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營商環境與資源配置效率

2021-04-25 07:07:25鄭國楠劉誠
財經問題研究 2021年2期

鄭國楠 劉誠

摘 要: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生產力、競爭力,可以提升市場和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的范圍較為廣泛,一般包括商事制度改革和契約精神兩個方面,分別屬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范疇。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計算各城市的資源配置效率,采用是否為商事制度改革試點城市來度量改革情況,并利用攜程網網上客房預訂履約率表示契約精神,進而使用中國28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數據進行計量檢驗。研究發現:(1)商事制度改革促進了各城市的資源配置效率;(2)契約精神對商事制度改革具有互補性,契約精神較好的地區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更大;(3)使用各城市行政審批中心設立時長、世界銀行調查報告的開辦企業成本作為商事制度改革的工具變量進行檢驗,以上結論均保持穩健。本文的結論及政策建議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改善營商環境具有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營商環境;商事制度改革;契約精神;資源配置效率

中圖分類號:F0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21)02-0003-10

一、問題的提出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就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交易機制等方面進行部署。這對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歷史上,中國生產要素配置并未充分依靠市場,而是賦予了各級政府較大的微觀管理權限,導致企業營商環境不夠友好,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張軍擴等[1]認為,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既是經濟增長方式和路徑的轉變,更是一個制度改革和體制轉換的過程,因而中國需加快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相配套的制度基礎。

優化營商環境應致力于增加吸引力、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長期以來,中國商事制度一直不夠完善,企業進入市場所要經歷的審批時間、流程及費用遠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Djankov等[2-3]研究了全球85個國家或地區開辦企業的程序、所需時間和費用,發現中國的制度門檻極高。2005年世界銀行對中國30個省份1.2萬多家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平均每年要花費58天和4個主要政策職能部門(稅務、公安、環保、勞動與社會保障)打交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商事制度改革進入加速發展階段。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放寬工商登記條件;2014年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國范圍啟動;2015年全面實施“三證合一”和“一照一碼”制度;2016年推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設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受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2020年7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提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企業困難凸顯,急需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加強營商環境建設。與此同時,中國營商環境大幅改善,獲得國內外一致肯定。徐現祥等[4]發現,2013—2018年中國企業注冊所需時間從8.4天降至7.0天,交涉窗口數從2.6個降至1.9個,辦理許可證數量從3.4個降至2.0個。世界銀行調查發現,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96位提高到2019年的第31位,超越法國、瑞士等發達國家。2020年7月,世界銀行發布專題報告《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向全球推介中國商事制度改革經驗。2009—2019年中國營商環境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同時,營商環境除了涉及政府推動的商事制度改革之外,還包括一個地區的契約精神。前者是變數較大的“快變量”,屬于正式制度范疇;后者是短期內相對穩定的“慢變量”,屬于非正式制度范疇。李宏彬等[5]發現,企業家的創業和創新精神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這依賴于企業家所處的營商制度環境。然而,在經濟粗放增長階段,一些企業缺乏基本的商業價值觀,往往將套利作為目標,違約、造假、“山寨”、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屢見不鮮。同時,一些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違約成本很低,進一步提升了契約精神在營商環境中的重要性。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大量垂直細分領域蘊藏的分工和升級潛力以及前所未有的個性化需求的出現,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機會,同時這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面臨著用戶可能低成本甚至零成本違約的風險。

