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
(喀什大學 新疆喀什 844000)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提到2~7歲的幼兒正處于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幼兒的突出表現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認為什么事情都應該以自己為主。在幼兒園的班級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時幼兒教師在給幼兒打飯的時候可能會考慮到不同幼兒日常的飯量來適當地給每個幼兒增減一定的量,這是為了不讓幼兒浪費食物,可是有的幼兒就會因為教師沒有給他分發一樣量的食物而發怒或者拒絕吃飯,更有甚者會搶奪其他幼兒的食物,在他們的意識里自己搶到了一樣的才是公平的,這種所謂的公平僅僅在當自己的利益有所侵犯時才會表現出來,特別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生二胎,幼兒的這種拼搶大于分享的現狀愈加明顯,對于幼兒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寵溺,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幼兒的成長,關注幼兒社會化問題,讓兒童逐漸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促進自我觀念發展,使兒童能分清自我與非我及兩者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公平觀念,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兒童逐步適應社會規范,具備規則意識[1]。
在查閱資料后發現國內在幼兒教育中,極少有通過體育游戲來提高幼兒公平意識方面的研究。但在國外的教育中,體育被看作是一項可以讓兒童知道公平競爭的教育形式,因為在體育比賽中,所有的機會對于運動員來說都是均等的也是公平的,大家必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才能決出勝負[2]。所以將幼兒喜歡的體育游戲融入教育能夠讓兒童體會公平和規則的重要性,相比其他形式的教育可能會更加有優勢。該研究就是通過讓幼兒參與角色扮演類的體育游戲來探究是否對于提高其公平意識有所幫助。

表1 體育游戲《新龜兔賽跑》
該研究計劃為2周時間,實驗對象選自某市一所幼兒園2個大班班級的40名幼兒,年齡在4~6歲。考慮到中班和小班的幼兒年齡偏小,在實驗過程中操作性不強,且容易在數據上產生誤差,故將選取2個大班的幼兒作為研究對象。
1.2.1 分組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真實可靠,在實驗前對2個班級的男生、女生進行統計,A班為對照班,共有20名幼兒(男生8名,女生12名),B班為實驗班,共有20名幼兒(9名,女生11名),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顯示,2個班級的實驗對象無顯著差異。
1.2.2 教學過程
對照組的學生按照原有的課程設計、課程內容、課程計劃進行活動,實驗組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加入角色扮演類的游戲,兩組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強度大致相同[3]。每次的教學內容通常為教師組織體育游戲,讓幼兒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并參與到游戲中,游戲過程中配合一些問答環節讓幼兒加深體驗、融入思考。
教師組織角色扮演的體育游戲《新龜兔賽跑》,具體情況如下表1。
1.2.3 自由活動
由老師監督,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基礎上讓他們自由配對扮演角色賽跑,對于遵守游戲規則并取得勝利的幼兒給予獎勵。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參與測試,以一個投擲游戲的數據為參照,1m處(1分)放置一個籃子,1.5m處(1.5分)和2m處(2分)再交錯各放置一個籃子,由一名幼兒站在線內投擲沙包,分發10個沙包,另一名幼兒在一旁監督,一旦出現違規行為便扣分,即踩線或者越線(扣1分),一次投多個球(扣1分,投進不算分),身體越線(扣1分,除手臂),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統計幼兒的得分數據來做比較。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幼兒目標領域實驗結果分析
測試結果顯示:大班實驗組在測試過程中,幼兒平均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扣分低于對照組。說明通過參與角色扮演的體育游戲,幼兒可以增強規則意識,理解公平的重要性。同時,在實驗結束后的1周時間內,通過教師的日常觀察,與幼兒言語交流,依據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目標又對幼兒進行了評估(見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幼兒在規則意識、合作意識、自我定位、自控力責任心等方面均有改善[4]。說明實驗有助于幼兒道德感、理智感的培養,同時還可以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在培養幼兒社會性情感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決定了體育游戲是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如何讓幼兒在體育游戲中不僅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能夠在游戲的氛圍中增強社會化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的目標。幼兒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常常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責任感不強、爭強好勝、集體觀念差等生理或心理的特點[5]。作為教師應該盡可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學習,不僅發揮他們的興趣、積極的情緒和動機等顯性因素,還要重點關注他們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隱性因素。在體育游戲的選擇上,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既要注重娛樂性,又要注重認知性,既要考慮到自由選擇,又要考慮到全面參與。國外學者曾對體育游戲進行定義,筆者最為認同的是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認為的社會情緒表現說,他們解釋體育游戲能幫助兒童發展自我力量,是需要和欲望的表現。那些積極的情緒會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發展和進步,反之消極的則會成為阻礙[6]。體育游戲對于幼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文研究的角色類體育游戲,既滿足了幼兒喜歡的扮演、模仿式的心理,又讓教學過程不至于單調乏味,同時培養了公平意識,寓教于樂,讓幼兒在愉快活動中尋求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