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遠
【摘要】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和時代的不斷創新,信息技術的普及,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事業中也在不斷的運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程相結合,不僅可以增加歷史課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生動的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我國歷史進程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歷史、探究實踐
相對于傳統的歷史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引用到歷史教學中,可以創造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歷史故事,視頻等方式一邊加強學生學習興趣,一邊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但是歷史老師在授課時怎樣運用信息技術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如何能夠高效快速的達到理想效果,是目前所有老師面臨的考驗。為此通過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幫助和運用信息技術應注意的事項我們進行深入探討
一、如何把信息技術和歷史課本相結合
初中歷史知識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它包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所以初中歷史老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涉及一些情景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的歷史影視片段,幫助學生還原歷史事實,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歷史,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
例如:在老師講《火燒圓明園》時可以在網上找到一些圓明園遺址圖片和一些遺跡復原圖片,通過多媒體教室進行播放和對比講解,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曾經的輝煌和火燒圓明園的屈辱,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的感同身受還可以更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老師通過圖片去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
其次,比如在講秦國的崛起和覆滅時,可以找到很多相關遺址和古跡的圖片或者視頻,比如萬里長城,秦嶺兵馬俑等,通過學生的觀看讓學生了解秦始皇的偉大和他的暴政。很多時候老師通過課本的知識講解并不能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當時歷史的發展狀況,反而會讓學生覺得課堂無聊,沒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我們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的先進性,將歷史故事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可以通過看和聽的方式去感受歷史的魅力。
最后,歷史發展是一條時間長河,不同時期都有著不同的歷史事件,老師可以利用時間線索,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構一個完整的學習框架,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學習思路,相比零碎的歷史知識,老師如果把他們串成一條故事線,以圖片的方式展現,那么學生則可以更直觀的了解歷史發展歷程。從而減輕歷史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直觀的學習歷史知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有哪些優勢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非常發達,很多學生本身就喜歡網絡上的新奇事物,對信息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信息技術在歷史課程中的應用,有利于歷史課堂的渲染,拓寬學生的眼界。
例如:(1)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很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歷史教育中,學生多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老師將固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只能死板的去接納吸收這些知識,所以很多時候這會導致學生對歷史產生厭惡心理,也會導致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以你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來正確的引導學生自主的去接受學習,另外老師可以將圖文結合,通過多媒體教學將圖片,聲音,色彩,視頻等方式將歷史知識和趣味性課件相結合,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可以在課堂上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創建情景教學,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歷史事件,感受歷史的震撼,歷史老師在信息技術運用中有非常多的素材可以借鑒參考,很多歷史故事都有相應的影視片段,老師除了可以設計一些和課本內容相符的視頻課件之外,還可以設計一些情景教學,可以根據觀看的影視資料讓學生去還原歷史事件,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新鮮感和學習熱情。
三、信息技術在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歷史探究教學中,缺失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同時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度的放松警惕,不可以讓有意義的歷史課程變成毫無意義的影視觀賞課,老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時一定要實時掌握學生的狀態,及時幫助學生進入到歷史學習中去。
例如,歷史老師可以在播放一個歷史故事時采用分段式播放,比如播放完一部分時可以暫停下來,讓學生們講一下觀看后的收獲包括從影片中所展示除了哪些我們學過的歷史知識,在回答完畢后繼續觀看后面的影片,這樣可以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思考,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打開思維,讓學生時時刻刻都處于思考的狀態中。
其次,針對一些課本上的法令,制度,政策等其實完全通過老師的口頭解釋就可以讓學生理解,反之運用信息技術去教這些法令法規,反而會浪費學生的課堂時間,影響教學進程,所以老師在授課時也要注意,適當的正確的去運用信息技術,不可過分或者完全的依賴信息技術去教學。
最后,歷史老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課件內容不宜過多或者課件不宜過于繁瑣,不然學生就會過度解讀課件信息反而忽略了課本的內容,并且老師才是教課的主題不可讓老師成為多媒體課程的播放員,老師要有效的指揮并進行多媒體的合理使用和安排,從而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歷史知識。
結束語:
信息技術時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索歷史,熱愛歷史,感受祖國的偉大之處,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同時也要注意不可讓信息技術完全代替傳統教學,老師可以將傳統教學和信息技術完美的結合起來,帶給學生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參考文獻:
[1]解斌.簡論信息技術對歷史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6(3):25-26.
[2]黃錦陽.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時空觀培養中的教學運用[J].學苑教育,2022(4):94-96.
[3]黨安榮,梁媛媛,陳麥尼,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信息技術方法研究進展與趨勢[J].中國名城,2021(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