那么,營商環境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什么影響呢?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經濟高質量發展界定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并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和外延。究其本質,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Hsieh和Klenow[6]發現,若假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差異完全來自于資源錯配,那么徹底消除這種錯配將使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在1998年上升115.1%,在2001年上升95.8%,在2005年上升86.6%。Baqaee和Farhi[7]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通過放松新古典生產函數規模報酬不變、投入產出結構、扭曲楔子等假設構建理論分析框架,并以美國為例進行非參估計,研究發現,美國1997—2015年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總量的一半來自配置效率的提升。Wu[8]研究發現,作為資源錯配的關鍵方面,資本錯配構成了生產效率下降的重要方面,而政策扭曲對資本錯配的影響則占到了70%。Aghion等[9]采用1998—2007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研究發現,只有那些具有“維持或促進競爭”特征的政策設計才可以促進企業生產率的增長。徐朝陽和林毅夫[10]認為,產業結構內生于要素稟賦結構且隨著要素稟賦結構的升級而升級,政府偏離要素稟賦結構優先發展重工業將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和經濟發展的低效。基于此,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不是產業結構升級,而是創造環境和條件使企業可以基于要素稟賦自發合理地配置資源。Acemoglu和Ucer[11]將經濟高質量增長定義為由生產率提高和技術升級所推動的經濟增長,并發現高質量增長根源于經濟和政治制度的改善。可見,通過制度改革和環境優化來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本文旨在檢驗營商環境(商事制度改革、契約精神)對中國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檢驗了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雖然社會各界早已認識到,改革始終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改革的具體影響未得到充分的實證檢驗,尤其是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方面。本文的研究對于當前大力推進的“放管服”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雙重的現實意義。第二,量化了商事制度改革。夏杰長和劉誠[12]在研究經濟增長問題時,量化了各地區行政審批改革的進展程度,畢青苗等[13]在研究企業市場進入問題時,也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對行政審批改革進行了評估,但目前對商事制度改革的量化分析仍然不足,本文的研究將添補這一空白。第三,利用攜程網數據對中國各城市契約精神進行檢驗。與以往文獻不同,本文并非從政府制度便利性、企業家個體特征、當地文化等角度測算商業環境,而是利用攜程網客房預訂數據觀察履約率,以此度量契約精神,這是基于微觀主體大樣本作出的直接和客觀的測算,其準確性更高。

二、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營商環境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感知到的體制性、社會性因素的統稱,主要包括市場準入門檻、注冊登記便利度、稅負、產權保護、融資成本、勞動者數量和素質、社會誠信和契約精神、社會治安等,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目前在理論和現實中均無明確定義。世界銀行對全球營商環境的評價體系獲得了近200個經濟體的認可,共包括10項一級指標:即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和辦理破產。盡量完善地設計這些具體評價指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理論意義卻不大。本文側重對營商環境進行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不苛求具體指標的全面性,而盡量試圖從理論范疇上觸及營商環境的實質內涵,以期達到從具體到抽象的理論升華。筆者認為,避開具體指標不談,營商環境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集合,或者說是一個政府主導的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場自發的契約精神的統一體,只有同時對二者進行深入研究,才能較為全面地洞察營商環境的精神實質。

(一)商事制度改革的理論淵源及相近研究

從理論淵源來看,商事制度改革尚不是嚴格的學術概念,大致可以歸入“行政壟斷”和“管制”的研究范疇。Stigler[14]對政府管制進行了深入探討,成為管制、規制、市場準入、行政壟斷等有關研究的重要理論源頭。陳林和朱衛平[15]認為,行政壟斷是指行政機關使用行政權力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在中國具有廣泛的內涵和外延。

與商事制度改革較近的概念是行政審批改革,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黃群慧[16]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大的制度情境變化是市場化改革。厲以寧[17]認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首要工作是簡政放權,使市場松綁,讓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主體。近年來,一些學者在市場化改革大背景下對行政審批改革進行了專門細致的研究,夏杰長和劉誠[12]發現,行政審批改革顯著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畢青苗等[13]發現,行政審批改革有利于企業進入市場;王永進和馮笑[18]發現,行政審批改革推動了企業創新。這類文獻涉及創業、創新、去產能、產業結構以及生產率等中國重大現實問題,肯定了行政審批改革對經濟發展各方面的貢獻。

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審批改革具有相似性,都屬于市場化改革和簡政放權改革的范疇,但改革出發點和具體內容上具有較大差異,前者更關注企業的事前準入和事后監管,后者則更側重于政府對經濟社會活動的管制行為,前者的范疇相對較小,內容指向性也相對明確。因此,有必要在汲取行政審批改革和政府規制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商事制度改革進行專門細致的研究。

(二)商事制度改革與資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商事制度無疑是決定企業市場進入、獲取生產要素以及配置資源的核心因素之一。企業設立(注冊登記和獲取執照等)、日常經營(投資項目和股權質押等)、擴容(經營范圍擴大和注冊資本增加等)、變更(企業性質和注冊地變更等)、注銷和破產等各環節都離不開商事制度。

