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衛民,劉 瑛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410081)
會展業通過產業派生不僅對當地經濟拉動具有可觀的乘數效應,還有助于主辦城市提升國際化水平,除了基礎設施以外,城市風貌、服務體系、公共治理等營商環境都將得到改善,是促進城市化發展的新興力量。 會展產業集聚是會展產業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是會展業高度發展的體現,也是會展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表現。 會展產業集聚的發展促進了會展產業鏈中資源的集聚,這就要求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內的集中和利用,以及在更大市場上的推廣和銷售,從而推動區域內外的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的不斷發展提出了新的市場需求,催生了會展產業社會分工的細化,使得一定區域內的會展企業相互合作,從而促進了會展產業集聚的衍生與發展。
國外對會展業的研究已歷經160 余年,主要集中于會展產業經濟效應的分析與競爭力研究、會展產業發展模式與對策的研究以及會展從業主體的微觀研究三方面。 當前國內對會展產業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會展產業集群形成的影響因素、會展產業競爭力的評價以及會展產業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及其經濟效益等三方面。
目前有關會展產業與城市之間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會展產業對城市經濟發展、城市空間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結構提升、城市形象傳播提升以及城市品牌構建等方面的推動作用。 陳仲球和趙旭探析了會展業與城市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唐莉圍繞會展與城市化相互促進的關系,分析了會展產業如何實現對城市的整合。 王軼等和牛迪認為會展經濟在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海洲和陸林利用TOPSIS 法評價了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26 個成員城市的會展業與城市發展的協調水平。 吳彩蓮從區域經濟發展、城市知名度、城市就業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生態環境等幾個方面分析了會展發展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目前關于會展產業與城市之間的關系研究較多,但主要是探討會展產業與城市發展某一方面之間的關系,且大多是理論研究,實證研究較少。 通過以上綜述,不難發現會展產業與區域城市化水平發展是有緊密關系的,故而文章通過實證分析,探討會展產業集聚與城市化水平兩者的關系是可行的。 文章基于會展方面研究現狀,結合已有理論研究成果,以長沙市為例,研究會展產業集聚與城市化水平兩者的關系,分析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與城市化發展現狀,探討兩者的良性互動發展,不僅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研究空缺,也能夠為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會展產業集聚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一定參考。
文章借鑒了學者張姝的研究,選取展覽行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展覽面積(萬平方米),來衡量長沙會展產業集聚程度。展覽面積可以反映城市展覽業發展水平和產業規模,場館分布與數量對會展產業集聚會產生影響。 基于此,以展覽面積為測量指標是合理的。 根據會展產業性質,選取第三產業值增加值,來作為產值計算指標。
城市化水平可體現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 故文章借鑒了相關學者的研究結論,構建城市化水平評價體系,由經濟、社會、生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5 個方面構成。 因長沙市統計年鑒自2015 年起取消非農業人口統計指標,故將這一項指標改為城鎮化率,具體如下表1 所示:

表1 城市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
1. 區位熵法
考慮到研究目的與數據的可用性,文章以區位熵法測量會展產業集聚程度,可體現會展產業在長沙市產業發展的專業化程度與相對集中度。 即為長沙市展覽面積在湖南省展覽面積中所占的比重,與長沙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在湖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比重之比。 一般公式為:

式中,eij為第i年長沙市展覽面積總值;ei為第i年全國展覽面積總值;Eij為第i年長沙市第三產業增加值;Ei為第i年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
產業集聚程度與求得LQi值成正比。 LQ≥1,則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狀況較好;LQ<1,則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程度較低。
2. 均方差賦權法和線性加權和法
測度城市化水平可使用均方差賦權法、線性加權和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多指標綜合評價法等方法。 多指標綜合評價法雖然最為常用,但主觀確定指標權重具有一定的隨機性,而主成分分析法雖能根據實際需要從中取出幾個較少的綜合變量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變量的信息,但城市化本身就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 基于論文并不考察城市化發展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較大,故采用均方差賦權法和線性加權和法測度長沙市城市化水平。 測量過程如下:
標準化處理。

