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楊 昆,梁 芳
(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312366)
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為我國快遞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郵政業運行情況,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5.23 億件,同比增長25.3%,浙江省以132.63 億件的快遞業務量位居全國第一。 浙江省快遞業的發展離不開其產業集群及優越的地理位置,浙江省義烏小商品、海寧皮革、柯橋輕紡、永康五金等專業市場孕育著巨大的快遞需求。 而浙江省地理位置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 基于此快遞市場背景,浙江省仍存在各城市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快遞網絡成本和效率有待進一步優化。 2017 年,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 年要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此舉對快遞業網絡構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區域快遞網絡側重于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快件從發出地到目的地的集散、運輸一體化的過程。 在發展交通設施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點對點模式,以樞紐站為核心的軸輻式網絡是降低運輸成本和提高運輸效率的有效結構。 軸輻式網絡最早應用于航空領域,它將區域內的節點根據空間影響力和輻射范圍明確劃分為若干個等級,處于支配地位的特殊節點稱為軸心,而“輻網”是指網絡中的非中心節點及與軸心的聯系,整個網絡由軸心、腹地、連接線路以及各等級層次的節點等要素組成。 現已廣泛應用在公路運輸、海運、鐵路運輸等方面。 有學者研究表明,軸輻式網絡樞紐的設置與物流強度存在明顯的規模效用,這種效用通過網絡進一步實現整個運輸成本的最優。 基于此背景,以浙江省為例,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間引力模型構建軸輻式快遞運輸網絡。
軸輻式網絡最早應用在美國的航空領域,隨著1976 年美國航空管制的放松,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將運營結構調整為軸輻式網絡,并取得巨大成功。 由此,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重視。 各國學者相繼將軸輻式網絡應用在各行業,如集裝箱海運網絡、糧食物流網絡、旅游網絡。 通過梳理文獻發現,軸輻式網絡在物流領域應用較為廣泛,快遞領域研究較少。 國外研究對物流網絡的設計、形成機制、案例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豐富的研究,在論文中不再贅述。 關于軸輻式快遞網絡在國內的研究目前只是淺顯的分析快遞網絡,如倪玲霖(2010)分析了軸輻式、點對點及組合式的網絡特征。 由于快遞網絡和物流網絡研究有相通之處,而快遞領域研究較少,故重點闡述軸輻式物流網絡在國內的研究現狀,國內研究大多集中在軸輻式物流網絡應用、區域網絡構建實證研究、區域網絡布局優化三個方面。
在軸輻式物流網絡應用上,李陽(2006)給出軸輻式網絡的定義:網絡中的大部分節點通過和網絡中的一個或少量幾個樞紐節點相互作用,實現貨物、人員及服務的傳遞的一種網絡結構。 進而對軸輻式網絡系統評價做出詳細地闡述,將其應用至集裝箱海運網絡和軸輻式救災物流網絡中;李鳳廷(2014)針對我國糧食領域,結合軸輻式物流網絡的構成及特點,提出我國軸輻式糧食物流網絡橫向協同的概念框架;張雪(2017)以云南省食用菌產業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為中心城市圈的物流網絡。
在區域網絡構建實證研究上,李明芳等(2015)基于京津冀區域構建了“四輻九軸”的物流網絡結構,并結合實際提出對策;丁亮等(2010)選取廣西西江流域城市進行實例分析,確定了評價網絡節點等級的指標體系,構建了軸—輻式物流網絡并通過定量計算各個物流城市的發展次序;曹炳汝等(2016)從綜合競爭力、物流市場供求狀況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三方面構建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并測度了長三角區域16個城市的物流等級;王佩佩(2016)對絲綢之路經濟帶下新疆三大物流通道經過的城市和口岸的截面數據確定軸心和輻點城市。
在區域網絡布局優化上,沈玉芳等(2011)研究長三角區域物流空間布局,利用統計分析和基于GIS 的區位基尼系數、區位熵等方法剖析長三角區域物流演化過程;李莉(2012)運用模擬退火算法研究軸輻式快遞網絡配置的優化問題;翁克瑞(2012)運用軸輻式物流網絡研究了選址與路線優化等相關問題,完善了樞紐站選址優化方法。
通過文獻查閱,定位軸輻式快遞網絡的實證分析寥寥無幾,而當下快遞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論文選取浙江省的快遞網絡進行實證研究。
浙江省的快遞業發展有著先天的優勢,不但得益于產業集群及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是民營快遞企業的發源地。《2019 年浙江省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32.6 億件,同比增長31.2%,占全國的20.9%,快遞業務收入完成912.9 億元,同比增長17.1%,占全國的12.2%。 在機構設備水平上,截至2019 年底,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擁有營業網點8945 處,快遞服務汽車3.9 萬輛;在通信網路上,全省快遞服務網路條數2.0 萬條;快遞服務網路長度(單程)485.7 萬千米。 數據表明浙江區域快遞在全國快遞業務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節首先確定快遞網絡中的軸心城市。 結合國內外研究文獻中出現的高頻物流網絡評價指標和快遞行業特征,論文建立區域經濟水平、快遞產業規模、快遞基礎設施建設三個方面的評價指標。 區域經濟水平包括經濟生產總值、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遞產業規模反映區域行業的交易需求量,其中包括快遞業務收入、快遞業務總量、人均快遞支出;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反映了快遞網絡的流通能力,其中包括快遞企業營業網點數、快遞服務網路長度、快遞服務汽車數。 初步構建的具體指標如圖1 所示。