國外對于商事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圍繞企業創立、就業和經濟增長展開,未關注產業結構和生產率問題。Aghion等[19]發現,印度廢除許可證制度后,經濟自由化程度高的地區發展優勢被放大,地區增長差距拉大。Bruhn[20]對墨西哥2002年的快速開辦企業制度改革進行了研究,發現改革促進了潛在企業進入和產出增長。Branstetter等[21]發現,葡萄牙設立一站式服務機構減少了企業的等待時間和成本。Amici等[22]對意大利商事制度改革的研究發現,改革提升了企業的進入率和存活率,但不影響退出率。Haidar[23]使用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數據實證研究發現,一國或地區每增加一項商事制度改革,可提升經濟增長率0.15個百分點。這些研究基本都認為,更寬松的商事制度、更便利的準入環境可以促進企業進入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

然而,國內對于商事制度改革的研究較少。夏杰長和劉誠[24]檢驗了商事制度改革對中國各城市創新發展的作用;黃亮雄等[25]發現,商事制度改革推動了企業創立;劉誠和楊繼東[26]發現,商事制度改革可以提升產業專業化水平。這些研究只限于創新、創業和產業結構問題,未觸及資源配置和生產率問題。這說明,盡管國內商事制度改革實踐非常豐富,但研究強度弱于國外,而且缺少對商事制度改革和資源配置效率之間關系的深入系統性研究。

從上述研究結論和現實特征出發,我們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商事制度改革(或行政審批改革)可以促進市場進入和降低制度性成本,這是商事制度改革最直接的作用。Foster等[27]研究表明,美國零售業中90%的增長都是通過新企業進入、舊企業退出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實現的。當然,也存在少數研究對此表示懷疑,認為僅僅是進入自由化并不代表結構的優化和效率的提高。Branstetter等[21]發現,葡萄牙的商事制度改革使“邊緣企業”進入了市場,但它們通常由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企業家所擁有,并在低技術領域運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商事制度改革可以提升各地區的資源配置效率。

(三)契約精神與資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人們的行為是嵌入于社會關系中的,現實社會運轉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彼此信任以及良好的道德風尚。事實上,中國正在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等為基礎,搭建信用監管體系。無論是信任、信用還是信用監管體系都是較為寬泛的概念,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囊括了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四大領域。本文并不試圖對這些概念進行辨析,而是選取契約精神這個視角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具體的實證檢驗。筆者認為,信用,歸根到底,從道德上講是誠信問題,從經濟學或商業倫理上講是一個契約精神問題。

現實中的契約并不是完全的,即締約方難以在訂立契約時就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或然事件作出詳盡規定。契約不完備使得履約具有了彈性,代理人就有了自由裁量權。Hart 和Moore[28]提出了參照點的思想以及契約執行的兩種方式,將契約視為一個參照點,即為締約各方提供了一個判斷交易得失的參照標準。如果締約方覺得在交易關系中自己享受到了基本權利,那么就愿意按照契約精神來履約,盡職盡責;相反,就會僅按照契約的字面意思履約,減少合作,采取機會主義行為。

實際上,如果社會普遍缺乏基本的商業價值觀,而將套利甚至欺詐作為目標,將導致市場失靈,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一些商業機會無法及時把握,創新發展更加緩慢。而且,技術研發越重大、產業鏈越長、中間品越多,則資產專用性越強、契約密度越高、越是怕被“敲竹杠”,也就更加依賴社會各界對契約精神的尊重。Kaplan等[29]研究發現,墨西哥的商事改革只是促使已經存在的非正規部門轉移到了正規部門完成注冊,而對真正新創企業發掘市場機會的影響有限。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良好的契約精神有利于培育市場機會以及維系市場秩序,推動市場競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2:契約精神可以提升各地區的資源配置效率。

進一步的問題是,契約精神對商事制度改革的交互作用如何?契約精神在直接推動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各地區正在不同程度地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那么契約精神是否可以放大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現實中,很容易觀察到的一個事實是,包括商事制度改革在內的各類改革在不同地區的實際效果千差萬別,除了改革程度本身具有差異這個原因之外,還與各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有關,其中一個可能的因素就是各地區契約精神不同。

