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敏 福建師范大學
表現主義繪畫是20 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流行于北歐諸國的藝術形式。作為特定社會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流派,其在整個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蒙克作為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作品體現了最為典型的表現主義手法。本文對蒙克繪畫語言中的理性成分進行了評析,希望能夠對當代藝術的創作有所啟發。
歐洲16 世紀傳統繪畫中就已出現了表現主義的影子,如格列柯的《拉奧孔》、戈雅的《巨人》,只是尚未形成一種思潮或主流。早期的藝術家在作品中曾運用變形、夸張、扭曲等藝術表達語言,具有一定的表現主義傾向。表現主義繪畫興起于20 世紀初的德國,由于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們非常焦慮,北歐藝術家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從而促使表現主義這種新的繪畫潮流的產生。處于此種環境中的藝術家們,因社會的不公、生存條件的艱難而對資本家們嗤之以鼻,于是不再為達官貴人們作畫,轉而開始了利用藝術語言和形式表現社會問題與矛盾的繪畫[1]。
高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在20 世紀初的歐洲,五花八門的革新思潮也紛紛展現光芒,主要有以叔本華和尼采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以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弗洛伊德主義。奧地利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為20 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深刻影響了一大批藝術家,為表現主義畫家通過作品表現和宣泄內心欲望產生了極大的啟迪作用。
藝術用形象反映世界。藝術形象不僅有感性因素,可以可感的現象和形態表現深層的審美情感與審美理想,還必須以具體的形式來表現深刻的理性內容,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表現主義繪畫是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自我感受,從而對客觀形態進行變形、夸張甚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刻意忽視對描繪對象客觀形式的摹寫,忽視表現客觀的物質世界,重點表現內心世界,強調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直觀感受、情緒內涵和精神世界,往往表現為對現實的扭曲和抽象化,尤其用來表達恐懼、不安、崩潰的情感,因此,主題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十分少見[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表現主義繪畫作為一種主張內心主觀感覺、強調自身感受和主觀感情、通過對客觀事物的夸張處理宣泄情感的藝術,雖給人以十分感性的印象,也在激烈的表現中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理性成分。
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是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藝術家繪畫風格的形成會受其所處的生長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同時與其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有著不可割舍的關系。蒙克繪畫中的消極情緒同他擁有一個悲傷的童年密不可分,過早經歷家人的離去使他從小便感受到死亡的恐怖,以至于其日后的作品中充斥著對生命的脆弱、人生痛苦的表現,這直接影響著他對藝術創作的思考[3]。
蒙克的繪畫作品形式感多由簡單粗暴的輪廓線、強烈純粹的色彩和夸張變形的構圖來呈現,在線條筆觸的運用上多使用重復、變形的方法,給人一種纏繞交織的感覺。他所追求的畫面效果不是物象表面,而是對物象內在最真實的體現。蒙克瘋狂扭曲的作品背后,每一筆都經過了精心的組織和安排,為了脫離古典傳統畫中的體面性和依附性而獨立存在,充分表達了畫家的直覺與真情實感。蒙克常運用封合的輪廓線勾勒畫面中的人物、事物、地面,從而塑造出畫面人物的孤立感,給予觀者最直觀的孤獨感覺,進而達到直接表現情感本質的效果。他以精心設計的線條勾勒出最能體現不同人物性格和情緒的外形,柔軟而充滿動感的線條用于表現崩潰、抓狂的情緒,僵硬呆板的線條用于表達死氣沉沉的神態,加上重復、變形的筆觸,不難體現人物的情感。蒙克的色彩運用也體現著個人風格,顏色表現的對象目標明確地指向情感,十分純粹。畫面撲面而來的色彩對比總能沖擊觀者的視覺感官,他對色彩的運用十分果敢,背景常將血紅或灰藍的云彩、墨綠或是深藍等重色作為主調,畫面的中心人物用上相對的顏色作為人物的主體色,從而塑造出扭曲病態的、宛如幽靈一般的人,這些交會在一起,使人感受到無比的壓抑和毛骨悚然。蒙克從色彩的對比、亮度和飽和度的角度將色彩的象征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在構圖安排上,習慣將畫中的物象做簡化處理,使構圖變形夸張,通過打破常規的透視法加強直觀表達。畫中的人物若非孤立的個體,便多為融為一體般的扭曲纏繞狀態,模糊的身體輪廓使他們形成一團的狀態,從而表達難以言喻的情感。經過他的深思熟慮,每一筆每一畫都飽含深意,帶給觀者的感受是直接、果敢且震動人心。
蒙克的表達是概括的,他將具象的形態置于次要的位置,對其進行夸張變形,然而物質的本身還是具象的,只是由于他對變形和光線色彩的處理而變得曖昧。蒙克的作品中無論是線條的布置、色彩的運用還是構圖的安排,都在追求著情感的直觀表達,因此他選擇通過最簡單的粗獷線條、色彩對比和夸張的空間透視等充滿個人風格的繪畫技巧將自己最直觀的情感體現在畫面上。
蒙克的表現主義繪畫是感性同理性的有機融合,他是主張通過表現的手法展露精神世界和人類本性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在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經歷的影響下,他利用理性的創作方法表現和烘托情感,將主觀的感受作用于客觀的對象。
蒙克的表現主義繪畫是震懾心靈的,它不僅承載著蒙克的人生經歷和強烈情感,同時其中復雜的情緒也是那個特殊年代的最佳體現。作為表現主義的先驅,他的藝術理念和繪畫語言推動了表現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他的作品中不加掩飾的情感表現影響了眾多藝術流派和藝術家。
表現主義繪畫是西方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產生了,其映照出當時世界繪畫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進程,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創作思路和有益的參考信息,是近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眾多藝術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維也納分離派在表現的基礎上增添了裝飾藝術性;野獸主義汲取了表現主義的藝術特征,他們熱衷于運用鮮艷的色彩、粗獷的筆觸,追求強烈的畫面效果和情感表達,從而充分顯示出表現主義傾向。在當代,我們也需要深入了解表現主義繪畫,其強調主觀情感和自我感受的藝術形式,以及獨特而充滿魅力的繪畫語言,對藝術形式的創新具有重要影響。
表現主義繪畫形式的形成是藝術感性與理性統一的最好體現,其運用扭曲變形的線條、異常強烈的色彩、狂放急促的藝術形式,達到將情感轉化為圖像的藝術效果。它使繪畫不再局限于簡單的語言和表現形式,而是成為可以挖掘、揭示、反映深層次社會問題和精神內涵的藝術。

圖1 《女人》

圖2 《生命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