圖1 快遞網絡節點城市等級評價指標
經過2019 年浙江省11 個城市《統計年鑒》及2019 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的搜集與整理,獲得的原始數據如表1。 論文使用SPSS22.0 對原始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SPSS 在主成分分析過程中自動進行標準化處理,避免不同量綱對計算結果的影響。 結果分析所得主成分如表2~表5,分別是主成分列表、因子載荷矩陣、因子得分矩陣、綜合得分表。

表1 原始數據

表2 主成分列表
表2 分析結果顯示,提取了2 個公因子,特征值分別是5.529、1.188,累計方差貢獻率83.968%,基本能反映浙江省快遞水平,所以選前2 個主成分進行分析。
表3 因子載荷矩陣反映了2 個公因子對快遞網絡中8 項評價指標的解釋關系。 結果說明,F1能較好地解釋X1、X3、X5、X6、X7、X8指標,F2能較好地解釋X4、X5兩項指標。

表3 因子載荷矩陣
表4 反映了公因子與原始評價指標的線性關系,2 個公因子從不同方面反映浙江省快遞發展水平。 單獨使用某一個公因子并不能真實綜合評價各城市的快遞等級水平。 表達式如下:


表4 因子得分系數矩陣


表5 浙江各省市快遞水平綜合評價
結果顯示:杭州市快遞水平綜合得分最高,其次是金華,再次是寧波。 結合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浙江省快遞網絡可設置3 個軸心城市,分別是杭州、金華、寧波,其他8 個為輻心城市。
位居榜首的杭州市綜合得分1.84,遠超第二名的金華市,反映了浙江省省會城市的快遞水平競爭實力,杭州在快遞水平上表現強勁,與政策的支持息息相關,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20 年提出《關于促進快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培育快遞全產業鏈為目標,加快快遞總部企業集聚,推動快遞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培育快遞消費新增點,完善快遞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快遞企業資源整合,將快遞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產業集群,努力將杭州建設成為全球一流快遞之都。
金華市已進入“大交通+大發展”高質量發展階段。 金華市GDP 貢獻上并沒有名列前茅,但在快遞綜合水平上表現強勁,位居浙江省第二。 其主要優勢體現在:區位交通上,金華作為全國綜合運輸通道“五縱七橫”中上海—瑞麗段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重要陸路樞紐;市場優勢上,全市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464 個,其中義烏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小商品流通中心,還有永康五金、東陽木雕、武義茶葉市場、蘭溪紡織等,商品的匯聚為金華快遞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貨源;電子商務上,網絡零售額位居全省第二,其快速發展推動快遞業的高速增長,2019 年快遞業務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二。