對于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而言,僅僅放寬市場準入還不夠,還要維系市場秩序,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市場自發的契約精神。在政府降低準入門檻、強化契約執行效率的同時,市場和社會能否就不完全契約的剩余部分自發按契約精神去履約,就成為商事制度能否真正落地的重要機制性條件。即契約精神很重要,決定了實際履約的程度,當政府更多地放權時,契約的不完備性更大且更依賴契約精神。這表明,商事制度改革向市場放權,但市場能不能“接得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各地區的契約精神水平。地區契約精神水平的差異性可能導致各地區改革效果出現異質性。Aghion等[19]發現,社會信任度低會產生對政府規制的內生需求,缺乏契約精神的地區將不得不加強政府管制,在契約精神不足的情況下,放松管制的改革效果將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3:契約精神對商事制度改革具有互補性,契約精神較好的地區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更大。

三、研究設計

本文主要檢驗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以及契約精神在其中的交互作用。限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只更新到2013年,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測算中國28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資源配置效率。這期間,商事制度隨著改革進展呈現出地區和時間的差異性,據此計算各城市的改革程度。同時,考慮到一個地區的契約精神具有長期性,且數據可得性較差,本文使用2013年的截面數據。基本回歸方程如下:

其中,TFP表示資源配置效率,reform表示商事制度改革,contract表示契約精神,X表示控制變 量,λ表示城市固定效應,ε表示隨機擾動項。主要變量定義如下:

資源配置效率(TFP)。本文參考Olley和 Pakes[30]的做法,計算各城市的企業生產率離散程度來度量資源配置效率,離散程度越高,資源配置效率越低。首先,使用OP方法計算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由于OP方法采用半參數估計,規避了OLS方法的生產函數形式設定問題,并且解決了同時性偏差和選擇性偏差問題。其次,計算各個城市兩位數行業的生產率離散程度。進而,以城市各個行業的收入份額作為權重,將城市行業的生產率離散指標加總到城市層面,作為資源配置效率的代理變量,該值越大,說明該城市企業生產率差異越大、資源配置效率越低。需要說明的是,對企業生產率離散程度指標,常見的是使用生產率的標準差和分位差,本文選擇標準差作為反映企業生產率離散程度的被解釋變量。

商事制度改革(reform)。商事制度是針對市場主體開展經營活動的制度及政策規定,即市場主體開展經營活動前必須通過工商機關進行登記、核準并取得營業執照等。商事制度改革是一個經歷了地方試點和全國推廣的漸進過程。由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最新數據只截止到2013年,本文的主要解釋變量商事制度改革也需要在2013年之前。實際上,2013年之前恰好是各地試點階段,共有23個城市進行了試點,而2014年之后在全國鋪開。本文將這23個城市作為實驗組,各城市在不同年份陸續加入試點后,reform取值為1,否則為0;其他城市作為對照組,使用連續型DID方法進行計量檢驗。

契約精神(contract)。準確識別各城市的契約精神是計量難點。一些研究企業家精神、商幫文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相關文獻從企業家個體特征、文化、制度便利性等角度測算商業環境或制度軟環境,本文則直接觀察人們的履約行為,試圖給契約精神一個更加直觀的測度。一些新制度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的文獻通過網絡或田野實驗來量化契約精神水平及其“敲竹杠”行為,然而,在具體操作中,實驗對象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差,并且費時費力。幸運的是,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據來源。本文使用攜程網網上訂房履約率來表示各城市的契約精神,用2013年攜程網網上各城市“實際完成訂單數量/訂單總量”來表示。各城市的契約精神不僅包括當地人的履約情況,也包含來往當地的外地人(如商務差旅人員、游客、臨時打工者等),且外地人對酒店、旅游等行業的實際影響較大。本文攜程網客房入住數據顯示,約40%的訂單來自當地人(如郊區居民到市區酒店訂房),其他訂單來自外地人。本文在變量定義和計量檢驗時,不區分訂單來自當地人還是外地人,認為只要訂單在當地履約,就構成了當地的契約精神,就是當地營商環境的一部分。攜程客房訂單數據有三點好處:第一,大樣本全方位度量觀察所有城市的酒店在攜程網網上訂房的實際履約情況,不限于部分人群或地區。第二,由于網上訂單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取消,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出人們對契約的自發尊重程度。第三,預訂酒店已成為人們出行尤其是商旅的重要內容,行為雖小卻實實在在地嵌入在商務和旅行活動中,可從細節中窺探商業環境。當然,從個體來看,取消訂單可能出于行程變化等正當理由,并非不遵守契約,但從整個城市訂單的加總數據及其地區比較來看,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對契約的尊重差異,故可作為城市契約精神的代理變量。

