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瑛 李 瑞 宋 磊 莊冬梅 何 斌 李菜娥 張麗瓊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院普通外科 云南昆明 650051)
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引起主動脈內膜破裂,導致主動脈腔內血液進入內膜,使內膜逐步剝離、擴展,造成血管壁分離,在主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從而出現撕裂樣疼痛等一系列癥狀[1]。根據stanford分型,其可分為A型和B型。
疼痛是伴隨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而產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復雜結合的主觀感受。疼痛是主動脈夾層最典型的臨床表現,是主動脈夾層發展的標志。毛玉琴[2]分析了29例主動脈夾層的病人,發現病人術后可能出現失眠、譫妄、認知障礙、錯覺、過度興奮、抑郁、恐懼、多疑、被害妄想、拒絕治療等狀況。張倩倩[3]發現病人家屬在手術前后會出現震驚、恐懼、焦慮不安、心力交瘁、生活節奏打亂等情況。
心理護理對于減少患者的消極心理具有一定作用。李鑫[4]研究發現,心理護理可以有效減少ICU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并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王遠清[5]通過將80例主動脈夾層病人隨機分為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組和對照組進行研究,發現心理護理聯合健康宣教除了能減少病人焦慮、抑郁情緒外,還能有效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本研究選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昆明延安醫院收治的73例主動脈夾層患者,年齡(61.34±8.47)歲,按隨機數表法分為A、B兩組。A組36例,男21例,女15例;B組37例,男22例,女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主動脈夾層Stanford B型,行血管腔內治療,患者神志清楚,對答切題。
2.排除標準:病情危重、無法進行干預者;入院24 h內夾層破裂死亡者。
1.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
焦慮自評量表為W.K.Zung編制,包含20個陳述句及相應問題條目,按1~4評級。
2.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
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SAS)非常相似,也由20個陳述題組成,按1~4評級。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其心理狀況,接受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心理干預工作由接受過心理咨詢培訓的護士負責。心理護理干預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術前心理護理
病人住院之后,醫護人員要使用SAS與SDS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況,了解病人的焦慮及抑郁程度,同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情緒方面的疏解。根據病人本人及其家屬的文化水平和溝通能力,采用非教科書類的、病人及家屬能夠充分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向其講解主動脈夾層的發病原理、機制及治療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等。
2.術中心理護理
手術期間,病人的依賴心理較重。手術中,醫療人員應神情莊重,態度親切。通過與患者的訪談,消除其心理擔憂,逐一反饋病人擔心的問題。在手術進行過程中,醫護人員需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密切注意患者的手術耐受情況,告訴患者可能出現的不適反應,并通過輕拍、緊握病人手的方法,給予心理支持。
3.術后心理護理
手術結束之后,醫護人員要及時告知病人手術的情況,消除其心理壓力,祝賀其順利完成手術,對其積極的態度予以稱贊。病人出院后,醫護人員要鼓勵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以促進其病情和心情的恢復;叮囑病人定期來醫院復檢,加強對各項指標的監測,提高病人的安全感;加強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教會病人及其家屬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
4.家屬的心理支持
病人入院期間,醫護人員要向病人的家屬講解主動脈夾層的相關知識、預后飲食起居注意事項、病人心理可能產生的變化、鼓勵病人的方法等,引導病人積極應對病情;鼓勵家屬多探望病人,避免在病人面前表現出消極情緒。在病人出院前,醫護人員需再次使用SAS與SDS對病人進行焦慮與抑郁情緒評估。
本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處理數據。
如表1所示,入院時,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焦慮自評量表得分(t=0.64,P>0.5)與抑郁自評量表評分(t=-3.92,P>0.05)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出院前的測試發現,護理之后,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低于入院前(t=8.5,P<0.001),SDS評分低于入院前(t=10.82,P<0.001);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低于入院前(t=7.67,P<0.001),SDS評分低于入院前(t=7.52,P<0.001)。且實驗組護理后的SAS評分要低于對照組護理后評分(t=2.17,P<0.05),實驗組護理后SDS評分要低于對照度護理后評分(t=3.43,P<0.05)。

表1 實驗組對照組焦慮抑郁獨立樣本t檢驗
主動脈夾層手術對病人的心理及身體均會造成重大影響。在治療及護理過程當中,介入心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探討了對主動脈夾層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心理護理的內容對其焦慮與抑郁情緒所產生的影響。結果表明,心理護理的加入進一步緩解了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促進了病人的康復,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