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義
關鍵字:高效課堂? 發言能力? 民主和諧
怎樣讓高效課堂更有效這一主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這些從教人員共同追求和努力探討的目標。轟轟烈烈的新課改要求教師上課時要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局面,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實踐中我發現,要想讓課堂出現這種積極互動的場面并非易事。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課堂教學更有效呢?如何才能調動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形成師生積極互動的局面呢?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首先,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作為教師,千萬不要把家庭生活瑣事造成的糟糕心情帶到教室。只要一走進教室,就必須讓自己的心情來個一百八十度的調整,讓學生看到一個陽光燦爛,活力四射的你。這樣,你的開心、快樂無形中就會傳遞給學生,這樣就易于形成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其次,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幾乎每個學生都怕老師。因為怕老師而不敢張揚個性,潛力的發揮也受到限制。許多事實證明,學生不喜歡整天板著面孔、毫無耐心、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厲聲訓斥學生的老師。對于這樣的老師,學生表面看似屈從,但內心絕對是抗拒、排斥、不愿與之合作的。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多把真誠的微笑帶給學生,給學生一個和藹可親的印象,這樣才能把師生間的距離拉近,從而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
第三,教師做事要民主。陶行知先生說過:“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大多數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所以,課堂上教師千萬不要事事唯我獨尊,一定要民主。只有民主,課堂氣氛才會和諧。課堂氣氛和諧,學生的心情才會舒暢。學生的心情舒暢了,他才敢想敢說,敢問、敢于創新,真正把自身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點燃智慧,把課堂氣氛激活,讓課堂教學更有效。
二、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想說
首先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材重難點設計問題。在備課設計提問時至少注意三點。第一,課堂提問要緊扣教材。只有如此,學生思考回答才有參考依據,才能較快地理解并及時發言。第二,課堂提問要依據學生實際。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提問既不能太小太易,也不能太大太難。要遵循“跳起來能夠摘到果子”的原則,還要注意優、中、差等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所設計提問的問題體現出深淺不同的層次性。第三,課堂提問要適宜于口頭表述。課堂發言具有臨場、短時、口述等特點,如果教師的提問要經過長時間的書面整理才能較好回答出來,要學生踴躍發言顯然不可能。在設計問題時可用分解法把大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以利于學生課堂口答提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事例,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講。
三、小組分工要合理
小組分工首先要合理,每組都要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分工。會說的先說,不會說的做記錄,同時要學會傾聽。過一段時間,調換任務,讓不愛發言的先在小組內發言,再嘗試班內發言。
四、允許學生出錯,出錯的要給予安慰和鼓勵。
很多學生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是因為存在心里障礙,缺乏自信,怕回答錯了挨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幫學生消除心里障礙,樹立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調動大腦積極思維,認真思考問題。即便回答錯誤也不批評,對于聲音大的表揚其聲音響亮,對于膽小的表揚其勇敢。
五、建立激勵評價機制
我們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勵性的評價首先來自傾聽,認真而有耐心地傾聽完學生的回答,然后是理解,順著學生的思路去理解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發現學生回答過程中的閃光點。利用這些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也許是思路的獨特,也許是質疑精神的可貴,也許是方法的獨特。我們應多采用幫學生樹立信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讓更多的小手多在課堂上高高舉起。
六、注重學生發言能力的培養
學生樹立了認真傾聽的愿望,在老師的鼓勵下很多時候也想舉手發言,可在如何發言才更準確、妥帖上卻無從下手,老師要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多聽別人發言,學習發言方法與技巧。在一個班中,總有幾個發言能力較強的同學,讓其他同學多聽他們是怎樣發言的,多向別人學習,慢慢地自己也會了。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抓住重點進行發言。對于這一點,我們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也應該不一樣:對成績差一點的,要求低一點,他能回答多少算多少,老師要給以表揚和引導;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求高一些,要求回答問題盡量完整,回答問題抓住重點,盡量準確。
最后我還建議每過一段時間對于發言積極的還要給于物品獎勵,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也不一樣。最好是標準低一點,讓更多的學生得到獎品,得到鼓勵后會有更多的學生愿意參與。這些都離不開教師的耐心堅持,只要把孩子的習慣培養好,課堂上學生都會愿意積極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