控制變量(X)。本文控制了如下變量:地區生產總值(十億元)的自然對數(gdp)、服務業占GDP比重(tgdp)、城市常住人口(萬人)的自然對數(pop)、公共財政收入(萬元)的自然對數(fisinc)、公共財政支出(萬元)的自然對數(fisexp)、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萬元)的自然對數(loan)、固定資產投資(萬元)的自然對數(invest)、實際使用外資(萬美元)的自然對數(fdi)、工業二氧化硫排放(噸)的自然對數(so2ind)、職工平均工資(元)的自然對數(wage)、接入互聯網戶數(萬戶)的自然對數(internet)。以上數據均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為了緩解內生性,以上變量均作了滯后一期處理,即使用上一期的城市數據。

四、計量結果分析

(一)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知,列(1)—列(4)商事制度改革變量的系數都顯著為負,表明商事制度改革可以顯著降低城市的企業生產率離散程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觀察經濟顯著性可以看出,商事制度改革變量(是否為試點城市虛擬變量)的系數介于0.050—0.100,表明加入商事改革試點后,可以使城市的企業資源配置錯配率降低0.050—0.100,大約是其均值(0.940)的5%—10%,說明商事制度改革可以在較大程度上解釋企業配置效率的地區差異,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假設1得以驗證。

(二)契約精神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契約精神對資源配置的影響,由表3所示。由表3列(1)和列(2)可知,僅用契約精神作為解釋變量時,其系數顯著為負,表明良好的契約精神可以有效降低資源錯配程度、提高配置效率,假設2得以驗證。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契約精神是2013年的截面數據,故表3前兩列的觀察值數據僅為當年的城市數,且由于個別城市的全要素生產率、契約精神或控制變量的數值缺失導致實際樣本數少于285個。

表3列(3)和列(4)同時放入契約精神和商事制度改革及其二者的交互項,我們發現,契約精神與商事制度改革的交互項顯著為負,表明二者具有互補性,說明城市的契約精神越好,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假設3得以驗證。而且,表3列(4)顯示,加入契約精神后,商事制度改革的系數不再顯著,表明契約精神對商事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中介效應,從長期來看,商事制度改革還是需要依賴契約精神的改善來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當然這一論斷還需要專門細致的分析,本文這里不再重點論述。我們關心的是,交互項contract×reform的系數依然顯著為負,表明契約精神與商事制度改革可以共同降低資源錯配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三)內生性討論

企業可以“用腳投票”選擇營商環境更好的地區,而且一些國有企業、大型企業或龍頭企業對當地的制度改革具有很強的反作用,可能對地方乃至中央政府在商事改革的政策制定、時間選擇、政策強度等方面施加一定的政治影響,因而上述計量檢驗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基于此,

本文為商事制度改革變量選擇了三個工具變量(IV):第一個工具變量是行政審批改革。用各城市行政審批中心設立時長(center)表示。第二個工具變量是2007年各地開辦企業成本(start)。世界銀行對中國各省份2007年營商環境作了測度,其中包括“開辦企業成本=開辦成本/省域人均GDP”指標,其可以較好地體現當地的商事制度情況。此外,為了體現時間上的差異性,將center×start作為第三個工具變量。工具變量2SLS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中可知,使用三個工具變量后,列(1)、列(2)和列(3)商事制度改革虛擬變量reform依然顯著為負,系數明顯增大,表明商事制度改革可以降低資源錯配程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列(4)引入商事制度改革與契約精神的交互項,不難發現,交互項系數也顯著為負,表明商事制度改革與契約精神具有互補性,越是在契約精神好的城市,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這與上文結果一致,證明了研究結論的穩健性。而且,第一階段回歸結果較為顯著,確保了三個工具變量與商事制度改革虛擬變量的相關性。Kleibergen-Paap rk Wald F統計量、Hansen J檢驗的P值分別顯示不存在弱工具變量和過度識別問題。

