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進,人們也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提出了培養語文素養的具體要求。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之中語文素養培養仍然存在著教學靈活性不足以及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等多種問題,這也就要求了小學語文教師能夠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理念,能夠通過靈活且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科學合理的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素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1-0106-03
引言
語文素養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應該著重培養的主要內容,其有著較為重要的教學實踐價值。從本質上來看,語文素養包含了兩方面內容,首先是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語文思維的強化,讓學生能夠以語文知識的運用來解決多種問題,運用語文方法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其次在于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包含了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語文思考能力,這些能力的全面提升能夠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有力的基礎,使學生成為一個較為全面的高素質人才,使其能夠滿足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本質需求,對我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和教育效率的全面提升也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靈活性不足
語文素養的培養與很多方面都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系,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往往會對語文素養培養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實際調研分析情況來看,教學靈活性不足是當前最為主要的問題。不夠靈活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造成一定的限制,使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步入僵化和死板的局面,在教學僵化之后,想要進行教學突破往往有著一定的困難性。其次,教學模式不夠靈活的問題往往會導致學生的創新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得到激發,在傳統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會一點點喪失,最終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的問題是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之中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從教學實踐活動情況來看,當前語文教學活動仍然以傳統的講臺講課為主,在這種教學方法之中,教師往往是教學的主體地位,能夠對整個教學過程加以掌控,然而學生在學習之中往往存在著一定的被動性,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難以得到有效的激發,長此以往,小學語文課堂的氛圍會更加壓抑,語文教學活動會缺乏應有的生動性和靈活性,導致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存在著一定的畏難情緒,無法確保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培養。也就是說,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的問題往往會導致語文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最終導致語文素養的培養無法落實到實處。
(三)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在傳統的教學機制之下,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的教學理念仍然存在著較為陳舊的問題。很多教師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卻忽視了對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誠然,語文考試分數能夠作為學生語文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方法,然而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革新,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也意識到了僅僅憑借考試分數難以培養出綜合性的高素質人才,需要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能夠對教學理念進行全面的革新,使相應的教學機制能夠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在教學理念較為陳舊的情況之下,教師也將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升學率之上,如果學生難以達到合格的分數標準,往往就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也使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難以達到預期的質量,無法達到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培養的主要意義
隨著我國教學理念的不斷轉變,新一輪的教學改革進程也得到了不斷的推進,要求相應的教師能夠對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強化和培養,從而使學生的個人修養得到良好培養。在小學階段,能否對學生語文素養進行培養,也將對其日后發展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甚至能夠起到升華人生價值的作用,從本質上來看,語文素養培養的意義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其他學科學習活動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學習多種學科的知識,在未來還要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而語文則是這些不同學科知識能夠得到整合和傳遞的有效載體,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而語文素養的培養則是讓學生能夠對其他知識加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語文素養培養,能夠使學生對文字有著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如果說學生對語文知識缺乏應有的掌握,就會導致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無法順利開展,為學生后續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正處于思維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之下,學生活潑而好動,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之心,有著無限的精力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在這種特點之下,學生有著更加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其思維模式也有著更加靈活的特點,能夠幫助小學生進行全面的思維聯想。而從高年級語文素養培養的角度來看,通過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能夠讓學生自由的進行聯想,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語文知識的運用方法, 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進而為多種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能夠擺脫應試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和教師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之中,都是以應付升學考試為核心的,而這種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成長往往也會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學生會以分數的高低衡量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師也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學校也會結合學校各個班級的升學率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在這種教育機制之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難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分數較高卻不能將語文知識合理應用的學生。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這種教育機制則體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嚴重不符。而通過語文素養培養,能夠將教育的核心放在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之上,從提升學生語文審美能力、語言能力、寫作能力等多種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而逐漸擺脫應試教育對語文教學的不良影響,為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培養的有效對策
(一)對教學模式加以革新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要能夠認識到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做好教學模式的革新工作。在教學模式革新之中,教師可以通過改變教學角色定位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所有的教學流程都是由教師主導來完成的,而學生只能成為一個參與者。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能夠通過教學模式的革新來進行課堂角色的轉變,要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之上,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得到全面提升,使小學生語文知識學習之中存在的多種問題得到暴露,從而使整個教學模式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在教學模式革新的過程之中,學生的語文思維會得到更加高效的建立,使學生學習的發散性得到不斷提升,使學生語文素養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
舉例而言,在學到《開國大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開展預習活動,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教師要能夠在這個過程之中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引導其他學生對講述者的問題和缺陷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語文思維會得到不斷調動,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使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培養的效率得到不斷提升。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之中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能夠確保語文素養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其核心目的在于進行文化的傳承,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模范,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往往會為這些靜態化的教學內容注入全新的活力。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起到營造更加活躍的教學氛圍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多種語文知識產生更加直觀的理解,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反思,進而使教學效果獲得質的改變。另一方面來說,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也為豐富教學方法起到了較為積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搜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通過篩選和組合等多種方式提升多種教學資源的整合力度,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教學資源進行直觀的展現,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舉例而言,在學到《北京的春節》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查找相應的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北京春節的景象,然后結合當前實際生活,讓學生分別談談自己過春節的習俗和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具立體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之中盡情的抒發自身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對課本內容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推動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
(三)提升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在語文教學活動之中,融入趣味性教學機制是當前語文素養培養的主要方面之一。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和學生都較為嚴肅,學生往往無法從教學活動之中體會到語文知識學習的魅力和樂趣。而這也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語文教學活動之中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語文知識講解,使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之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與體驗,使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態度得到全面改變。教師在授課過程之中,可以采用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動作體現教學內容,并與學生建立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機制,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進一步促進小學高年級語文知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通過語文教學活動趣味性的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熱情會得到不斷強化,這也將為語文素養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舉例而言,在學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表演,使學生能夠對復雜的教學內容有著更加清晰合理的認識。教師也可以通過引導預習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學內容加以加工和改編,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更具靈活性和趣味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全面拓展,推動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之中,仍然存在著教學靈活性不足以及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這也就要求了小學語文教師能夠不斷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方法的多元性,并在教學過程之中注入趣味性教學機制,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良好培養,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全面開展起到更加有力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卉.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J].考試周刊,2018(6):62.
[2]季燕華.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