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帆 王平 管震


摘要:目的:探究限制性補液在急診創傷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擇取我院急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年期間收治的122例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順序編號后均分為兩組,項目組患者接受限制性補液治療,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液體復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項目組患者輸液量低于參照組,(P<0.05);項目組死亡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限制性補液在急診創傷性休克中患者中應用效果好,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創傷性休克;急診;限制性補液;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19-01
創傷性休克在臨床中非常常見,患者受到外力創傷后,丟失大量血液,患者血容量急速下降,機體無法維持正常37℃體溫,患者體溫赤血下降,內環境穩態失去平衡發生急性酸中毒,不及時糾正患者以上癥狀,會讓患者生命處在極度危險狀態。針對患者血容量急速下降引發的一系列癥狀,補液治療補充患者丟失的體液,讓患者血壓水平恢復正常,從而起到較好的療效[1]。本文主要研究限制性補液治療在急診創傷性休克患者中應用效果,見下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擇取我院急診收治的122例創傷性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入標準:患者家屬簽署知情文件;患者臨床資料完整。項目組: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齡為(15~68)歲,平均年齡為(32.95±7.63)歲,車禍56例,高空墜落3例,機械損傷2例;組: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齡為(15~68)歲,平均年齡為(32.95±7.63)歲,車禍55例,高空墜落3例,機械損傷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使用基線比較法對比后,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RCT研究要求。本次研究通過倫理審核,下發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參照組接受常規液體復蘇,補充足量液體,1h不葉亮1500-2000ml,平衡鹽溶液為主,適量補充血漿,控制收縮壓120mmHg以上。
項目組接受限制性液體復蘇,平衡鹽溶液和血漿少量多次補充,第1h補充量200--700ml,患者收縮壓80-90mmHg,患者止血后再補充足量液體。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患者補液量;(2)記錄兩組患者死亡率。
1.4統計學方法
SPSS19.0導入研究數據,P值低于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平均輸液量比較
表1,項目組患者平均輸液量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死亡率比較
表2,項目組患者死亡率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經濟發展帶動交通行業蓬勃發展,各類交通意外事故發生率上升,臨床上收治的創傷性休克患者大多是由于交通意外事故受傷,機械損傷和高空墜落傷引發的創傷性休克患者占比較少。人體發生創傷性休克時,由于遭遇嚴重外力,創傷處會產生劇烈疼痛,加上大量失血,微動脈循環障礙,凝血功能遭到破壞,血漿外滲,機體有效循環血液量已經不能維持機體功能正常運轉需要,血液中交換血紅細胞數值在不斷下降,攜帶的氧氣量不足以提供機體能量供應需求,組織細胞發生急性缺氧,進而導致人體發生代謝紊亂,各個臟器由于無法得到能量供應而“停工”。創傷性休克患者會經歷三個病理階段,休克代償期、休克期和失代償期,進入到失代償期后已經為晚期病理階段,此時患者病情嚴重,臨床病死風險高,因此在休克代償期接受治療提高患者預后有積極意義[2]。急診救治對于創傷性休克患者能夠搶救成功至關重要,急診救治中還包括院前急救,在院前急救當中,患者遭受創傷發生休克后10分鐘屬于關鍵性10分鐘,把握住這10分鐘實際,當患者發生心臟驟停,需要及時采取CPR復蘇,維持患者心臟跳動,后續在急診中把握黃金1小時搶救時機,將患者生存幾率提升至最大[3]
本文中針對創傷性休克患者使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方案,根據復蘇平衡點恢復患者主要臟器血液供應,讓患者主要臟器在最低血液灌注下運轉,讓機體代償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內環境穩態恢復。限制性液體復蘇限制液體輸注量,主要臟器保持最低血液灌注,消耗的能量較少,因此患者需要盡快接受急診手術治療。創傷性出血患者在徹底止血之前,輸入大量的液體,雖然恢復血容量,但是也會稀釋血液,血液無法保持正常的凝血因子濃度,人體生成凝血因子的速度趕不上被稀釋的速度,這時血液凝血功能遭到破壞,已經形成的凝血塊會發生脫落,新的凝血塊也很難形成,此時失血癥狀會加劇。應用早期限制性復蘇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量,這與保護人體凝血功能有關[4]。利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性休克,采取延遲復蘇策略,患者雖然血壓降低,但是此時可充分發揮機體的代償機制,保護凝血功能從而減少出血,不刻意追求患者血壓恢復至正常值,維持住臟器臨界最低血液供應量即可,可結合患者精神狀況、皮膚濕潤度、每小時尿量、中心靜脈壓靈活維持低血壓[5]。
綜上所述,限制性液體復蘇在急診創傷性休克患者中應用對提升患者預后有積極意義,提倡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該種液體復蘇治療方案,用以挽救患者生命。
參考文獻
[1]孫海中.限制性補液對急診創傷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J].西藏醫藥,2020,41(03):50-52.
[2]吳戀.限制性補液在急診創傷性休克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9):12+16.
作者簡介:周江帆(1968-8—),男,漢族,本科,云南昆明人,副高,研究方向:創傷,急救。
昆明市延安醫院 云南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