(四)酒店履約情況作為契約精神的替代變量

上文對于契約精神(contract)的衡量是從消費者是否履約的角度測算的,這是因為大多數的服務業企業以及部分終端產品制造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高度依賴消費者履約情況,消費者履約率低甚至故意違約將加重這些企業的交易成本。當然,契約精神還應包括企業的履約情況,產品和服務的產業鏈越長、中間投入品越復雜、分工越細,則企業不能按照契約精神履約的機會主義沖動就越強烈,如低成本模仿競爭對手的專利產品擾亂市場秩序、拖欠中間產品供應商貨款、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惡意逃稅規避政府監管等。且企業的違約行為較難被發現,加之企業和消費者的維權成本以及政府的監管成本較高,同時為了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政府往往給企業提供較為寬松的監管環境,這都導致企業履約情況更加依賴契約精神而非正式監管制度。

因此,本文將酒店履約情況作為契約精神的替代變量作穩健性檢驗。現實中,入住過程包括酒店在線上宣傳(價格、位置、衛生、房型等信息)、用戶根據自身需求與酒店宣傳信息進行搜尋和匹配、實際入住、事后評價4個環節。不排除個別用戶虛假高分、惡意低分等情況,大部分用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基于酒店是否按照事前宣傳提供滿意服務作出評價的,日積月累的長期酒店評價數據在總體上是客觀可信的。因此,酒店評分是酒店履約情況的有效映射,可以作為其代理變量。

本文使用攜程網2013年各城市酒店評分(evaluation)作為契約精神的替代變量,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各城市酒店評分的平均值為4.1分(滿分為5分),表示酒店履約率約為82%,比同期用戶訂房履約率(contract)的均值61%高得多,可見企業端的履約情況比消費端要好一些。表5的顯示,從表5中可知,酒店評分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酒店履約情況越好,資源配置效率越高,這是對上文網上訂房履約率(contract)的檢驗結果的有效補充,證明了契約精神確實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而且,契約精神與商事制度改革的交互項仍然顯著為負,證明二者確有互補作用。

(五)對經濟增長的進一步檢驗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歸根到底是為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已有相關研究,商事制度改革的推進、契約精神的培育會促進市場進入、創業、創新、產業結構優化,但同時也對一些在位企業造成沖擊,如國有企業、產能過剩企業。那么,資源配置效率提升與經濟增長是否可以相容?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觀點是,制度優化過程中需要犧牲一些增長以換取質量提升。也有人據此認為,高質量發展必然是中高速甚至低速的增長。這里,進一步檢驗的問題就是:營商環境改進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是否推動了經濟增長?

本文使用GDP自然對數(lngdp)對營商環境作以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不難發現,列(1)、列(2)和列(3)的商事制度改革全部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系數大小在0.700—0.800左右,說明加入商事制度改革試點將帶動經濟增長0.7%—0.8%,證明了商事制度改革可以促進經濟增長。表6列(4)顯示,契約精神與商事制度改革的交互項顯著為正,說明二者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也是互補的,契約精神越好的地區,改革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越強。由此證明,營商環境的改善可以顯著拉動經濟增長,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增長之間并不矛盾,可實現高質量和高增長的共贏局面。

五、結論與政策啟示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將線上審批、投資承諾制等商事制度改革內容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改進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何艷玲[31]研究表明,中國行政體制改革進程基本與市場化進程吻合,是行政主體自覺適應市場、社會環境的過程,可見制度改革、營商環境和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之間存在著必然的潛在關聯。

