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梅
【摘要】現如今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網絡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中。語文學科屬于三大科之一,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也能為學生創設圖文并茂的語文課堂,調動學生的聽覺與視覺,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如此也能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但是從目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很多教師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仍然存在一定的誤區,因此本文就這個問題進行反思與探討。
【關鍵詞】現代化? 網絡教育技術? 高中語文?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1-0043-03
在當前我國現代化教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每個教師都應該靈活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這也是每個高中語文教師必備的一種技能。教師應用現代網絡技術優化高中語文教學方法也能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與教學質量的作用[1]。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師在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時仍然存在一定的誤區,因而很有必要就這個問題進行反思,并找到這一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點以及突破口,這也是廣大教育者應重點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誤區
1.過于依賴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
近年來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也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但是也凸顯了較多的問題。很多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也能將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傳遞到語文課堂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也有部分教師過分依賴這種技術,也會對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維產生影響[2]。實際上,語文學科之美主要在于語言文字散發出的意境,其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的了解并加以聯想與想象體會到的一種模糊以及含蓄的情感。若教師在教學中盲目應用現代化視聽也會使得這種文字創造之美被破壞,并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此外,過于依賴多媒體也會使得教師教學重點發生偏移,使得課本被忽略;同時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減少,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忽略教師的引導者作用
教師在語文課上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現代化教育技術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輔助工具,若沒有合理應用也會導致教師的引導者作用被忽略。現代化網絡技術的應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少教師板書的機會,但是黑板板書卻是增進師生交流的有效手段,學生也能在教師的課堂板書中強化記憶。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給學生引導與朗讀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情感,在師生互動中不斷發散自身的思維,如此也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目標。
3.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很多教師意識到現代化網絡技術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整體的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因而無法做到與時俱進,這也會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雖然說教師在課堂上已經應用了現代化網絡技術,但是不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而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甚至也會對課堂教學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
4.不重視發展學生能力
自從新課程改革后高中階段教學逐步轉變為發展學生學習能力,語文學科同樣如此。但是很多教師教育觀念落后,加之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很難發揮現代網絡教育技術的作用,最終導致課堂培養學生能力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比如絕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以網絡技術為指導給學生播放了視頻課程,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實質性的約束,最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散漫狀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沒有得到深入的涉獵,學生在學習中很少練習,最終只會阻礙學生發展自身能力。可見,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轉變網絡技術的應用方法,促進學生學識與能力的發展。
5.信息技術的應用時機與頻次存在問題
現代化技術快速發展,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具有很強的便捷性,這一技術的應用對教師而言減少了其工作量,促進語文教育改革。由于網絡教育具有很強的便利性,部分教師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濫用的問題,使得部分學生對網絡出現很強的依賴心理,削弱了其創新意識與自主意識,這種教育模式并不能達到預期教育目標,甚至還會阻礙課堂的順利進行。此外,部分教師無法把控網絡技術的應用時機,因此很難將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出來,最終也不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二、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優勢
1.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課堂缺乏趣味性,這一問題的出現很有可能降低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但是現代化網絡技術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發揮了文字、圖像以及聲音等多種表現方式的作用,給學生創造更為直觀的學習情境,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豐富教育資源
眾所周知,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是先進的科技,其豐富性較強因此受到人們的選擇。網絡教育技術包含的內容較多,除了包含教師平時教學應用的材料、課件之外,還包含諸多網上教學平臺。網絡時代背景下人們提供了豐富、海量且具有很強時效性的學習資源,這些都是教材中無法企及的。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可以及時向教師請教,又或者在網上的教學平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實際學習需要選擇學習內容,最大程度豐富了多媒體教學資源,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拓展其知識內容。
3.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教師除了教給學生語文學科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均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且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很難得到足夠的想象空間,這對學生而言給其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帶來諸多困難。但是教師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則可以發揮網絡上海量教學資源的作用拓展自身知識范圍,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產生影響,促進其形成新事物、新方法的創新精神與探究意識。
