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辰,章建勝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嘉興 314036)
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實訓教學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手段,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高職院校一直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的所有課程中要求實訓課程占本門課時的50%以上,根據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訓課時占總課時的75%,因此,實訓教學中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始終,從而使學生在技能提升的同時,加強其愛黨愛國的信念與決心。希望通過本研究,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訓教學的課程思政方法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與視角。
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方式方法。許多研究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在教學工作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手段,使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提升技能的同時,增加其思想政治素養[2]。在正確的思想政治觀的引導下,使其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明白自己學習工作的意義,讓思想政治觀成為其學習工作的源動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潤物無聲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點形成的[2]。“課程思政”是新時代對常規教育教學的補充,是解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問題的最有效途徑[3]。在教學實踐研究中,要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教師是傳播者與引導者,教材是重要來源,因此,教師要深挖教材里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反復打磨提煉,形成相對固定的術語或概念。
國外在教育教學中也會通過各種方法將思想政治相關內容融入其中。美國極為重視建立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愛國意識,將歷史課作為必修課,以時間為脈絡,通過解讀美國重要歷史事件,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日本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學生在校園文化的環境中形成民族自豪感,注重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從而實現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全方面培養。歐洲國家大都實行著“寓思想政治于學”的模式,將“德行、學問、禮儀、智慧”融入到各學科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職業道德教育滲入專業知識中講授。
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本課題以“手動加工”課程實訓為例從“思政課程”教學設計、“思政課程”教師培養、“思政課程”實施保障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為實訓課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時量化了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評價,使教師找到不足,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又快又好地貫穿到教育的全過程。
本課程是一門重要的生產實踐技能訓練課程,全部為技能實操訓練,以德國AHK 工業機械師人才培養方案的技能要求并結合德資以及知名外資企業的人才需求開展的。在每一項目訓練中選擇典型性并針對性強的訓練課題,切實做到“是什么、怎樣做、質與量的控制”的教學思想,做到“管用、夠用、適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工量具的使用、基本機械零件的手動加工、機械設備零部件的安裝等,具備工量具的應用操作能力、基本零件手動加工及書寫加工工藝流程等能力進而為學習其他機械類課程作好準備。
教育部已明確要求思政教育必須貫穿教學全過程中,要求各個學科在實際教學中都要融入思政教育,實訓課程也不例外。因此需要從“思政課程”教學設計、“思政課程”教師培養、“思政課程”實施保障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要求督導小組及時做出評價,對教學效果表現突出的要以示范課程進行宣傳,從而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證最終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實際需求。
2.2.1 制度保障
“思政課程”制度建設,重點在于規范“思政課程”的實施教學,體現進行“思政課程”改革的決心。學校要組織專門人員起草“思政課程”實施方案,為“思政課程”量身擬定管理制度、監督制度、考核制度等管理機制,確保“思政課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有相關制度的指向和說明。
2.2.2 評價保障
要想將“思政課程”行之有效的實施,還需要建立對課程、教師、學生三方面的“思政課程”評價體系。在課程建設方面,學校可以對各學院“思政課程”的改革課程數目、參與“思政課程”的教師人數、階段性“思政課程”實踐報告、課改成果等相關內容進行評價考核,對各學院下一步推進“思政課程”提出建議。
2.2.3 考核保障
學??梢越ⅰ八颊n程”專項督導小組,定期聽課、了解、考核“思政課程”課堂教學情況。在學生考核方面,對專業課程體現的對學生價值觀引導方面內容的考核,以及對學生專業素養等方面內容的考核,掌握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思想變化,其結果也是“思政課程”評價的重要依據。
探索將思想政治融入“手動加工”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要在教學的各個方面深入開發思政元素,才能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手動加工”課程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進行“思政課程”設計時采取以下設計思路:設計本門課程的“思政課程”教學目標——挖掘本課程的“思政課程”資源、設計思政教學內容——設計本門課程的“思政課程”教學方法——設計本門課程的“思政課程”實施途徑。
