使其在教學中產生效果的是教師,如果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有限,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有限,無論多么優秀的課程資源都難以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