三、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以自我為中心,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給學生灌輸知識,長期下去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了被動學習的局面,使其在學習中嚴重缺乏學習積極性與學習主動性。教師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開展教學活動需要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將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當作一個可以認知的知識工具,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其在學習中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
2.強化教學針對性原則
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以綜合教學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視學生之間的共性,無法顧及到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接受能力。但是學生是獨特的個體,因此知識的接收與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開展輔導時遵循針對性教育原則。比如可通過詢問等途徑了解學生的想法、學習習慣等,在教學中科學融合現代網絡教育技術。此外,運用一人一機的方法,讓其在學習中根據自身學習需要調整學習進度,在多媒體中通過菜單等工作欄找到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獲得幫助。
3.啟發性原則
現代化網絡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遵循明確主體原則、強化教學針對性原則之外還要重視啟發性原則,這同樣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需要高度重視啟發性,增強學生對海量知識的了解,在教學中不能只關注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界面的美觀與表面的生動性,要重視啟發性與實用性。
四、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應用網絡論壇技術共享教學資源
網絡論壇技術眾多的功能中最實用的一種功能就是教學資源共享功能。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相關的課件,之后應用網絡論壇技術將其上傳到互聯網中,學生自行下載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3]。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學習,這更容易激發其學習興趣,讓其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通常來說,PPT課件以及視頻課件均屬于多媒體課件,二者各有優勢。應用視頻課件也能加入更多與課文有關的文字、音頻、圖片等,給學生一種逼真的學習體驗。但是PPT課件具有較強的層次感,在課文的分析與分層中更具優勢。以教學《雨巷》這篇文章為例,筆者提前將制作好的教學視頻發布到網絡論壇技術平臺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個視頻主要內容為配樂的詩朗誦,結合了哀婉的樂曲出現了大量的朗誦,同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如此學生也能深刻體會這首現代詩的意境。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把握網絡技術應用頻次與時機
信息技術的應用頻次與時機的控制是促進教師有效應用網絡教育技術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意識到兩者的重要性,并于具體教學中提高重視。就應用頻次方面分析,教師應堅決杜絕濫用的問題,結合實際需要與學生學習情況開展教學活動,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嚴重依賴的心理。而具體的應用頻次則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與總結,當前學生的建議與意見同樣重要,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交流會議,保證應用頻次的規律性。就應用時機方面分析,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課堂情況確保在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時應用,發揮網絡教育圖文并茂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如此一來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就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習效率。
3.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應用
現代化網絡技術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想發揮其作用就必須要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科學應用。部分需要給學生補充較多教學資料以及課外知識的課文教師可以應用網絡技術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部分文章需要教師重點給學生講解,那么就需要教師盡可能減少網絡技術的應用。比如說以教學《故都的秋》這篇文章為例,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很難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因而筆者利用網絡搜索了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資料,讓學生閱讀并走進課文中描寫的時代,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學生閱讀了這篇文章之后筆者提問學生“我們都知道原來的故都就是北平,作者為何不直接命題為《北平的秋》呢?”如此一來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也能理解作者用“故都”實際上也包含了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感。以上的教學中筆者發揮了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強化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重視發揮教師的引導者作用
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應用多樣化的形式,同時還要創新教學方式,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此外,還要以教師為課堂講課為主,但是不可過于依賴網絡技術,把握好應用網絡技術的度,切不可盲目使用[4]。比如說以教學《竇娥冤》為例,很多學生都表示古文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因而需要教師以課堂講解為主,尤其是要給學生講解翻譯、以及文章的教學難點,即竇娥對天地鬼神的指責及其結尾時要感天動地之間的矛盾等;對第三折《端正好》《滾繡球》《耍孩兒》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其對全劇情節高潮的理解。學生掌握了這部分內容之后筆者應用網絡技術給學生播放電影或戲曲《竇娥冤》,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如此也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輕松突破本文的重點內容。
結束語
總之,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就相當于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教師在教學中要將現代網絡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能深化語文教育改革,為教師優化高中語文教學提供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學情與高中階段語文學科的特點應用開放新思維發揮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的作用輔助教學,打造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振桐.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運用中的反思[J].教育現代化,2016(23):265-266.
[2]佟海燕.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運用中的反思[J].現代交際,2016(21):162.
[3]吳亞瓊.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運用中的反思[J].考試周刊, 2017(81).
[4]李春艷.現代化網絡教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運用中的反思[J].中華少年, 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