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減稅降費”的著墨,體現出黨和國家支持發展實體經濟的決心,也為市場主體描繪出充滿想象的新圖景。如何讓這些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落實,實現應享盡享?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中小微企業的“及時雨”
據了解,我國的中小微企業呈現出“56789”的特點,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占據企業數量的90%以上。專家認為,小微企業數量多、覆蓋面廣,吸納就業能力大,對經濟貢獻較大,扶持中小微企業對于我國經濟增長及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進一步延續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的力度。全國人大代表、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明躍對此感受深刻:“這體現了國家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以貫之的重視。”
朱明躍介紹,以豬八戒網為例,2020年享受到的稅費減免額度超過10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八戒財稅”平臺服務的1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減稅額度超4億元。減稅降費政策,極大地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據豬八戒網的數據統計,其平臺上大部分中小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許多中小企業危中尋機,不斷投入產業創新,實現了智能化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譚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譚建蘭也認為,一系列利好政策將進一步釋放上億市場主體的活力。在其關注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方面,隨著近幾年農產品加工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市場營銷體系建設不完善,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日益明顯,嚴重影響了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譚建蘭建議,從項目資金上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同時,她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網絡市場營銷平臺,免費對貧困地區企業產品開展宣傳、推廣和銷售,活躍銷售市場,暢通銷售瓶頸。
制造型企業的“加速器”
作為重慶民營企業的代表,小康集團也享受到不少實打實的稅費優惠。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興海說,2020年,小康集團享受到出口退稅、新增增值稅留抵退稅等四個方面的稅收減免和退稅額度超2億元。整個“十三五”期間,享受到的稅收減免和退稅額度超過17億元。
張興海介紹,稅費減免極大充實了小康集團的創新研發資金,企業也能不遺余力地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中,讓中國汽車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新能源布局是小康集團近年來企業轉型升級、智能改造升級的戰略重點。張興海建議,出臺更多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制造的政策,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
“我們的產品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唇齒相依,他們的日子好過了,我們才能走得長遠。”沙坪壩區人大代表、重慶智神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強說,“我們服務的企業主體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沿海一帶。比如廣東地區,政府支持開展工廠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在企業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新型檢測設備采買等方面,均有補貼。這也讓我們直接受益,我們生產的設備好賣了。”
“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諸如此類的表述更讓陳強感到振奮。“近年來,我們每年都能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帶來的好處。如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再加碼,讓我們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創新發展的底氣更足了。”陳強興奮地說。
陳強注意到,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背景下,“十四五”規劃對未來五年科技產業的目標著墨甚濃。對此,陳強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核心產品——智能化數字化工廠設備在行業內的推廣,“我國有上千萬家中小微制造業企業,我們的產品能很好地幫他們解決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高的痛點。”
在此背景下,惠企政策的落實力度就顯得非常關鍵。市人大代表、華森制藥董事長游洪濤等企業界代表建議,要多方協力,加速推動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顯效。尤其要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企業政策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