“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就像奧運會百米賽跑終點的紅絲帶,只有看到絲帶才能知道往哪個方向跑、如何跑,要把自己的能力全部發揮出來,注意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一步步跑向終點。因此,在設計“課程思政”時首先需要提煉本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然后圍繞教學目標去挖掘思政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再考慮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通過什么樣的教學途徑去實施。在設計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時要考慮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課程本身的特點、課程所覆蓋的崗位的特點、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國家法律法規等。結合以上原則,本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設計為:“通過課程思政的教學使學生牢記作為一名機械裝配技術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熱愛勞動、敬畏生命愛惜生命”。
挖掘課程的“課程思政”資源、設計思政教學內容時要尊重和兼顧專業知識,不能生搬硬套,為了思政而思政。思政資源應該盡可能從專業知識中來,最好是專業知識的補充和深化,通過課程思政使學生更加理解和接受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專業教學和課程思政相得益彰,如鹽下味。比如可以在手動加工課程中加入近幾年國內外加工技術相關的熱點新聞,制作多元化的教學視頻,主要促使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時能夠將所學內容與現狀相結合。本門課的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及目標如圖1 所示。
圖1 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及目標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也需要根據思政內容的特點來選擇,讓學生能有效參與,并且欣然接受。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可采用討論式、啟發式、導入式、案例式等多種方式方法將思政元素和課程專業內容進行深度滲透、生動融合,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最終做到“潤物細無聲”。
在課程思政的實施上,可以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等來進行。本門課為實訓操作類課程,整個課程的教學環節分為課前、課中、課后3 個環節。課前的學習主要是在精品在線課程平臺上進行的,如觀看教師的演示微課,學習相關基礎知識,反饋疑惑,這時教師要督促學生按時并認真完成課前預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中教師首先要答疑解惑,并有針對性的示范操作指導,這時教師要傳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實訓結束后要求學生打掃工位,注意實驗室5S 管理。課后教師更是要積極推送國內外新工藝新技術,拓展學生視野,也是鼓勵學生不忘初心,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努力。
3.2.1 合理應用教學資源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中共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實踐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明確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教育現代化的方向,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作出部署,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實際生活當中有很多能利用到職業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都需要教師在實際生活中多觀察、多收集,可以在“手動加工”課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對創新事件進行挖掘和收集,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思想政治現象,要求從生活化的角度進行的編制,將課堂之外的教學資源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學生學習到的思想政治內容會更加豐富,提高學生對此的印象。
3.2.2 強化課程思政技巧
在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指導思想下,整合思政元素,改進教學模塊,編制將思想政治融入“手動加工”實訓課程的教案,如通過樹立榜樣與示范等途徑,加強學生言行舉止規范力度,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了解學生思想發展動態,針對性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尤其是教師在瀏覽學生關注度高的網絡輿論時,應當切實發揮專業優勢,及時對不良網絡輿論現象與發布人員行為的指導教育,理性與言簡意賅的剖析言論中的錯誤觀點,本著堅定政治理想與地位的正確觀點加強點撥,給學生樹立榜樣作用,讓學生趁機學習到更多思想政治學科知識。
在學生的專業思想上,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專業認同度,引導學生認識到“手動加工”的意義所在,國家強大制造業是基礎,學好“手動加工”不僅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也能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實訓課程中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管理,工量具使用中擺放位置有明確規定,告知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增強學生集體觀念以及團隊榮譽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結合“手動加工”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教育目標,建立“手動加工”實訓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教師通過明確的價值引領課堂。如鉗工技藝教學中,要求凸顯出該技術“萬能”和靈活的優勢,可以完成機械加工不方便或無法完成的工作,所以在機械制造工程中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鉗工勞動強度大,一般只需鉗工工作臺,臺虎鉗及簡單工具即能工作,應用很廣。此時教師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提問學生,如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行為懶散、不注重質量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并為學生提供因職業行為問題而出現的加工事故的案例,讓學生明確未來從業的基本觀念,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思政育人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等全方位尋求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的融通。在知識講述中要結合實際挖掘思政素材通過對毛坯材料,讓學生能夠在日后努力刻苦學習,百般錘煉,以強化自身知識儲備為基礎,為社會輸出高質量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