式中,Yij為長沙市j指標i的標準化值;Xij為長沙市j指標i的原始數值;Ximin,Ximax分別為長沙市指標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其中經處理的Yij越大則其產生的影響越大。

式中,Dj為城市j的綜合得分。
根據所獲數據,確定所求指標的權重及權重系數,得出最終評價值。
3. 數據來源
文章數據主要從統計年鑒、統計報告與分析報告中獲取,來源于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統計局、長沙市統計局、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等。
2011 年,長沙展覽面積為128 萬平方米,占2011 年湖南省展覽面積的100%;2013 年,長沙展覽面積為190.7 萬平方米,占2013 年湖南省展覽面積的99.8%;2015 年,長沙展覽面積為125.47 萬平方米,占2015 年湖南省展覽面積的92.6%;2017 年,長沙展覽面積為249.75 萬平方米,占2017年湖南省展覽面積的90.9%,具體見表2。 可知,長沙市展覽面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四年平均增長率為1.25%;雖長沙市展覽面積占湖南省展覽面積的比重逐年下降,但一直占比90%以上,反映出湖南省內會展產業開始在其他城市發展,但仍以長沙市為中心。

表2 長沙會展產業集聚區位熵
據表2,可得出2011、2013、2015、2017 年長沙會展產業集聚區位熵分別為3.4、3.5、3.2、3。 每年的區位熵系數均大于1,長沙市會展產業已形成產業集群,且集群效應較強。
從表3 可以看出,從2011 年到2017 年,長沙市的經濟城市化、社會城市化、生活城市化以及基礎設施城市化評價值在逐年增加,生態環境城市化水平基本呈下降趨勢,在2013年出現了較大波動。 而從2011 年到2017 年,長沙市的綜合城市化水平一直是呈增長趨勢,且城市化水平評價值較高。

表3 長沙市城市化水平各指標評價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法,將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度作為參考變量序列{Xo},長沙經濟城市化、社會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基礎設施城市化、生態環境城市化以及綜合城市化的評價值作為比較序列{Xi},經過無量綱化處理,計算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計算關聯系數等步驟,得出關聯度及關聯度排名,如表4 所示。

表4 關聯度及排名
根據理論,灰色關聯度值越接近1,說明兩研究對象相關性越好,二者之間的關系越密切。 由表4 可得出結論:長沙市經濟城市化、社會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基礎設施城市化、生態環境城市化以及綜合城市化與會展產業集聚區位熵的關聯度都在0.9 及以上,說明城市化水平與會展產業集聚兩者關聯性較大。 其中,生態環境城市化水平與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區位熵的關聯度居首位,兩者關聯性最大。 然后是基礎設施城市化、經濟城市化、生活城市化與社會城市化水平。
根據計算與分析,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區位熵雖有一些波動,但集聚程度較高,長沙市的城市化水平也是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通過關聯分析發現,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與城市化水平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其中生態環境城市化水平與長沙市會展產業集聚區位熵的關聯性最大。 會展產業集聚與城市化發展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輔相成、共生共進,會展產業的集聚加快城市化的進程,提升城市化的發展水平,城市化的發展反過來為會展產業集聚提供外部保障。
結合長沙市會展產業發展現狀,文章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綠色會展建設。 綠色化是未來會展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長沙市會展產業要樹立綠色理念,大力發展綠色會展,緊跟社會發展潮流,不斷向國內、國際先進地區學習,打造具有長沙本土優勢的綠色會展,樹立會展行業綠色標桿,走在時代發展前端。
(2)結合長沙市城市化發展現狀,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夯實經濟基礎、提高人民生活、完善基礎設施、整治生態環境,不斷提高長沙市城市化發展水平。
(3)借鑒已有會展集聚區發展成熟經驗,要不斷深化會展產業改革,創新管理體制,優化運行機制,深挖長沙市會展產業發展潛力,打造具有鮮明長沙特色、創新科學的會展集聚區,不斷推動長沙會展產業集聚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