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娟 任 靜 蔡濟眾
淺談西北地區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的建設
陳紅娟任靜蔡濟眾
(武威職業學院甘肅武威733000)
西北地區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采用物聯網技術有效控制豬舍室內溫度、濕度、照度,保證豬舍環境適合豬的生長。文章采用透水性瀝青地面,將豬舍內的污水等垃圾及時排出,同時利用溫感、雨淋等系統保證豬舍清潔干燥,從而提高豬的存活率,降低豬的病死率,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清潔式;豬舍;透水性
畜牧業目前已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人民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各級政府對養殖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逐年增加對養殖業的投入。同時,豬肉消費占我國人均肉類消費的65%左右,是我國肉食的主導產品。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總體落后于全國的平均發展水平,與小康社會還有較大的差距。
傳統的家庭豬舍采用水泥地面、塑料棚頂,這種結構無法有效控制室內溫濕度,溫度、濕度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地面常留有糞便,容易滋生細菌,室內環境不能完全適應豬的生長;室內基本沒有采用信息化設施,養豬效益較差,成本較高。目前,傳統的家庭豬舍環境不能完全適應豬的生長,養豬效益較差,當受到各種傳染病的影響時上述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為探求解決當前西北地區家庭養豬產業面臨的產品質量安全、養殖效益和養殖環境“三大難題”,我們引入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豬舍采用單層框架結構,重點考慮地面的排污能力、墻體的節能、屋頂的排水以及窗戶的通風采光性能。整個豬舍的設計盡量采用自然光,將自然光通過一定的方式精準分配,為豬舍提供良好的室內光環境。
西北地區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的設計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功能:一是豬舍的自動清潔功能;二是豬舍糞便自動清除功能;三是冬季保溫、夏季隔熱功能,使豬舍保持恒溫;四是采光通風遮陽功能,使舍內具有良好的生存環境;五是智能物聯網管理功能,使養豬方便快捷。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地面采用透水性瀝青地面,它是以單一粒徑粗集料為主的大空隙間斷升級配瀝青混合料鋪筑的地面,屬于骨架空隙型結構,多為連通空隙;能借助面層、基層、墊層實現對污水的收集、存儲、釋放,地面快速吸水滲水,緩慢放水至污水集水池,從而減少污水對地面結構的損害,同時對污水集水池進行二次利用。從長遠角度來講這種豬舍能夠為豬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提高豬的存活率,實現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目標。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利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可有效降低養豬成本,提高養殖效益,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是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有效途徑[1]。
(1)傳統的家庭豬舍由于設計不合理,污水不能有效及時排出,舍內環境不適合豬的健康成長,成本較高;新型家庭豬舍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污水、糞便排出的時效性,更易保持清潔,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適合目前西北地區家庭養殖。
(2)新型豬舍地面采用透水性瀝青材料,上層為細骨料,下層為粗骨料,材料的透水性、滲水性較好,可以及時將糞便中的水分滲漏到底層進而匯集在污水池,實現糞便水分及時滲漏排出,且不損害地基。
(3)新型豬舍內采用智能溫控系統等,實現智能監測控制溫度、濕度、照度并進行參數調節,不用擔心室內溫度、濕度、照度過高或過低而影響豬的生長發育。
(4)新型豬舍實現了室內恒溫。在豬舍地面下鋪設管道,冬季采用“土暖氣”供暖,夏季接通自來水起到降溫的作用,使得豬舍內溫度環境適宜豬的生長。
