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蓮


“我們趕上了這個時代,是時代賦予我們發展創新的機會。”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的一間辦公室里,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獎章獲得者、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CEO馬小蘭對本刊記者說道。
從包裝行業起步,獨創“集中制版,分散制箱”理念,通過規模化大生產帶動專業化生產,進而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第一次創業成功,到依托房山閻村科技園325畝土地為載體,打造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馬小蘭的這二十多年創業史,可謂一路風雨一路歌,無不踐行著新時代企業家勇往直前、拼搏奮斗的精神。
把握先機 穩抓產業轉型升級
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位于房山中部文化休閑宜居區內,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期戰略思想的指引下,在國家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帶動下,在習總書記兩次調研北京時提出的對北京的四個中心的重新定位下,致力于防控金融風險,以技術監管技術,以技術豐富監管手段,為打擊非法集資、引導新金融規范發展提供支撐,打造金融、科技、安全生態,于2015年6月18日經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正式授牌成立,并于2018年12月4日正式更名為“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房山區作為五個首都城市發展新區之一,是連接“京、保、石”發展軸的橋頭堡,而地處在京周路上的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是這一橋頭堡上的重要節點。
“我的職業生涯是從傳統制造行業起步的。起初在一家國有包裝企業擔任業務負責人,后來又隨著洶涌澎湃的改革大潮,在1999年初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經過數年打拼,企業逐步進入了發展快車道,經營的企業也逐漸做成了一個以紙為中心的閉環經濟產業鏈,成為北京市垃圾分類的主導企業、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兩網融合的示范企業,在行業里面確立了自己的主導地位,成為行業里發展的龍頭。”
在深耕包裝行業的同時,馬小蘭也在不斷學習、探索新事物。當她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最新的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普及應用時,互聯網對傳統產業,既有正面沖擊,同時也不斷滲透,各種創新互聯網技術、工具、模式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產業、金融,以及互聯網不斷交融競合。在這一背景下,金融行業作為一個經濟體的命脈,其安全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明確了北京的城市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時,馬小蘭積極響應號召,從傳統領域又向前邁了一步,從經營一個企業跨越到運營一個集聚企業、服務企業的產業園區—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依托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創新模式,以園區為平臺,打造集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技術為核心技術的金融安全產業集群。
聚焦優勢 構造產業生態體系
有好的規劃與思路,又有強勁的執行力,產業園成立至今,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2021年2月,入園企業累計650家,累計實現稅收總額超19億元,已簽約的各類機構基本覆蓋了底層技術研發、理論研究、解決方案、金融服務等金融科技生態體系中的大部分關鍵節點。其中,包括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等權威行業機構;清華、北大、香港應科院等頂尖學術科研機構;BBD、梆梆安全、阿爾山金融科技、慧安金科等領先的金融科技及監管科技企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風險防控為核心,以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系統安全企業為龍頭,以金融科技企業為主體的產業生態體系。
“我們依托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的近千家會員單位,為金融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市場和技術場景的對接服務,為優質企業爭取專屬政策,促進產學研用完美對接。”馬小蘭說道。2019年2月,房山區以金融安全小鎮和基金小鎮為載體,打造有吸引力的特色金融聚集區,成為《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的批復》試點項目。
在專訪中,馬小蘭談到,產業園將秉承“科技促發展、服務創未來“的經營原則,一方面完善集成金融科技—金融風險分析監測一大平臺,專家智庫、孵化空間、科技賦能、人才發展、創新基金和金融小鎮六大支柱的“產業園+”服務體系;另一方面逐步構建金融科技、監管和風控、金融網絡安全、金融安全基礎設施、金融安全生態五大產業板塊,搶占行業話語權和技術制高點,爭取申辦國家級金融安全產業示范區。
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 促進信用體系價值化
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是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在馬小蘭看來,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在談到如何將普惠金融、數字金融融合到產業中來,首先就要做產業要數字化轉型,同時,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時,將信用體系價值化。
“支付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通過花唄、借唄等消費行為構建用戶信用體系,當這個信用體系價值化后,就可以和金融服務掛鉤。”大數據改善了征信質量。數字足跡的信用評分與銀行傳統的信息結合,可以大幅度增加對違約風險的預測。馬小蘭認為很多互聯網平臺沒有和金融服務產生關聯便是在于其信用體系沒有價值化,沒有變成數字進入體系。“我們第一步是產業數字化轉型,之后將原先企業內部ERP系統里的記錄變成可追溯可核驗的數據,才能重構企業的信用體系。由此,上下游的交易會變得更加透明可信,“在產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真正來臨之前,我們先走到前面,把供、產、營、銷從線下搬到線上去。”
她談到,從需求導向來說,大部分的企業都需要資本支持。當下很多企業面臨著融不到資、融資難或者融資貴等問題。很多時候企業融資困難,是因為沒有信用體系做支撐,只有將整個產業鏈打通,將信用體制數據化、數字化,才能更好促進行業有序發展。“在數字化迭代過程當中,它對我們的整個行業生產流程再造、提質增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數據可以對接金融,誰先走在前面誰就抓住了商機,誰擁有數據,誰就擁有未來。”
聚焦安全產業 服務金融安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隨著產業園被列入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產業園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規劃。馬小蘭認為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聚焦金融安全產業,用專業化的服務來服務金融安全。為此他們打造了一個金融安全服務包,包含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
近些年,安全產品供給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產業基礎能力穩步提升,產品覆蓋網絡安全、設備、服務、軟件、集成等各個環節。但同時,我國金融安全領域企業的數量少、規模小、整體處于起步階段,金融安全產業是一片藍海,對于馬小蘭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
在下個五年,產業園的工作將會圍繞兩個方向展開:一是擺脫園區物理邊界限制,實現金融監管及產業金融場景更為廣闊的鏈接,二是將金融科技及金融安全成果引入及協同集成輸出。為此,他們打造了一個服務包、三個平臺的建設和完善。一個服務包指的是互聯網金融安全集成服務包,三個平臺指的是互聯網金融安全云生態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集成大數據金融風控平臺。產業園以政策開放、協同監管、服務升級、產業賦能為發展方向,打造網絡信息安全體系,建立、推廣金融行業標準檢測認證。切實落實“監管有標準,監測有手段”的目標。
在采訪的最后,馬小蘭提到,產業園將努力發揮自身優勢,以產業園一期、二期為基礎,著手通過產業集聚打造“金融安全小鎮”。承接首都核心區優勢資源外溢,努力將產業園打造成中國金融科技硅谷,構筑覆蓋全產業鏈的金融安全網,保障金融安全,服務金融創新,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