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已經成為人大立法工作的重頭戲。今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切實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報告還指出,要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領域的相關法律制度。
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一年要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范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
實際上,市人大常委會一直注重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步伐堅定、有目共睹?;仡?020年,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全年共審議通過法規案16件,涉及地方性法規和單行條例22部。這些地方性法規分別從公共衛生、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回應了市民關切,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接下來,如何深入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的部署和要求?人大代表在各自關注的領域進行了思考,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意見。
社保是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優化農村社保,對于農村居民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榮玉民族服裝廠苗家刺繡技術員李紹玉認為,要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全面貫徹,首先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就是立法完善法律制度。只有立法問題得到解決,新農保的實施和推行才能更加具有可持續性。然而,目前與之相配套的權威性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期待通過立法引領,進一步優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市人大代表鐘娟則對鄉村振興立法頗為關注。她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當前,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如何保障農民和農村的利益、如何保障其他參與者的利益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需要加強鄉村振興立法,把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政策固定下來,完善鄉村振興法律法規體系,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另外,在生態環保方面,還有代表認為,推動自然保護地立法,是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戰略部署、實現改革于法有據的必然要求,應加快自然保護地立法。
據悉,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將堅持在加強法治保障中服務工作大局,順應改革發展形勢、依法治市建設進程和人民群眾法治需求,切實遵循和把握立法規律,不斷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
市人大法制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法制委2021年工作要點已明確,將高質高效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比如,針對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立法審議項目,提前介入、動態介入、深入介入,適時了解工作進展情況及重點難點問題,助推問題解決,促進立法質量提升。針對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市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等立法預備項目,主動提前參與,推動條件成熟的預備項目及時轉化調整為審議項目。同時,還將跟進國家立法步伐,對照長江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認真組織開展我市地方性法規專項清理,并統籌運用好涉及民法典、公共衛生、高速公路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等法規專項清理的結果。
推進新興領域立法
關于新興領域立法的問題,也受到了人大代表們的關注。如何通過立法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依法規范發展,健全數字規則。這也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副局長楊帆一直關心和呼吁的內容。她表示,數字化發展時不我待,數字化應用和管理規范刻不容緩,亟待健全規則。
楊帆坦言,在實踐中,各地大數據管理部門在推動數據共享開放與流通交易中,對于公共數據、個人數據、企業數據、社會數據等的權屬確認,數據流通交易規則的制定等,找不到相應的上位法。她建議,國家層面盡快出臺數據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同時,她建議在立法過程中,能統籌發展和安全,既推動數據的自由流動,又兼顧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為大數據應用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地方立法提供法理依據。
對此,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發展要高質量,立法也要高質量。要以立法高質量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面對發展新形勢新任務,加強立法就是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引導推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隨著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我國亟待補齊這方面的法律制度短板。對此,地方人大在立法權限內應積極探索,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發揮地方立法補充、先行、創制的作用。
該負責人介紹,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并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部署中成為國家區域發展“第四極”。加快推進新興領域立法,及時作出相關法規制度安排,時不待我,責任重大,充滿挑戰。對此,市人大常委會在廣泛征求意見和認真立項論證的基礎上,在2021年立法計劃安排中確定了多項與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立法項目。比如,擬制定大數據發展管理條例,重點對公共數據的匯聚共享、開放利用、融合應用等予以規范,并強化非公共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措施,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在制定的社會信用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均引入了大數據應用、保障數據安全等相關措施,挖掘數據價值,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未來一段時間,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關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領域相關問題,跟進加強立法調研論證,增強立法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切實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