(5)新型豬舍使用智能物聯網技術,方便智能控制。通過“手機+”達到物聯網全域全視角養殖,實現在任何地方都可進行養殖,操作簡單,不需要太多的人工養殖,減少了農戶對人工的投入該技術性能穩定,設備使用壽命長。
(6)新型豬舍盡量采用自然光將太陽光以一定的方式引入豬舍的內部空間,按一定的比例精確分配,提供良好的室內光環境。相比于人工照明,自然采光更具經濟效益,更能滿足綠色建筑的宗旨,提供更舒適的室內光環境,更有益于豬的健康成長。尤其在追求養殖生態化、節能化的今天,充分利用自然光來代替人工照明,在節約能源緩解建筑能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型家庭豬舍考慮到安全性和耐久性,在設計時采用單層框架結構,以提高它的剛性、強度以及耐久性。為了提高屋面排水能力和延長室內陽光照射時間,采用單坡屋頂,屋面的坡度通過結構找坡的方式來實現。其三視圖如圖1所示。
圖1 新型豬舍三視圖
如圖2所示,新型家庭豬舍地面采用透水性瀝青地面,它是以單一粒徑粗骨料為主的大空隙間斷升級配瀝青混合料鋪筑的地面,屬于骨架空隙型結構,下層為粗骨料,上層為細骨料,這種結構材料的透水性、滲水性較好,可以及時將糞便中的水分滲漏到地面的最底層,通過排水設施匯集在污水池,且不損害地基。同時在家庭養豬舍地面下鋪設管道,冬季采用外接“土暖氣”的方式供暖,夏季采用外接自來水的方式降溫。冬季通過燒無煙煤一邊供家庭使用一邊供養豬舍供暖,夏季連接自來水循環流動從而降低溫度,以達到四季豬舍溫度適宜,實現室內環境適應豬的生長發育,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圖2 地面設計
為了滿足豬的健康生長要求,一般采取小空間養殖,豬舍采用成本低的保溫、隔熱、隔音的空心磚分割室內室外空間,同時要求豬舍墻體具有耐潮濕性。
豬舍屋頂采用結構找坡的方式進行設計,屋頂材料選擇輕鋼材質,使用輕型透光性板材,主要起遮擋、吸收陽光的作用,同時達到屋面防水、隔熱、通風的目的。
采用空心磚對豬舍進行分割,地面上層采用細骨料,下層為粗骨料加鋼筋網對室內地上與地下進行分割。基礎地面以混凝土為主,主要起到增加強度和防水的作用,使得室內的水分能夠自行排出。同時在室內采用溫度、濕度傳感器檢測室內溫濕度,與豬適宜的溫濕度進行對比,進而調節室內溫濕度;利用光線傳感器采集室內光照強度,通過與設定好的豬適宜光照強度對比,設置遮陽設施,有效控制光照強度來保證豬健康生長;采用“圖像識別+氣味辨別+智能水淋”系統及時清除糞便,確保室內干凈[2]。
室內采用自動噴灑技術進行消毒,不僅對每一位進出豬舍的人員進行消毒,而且定期對豬進行消毒,做到了室內消毒全覆蓋。同時在食盆上設計了噴灑藥物時能自動閉合的裝置,主要用于防止消毒劑污染食物而導致豬生病。
為了有效提高豬舍室內空氣質量,我們在豬舍室內設置窗戶來實現其采光通風。傳統豬舍的通風存在以下問題:窗戶設計不夠合理,跨度相對較大,不容易形成穿堂風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結合西北地區的環境條件,通過設置地窗、天窗和通風帶來實現通風。西北地區地窗一般設置在豬舍的南北墻,距地面約為0.2 m,具體數量根據西北地區家庭豬舍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原則上一間豬舍需要設置一個地窗,尺寸形狀以長方形為主,尺寸大小根據一間豬舍的面積來確定,同時在地窗位置要設置鋼筋防護欄,防止豬從地窗外闖,一般地窗設置成推拉窗,以方便控制風向和風力。天窗、通風帶一般設置在屋頂。
總之,傳統豬舍已不適應目前西北地區家庭養殖的要求,要想獲得較高養豬收益,就必須更新觀念,樹立養殖新思維,順應社會發展趨勢,依靠科學,全面應用物聯網等技術降低成本,提高養殖存活率,降低病死率,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將養豬業逐步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使人力、資源等合理配置,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效益。對于家庭養殖來講,只有向養殖的現代化、標準化、無害化、生態化方向發展,才能在產業發展方面有所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新型透水性家庭豬舍即滿足了上述要求,它是西北地區家庭養殖很好的選擇。
[1]李其松,王勝,黃健,等.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方案淺析[J].豬業科學,2020,37(4):88-91.
[2]葛鳳杰,劉紅.陽光豬舍建設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10):91.
甘肅省2020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西北地區新型透水性家庭養豬舍(課題立項號s202013518002x)
蔡濟眾
陳紅娟(2000- ),女,漢族,甘肅武威人,大專。
S8
A
2095-1205(2021)02-52-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