寧波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東南沿海,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是典型的以港興城的港口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的經濟中心、是中國華東地區的工商業城市,也是浙江省經濟中心之一。 2019 年8月,《中國海關》雜志公布了2018 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寧波排名第8。 寧波雖在對外貿易上表現較好,但在快遞綜合評分上與第一名的杭州相差甚遠,快遞水平綜合實力偏低。 由上文的公因子權重可知,F1是決定快遞水平的關鍵因子,寧波在F1上的表現與省會城市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見表5),結合表3 可知,F1的較大影響因素有快遞業務收入、快遞行業營業網點數、快遞服務汽車數。 因此,要提高寧波快遞發展水平,不僅大力發展經濟,還需要加大快遞營業網點數、快遞服務汽車數量。
根據區域間的快遞業務量、人口規模、反映快遞強度的距離等數據,可以確定出軸心城市的輻射范圍。 依據城市空間引力模型,計算城市間快遞聯系隸屬度和快遞聯系強度來確定各輻點城市。 空間引力模型如表達式(1)所示,其中:Pij為快遞聯系隸屬度,表示i城市歸屬于一級軸心城市j的概率;Lij為兩城市快遞聯系強度;hi、hj為兩城市的快遞業務量;Pi、Pj為兩城市的人口規模;dij為兩城市的距離。 考慮文中的軸心城市和輻心城市間的距離較短,采取公路里程參與運算,通過計算,浙江省軸心城市和輻心城市之間的快遞聯系強度和隸屬度如表6 所示。


表6 浙江各省市快遞聯系強度表
表6 結果顯示:臺州的首位聯系城市是寧波,隸屬度為0.115;嘉興的首位聯系城市是寧波,隸屬度為0.102;溫州的首位聯系城市是金華,隸屬度是0.066;紹興的首位隸屬城市是杭州,隸屬度是0.809;湖州的首位聯系城市是杭州,隸屬度是0.039;舟山的首位隸屬城市是寧波,隸屬度是0.032;衢州的首位隸屬城市是金華,隸屬度是0.478;麗水的首位聯系城市是金華,隸屬度是0.056。
根據軸心城市及其輻射范圍,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承擔省際中轉功能,在構建快遞網絡時,應盡可能減少杭州的輻射作用,結合隸屬度結果,可擬定浙江省三大軸幅式快遞網絡圈:軸心城市金華輻射的城市范圍有溫州、衢州、麗水;軸心城市杭州輻射的城市范圍有紹興、湖州;軸心城市寧波輻射的城市范圍有舟山、嘉興、臺州。
浙江省是中國快遞業發展最具活力的省份,義烏小商品、海寧皮革、柯橋輕紡、永康五金等專業市場孕育著巨大的快遞需求,但各城市快遞發展水平不均衡,快遞網絡成本和效率有待進一步優化。 基于此背景,論文選取了浙江省11個城市的8 項指標數據,結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間引力模型研究了浙江省快遞網絡構建問題。 研究結果得出浙江省軸幅式三大快遞網絡圈:第一,軸心城市杭州輻射的城市范圍有紹興、湖州;第二,軸心城市金華輻射的城市范圍有溫州、衢州、麗水;第三,軸心城市寧波輻射的城市范圍有舟山、嘉興、臺州。 根據這三大快遞網絡圈內的節點構建軸輻式快遞網絡可以實現分工合理、系統優化、成本降低的目的,對浙江省軸幅式區域快遞網絡的合理構建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實用價值。 快遞網絡是涉及多重因素的復雜系統,論文選取其中的重要影響因素進行網絡分析,對于未來的城市規劃具有一定的參考及實踐意義,如政府合理規劃區域物流的協調發展,制定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實現政策與市場的有機集成,積極促進物流網絡的形成和完善等方面。 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區域物流系統是一個涉及諸多因素的復雜系統,論文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 項評價指標,沒有考慮加入快遞網絡中的運輸方式、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未來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