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日前召開,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成為重要議題。此次會議對于平臺經濟的“把脈”“立規”釋放重要信號——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創新和加強監管不可偏廢,作為關鍵發力點,強化反壟斷仍是重頭戲。
放眼國外,全世界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頒布了反壟斷法。時至今日,對壟斷踩剎車、開罰單、亮紅燈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
歐盟:持續加大制裁力度
歐盟反壟斷舉措主要體現在打破非法卡特爾組織、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對企業并購實施反壟斷審查等。
近幾年來,歐盟委員會不斷加大反壟斷調查和制裁力度,涉及行業幾乎無所不包,不僅有汽車、鋼鐵、醫藥和金融等傳統行業,也有信息技術、電信網絡等新興產業,像微軟、英特爾、蘋果、花旗集團、巴克萊銀行這樣的世界知名企業都曾遭到歐盟的反壟斷調查或處罰。
確保充分競爭是歐盟反壟斷法的核心之一。1958年生效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第85條至第90條是歐共體重要的競爭規則,可以說是歐盟最早的反壟斷條例。隨著歐洲一體化程度加深,歐盟部長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頒布的一系列條例、指令和決定中都制定了相關反壟斷規定。總的看來,歐盟反壟斷舉措主要體現在打破非法卡特爾組織、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對企業并購實施反壟斷審查等方面。
打破非法卡特爾組織(多家企業相互串通勾結并秘密達成協議以操控價格或瓜分市場)是歐盟反壟斷的主要舉措。2013年12月,歐盟就有關金融機構非法聯手操縱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歐元區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行為向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開出17.1億歐元的天價罰單。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的調查發現,這些銀行、經紀人等市場參與者之間存在著非法卡特爾行為,通過操縱基準利率的反競爭協議謀取不公平的額外利潤。
目前,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已經成為歐盟反壟斷的利器。歐盟在過去10多年中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和制裁充分表明了歐盟打擊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非法牟利的決心和能力。2013年3月,歐盟宣布,鑒于微軟未能遵守2009年反壟斷調查后的和解承諾(向歐洲的操作系統WINDOWS用戶提供網絡瀏覽器選擇),按照歐盟有關反壟斷條例規定對微軟處以5.61億歐元的罰款。這不是歐盟第一次對微軟開具巨額罰單。自1998年以來,歐盟對微軟發起了多起反壟斷調查和罰款,如2004年,歐盟在反壟斷調查過程中發現微軟拒絕提供有關WIN系統的技術資料和在WIN系統中捆綁媒體播放器等非法行為,因此裁定微軟必須提供全面的技術資料,充分確保互操作和提供不帶媒體播放器的操作系統,并罰款5億歐元。
10多年來,微軟雖曾多次就歐盟的反壟斷制裁提起上訴,但勝訴的概率很低,最終不得不為自己的壟斷行為付出沉重代價,歐盟對微軟開出的罰金總額高達20億歐元。‘
俄羅斯:不斷完善的反壟斷實踐
俄羅斯1990年頒布反壟斷法,隨后又頒布了一系列保護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權益、促進金融市場競爭的法律。
俄羅斯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借鑒發達國家反壟斷經驗,不斷完善自身反壟斷立法建設和制度實踐。
俄羅斯《反壟斷法》于1990年頒布,次年生效,這是俄羅斯首部關于反壟斷的法律,規范了生產流通和勞動力市場的壟斷行為。隨后俄羅斯又頒布《反自然壟斷法》以及一系列關于保護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權益、促進金融市場競爭,以及規范對外經貿活動的法律。此外,俄羅斯還對《反壟斷法》進行了四次修訂,加入了干預行政壟斷及企業兼并等內容。
在完善立法建設的同時,俄羅斯也加強反壟斷的制度實踐。1990年,俄羅斯成立反壟斷與促進新經濟結構國家委員會,2004年正式成立俄聯邦反壟斷局。該局負責對產品市場、金融服務市場、自然壟斷主體、廣告行為及在俄外國投資者活動進行監督,另外還對行政部門采購、項目落實及服務情況進行監督。
之后,反壟斷局頻頻出手,針對能源行業壟斷行為采取嚴厲措施。2009年,俄羅斯石油公司因抬高燃料價格被處以52.8億盧布(約合1.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和秋明-英國石油公司也分別被處以1.3億和1.2億美元的罰款。2011年,反壟斷局再度就上述幾家公司集體提高石油產品價格發起反壟斷調查,最終幾大巨頭分別被處以2500萬至5800萬美元不等的罰款。
巴西:反壟斷毫不手軟
巴西的企業合并后所占市場份額不得超過整個市場的20%,如超過就被認為是壟斷而無法通過審核。
在殖民地時期,巴西貿易完全被葡萄牙壟斷,直到18世紀初巴西港口對其他國家開放,才結束這一局面。獨立后的巴西自然非常重視反壟斷。
1994年,巴西政府正式頒布了反壟斷法,規定由巴西反壟斷監管機構經濟保護和管理委員會(CADE)負責打擊壟斷行為,保障消費者權利。2011年12月,巴西總統羅塞夫批準了巴西反壟斷法若干條文的修正法案。新的反壟斷法2012年5月正式生效,給予了CADE更大權力。
新法出臺了新的控制并購審查規則和標準,給予了反競爭行為新的定義,并規定了對違規行為的懲罰。控制并購的新審查制度要求在計劃并購時就必須提出申請,而不是在并購后對市場已經產生影響后再解決問題。按照規定,企業合并后所占市場份額不得超過整個市場的20%,如超過就被認為是壟斷而無法通過審核;對壟斷企業的懲罰是根據其營業額確定的,罰金抽取其營業額的0.1%到20%不等。
2013年7月,巴西政府根據反壟斷法對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日本三井以及加拿大龐巴迪等13家國際企業進行調查,因其涉嫌組建秘密聯盟壟斷多座城市的地鐵或輕軌工程的招標,擠壓對手并抬高標的價,借此從中獲取非法暴利。同年10月,CADE調查谷歌公司,原因是微軟以及當地的競爭對手指控谷歌有壟斷行為。此外,羅氏、巴斯夫和塞諾菲·安萬特三家跨國制藥公司曾在2007年接到CADE高達近千萬美元的罰單。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