近年來,中國商事制度改革實行了“多證合一”、大量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改注冊資本實繳制為認繳制、放寬住所登記條件等多項舉措,為企業自由進入市場、平等獲取各類生產要素、享受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商事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需要高度重視商事制度改革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契約精神決定了當事人實際履約的程度,一個地區如果沒有良好的契約精神,就無法真正對企業和人才產生吸引力,真正激發企業家的創新、創業熱情,資源也就難以配置到更高效的用途上。本文通過攜程網客房訂單數據發現,中國各城市消費者和酒店履約率不是很高,違約情況較為普遍,可見需要進一步在新興業態、新興行業上注重契約精神的建立,以便促進資源要素更高效的流動和配置。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優化營商環境更加必要。截至2020年11月,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北京、新疆、遼寧、黑龍江、四川等地爆發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常態化防控成為長期選擇。與此同時,防控疫情成為一種長期的制度性成本,尤其是樓宇租賃、電影、旅游、餐飲、酒店等行業的管制措施較多,對營商環境造成重大沖擊。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協同發力,形成改革合力。總體上看,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和培育契約精神兩個方面是當前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內容。為了研究商事制度和契約精神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計算各城市的資源配置效率,采用是否為商事制度改革試點城市來度量改革情況,并利用攜程網網上客房預訂履約率表示契約精神,進而使用中國28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數據進行計量檢驗。商事制度改革促進了各城市的資源配置效率;契約精神對商事制度改革具有互補性,契約精神較好地區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更大;使用各城市行政審批中心設立時長、世界銀行調查報告的開辦企業成本作為商事制度改革的工具變量,以上結論保持穩健。研究發現,商事制度改革可以顯著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城市加入商事制度改革試點可以降低當地企業資源錯配率0.050—0.100;契約精神對商事制度改革具有互補性,城市的契約精神越好,商事制度改革對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使用各城市行政審批中心設立時長、開辦企業成本作為商事制度改革的工具變量,并采用酒店履約情況作為契約精神的替代變量,以上結論均保持穩健。

中國要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為企業創造更便利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準入門檻、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研發成本。本文的政策啟示在于:一方面,商事制度改革應在工商登記、“多證合一”、市場監管等多方面不斷加碼,維持改革動態效果,并強化落實,切實推動各地提高制度便利性,進而改進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誠信守約的人文環境是良好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政府應進一步重視對履約精神的引導和培育,通過宣傳、推廣和必要的制度建設等方式建立誠信體系。對此,政府首先要作出表率,注重建設誠信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切實履行對落戶企業的政策承諾,按照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為企業主動提供各類商事服務。同時,市場化改革要與當地契約環境相結合,應進一步加大在契約精神較好地區的改革試點,并及時將好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地區。

參考文獻:

[1] 張軍擴,侯永志,劉培林,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和戰略路徑[J].管理世界,2019,(7): 1-7.

[2] Djankov, S.,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et al.The Regulation of Entr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117(1): 1-37.

[3] Djankov, S., Qian, Y., Roland, G., et al.Who Are Chinas Entrepreneur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96(2): 348-352.

[4] 徐現祥,林建浩,李小瑛.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19)[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109-112.

[5] 李宏彬,李杏,姚先國,等.企業家的創業與創新精神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9,(10): 99-108.

[6] Hsieh, C.T., Klenow, P.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24(4): 1403-1448.

[7] Baqaee, D.R., Farhi, E.Productivity and Misallocation in General Equilibriu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20, 135(1): 105-163.

[8] Wu, L.Capital Misallocation in China: Financial Frictions or Policy Distortions?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8, 130(1): 203-223.

[9] Aghion, P., Dewatripont, M., Du, L., et al.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J].Macroeconomics, 2015,7(4):1-32.

[10] 徐朝陽,林毅夫.發展戰略與經濟增長[J].中國社會科學,2010,(3): 94-108.

[11] Acemoglu, D., Ucer, M.High-Quality Versus Low-Quality Growth in Turke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R].CEPR Discussion Papers No.14070, 2019.

[12] 夏杰長,劉誠.行政審批改革、交易費用與中國經濟增長[J].管理世界,2017,(4): 47-59.

[13] 畢青苗,陳希路,徐現祥,等.行政審批改革與企業進入[J].經濟研究,2018,(2): 140-155.

[14] Stigler, G.J.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1, 2(1): 3-2l.

[15] 陳林,朱衛平.行政壟斷的內涵與外延——關于學術界三大理論分歧的評述[J].經濟學動態,2012,(7):35-42.

[16] 黃群慧.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企業管理學的發展[J].管理世界,2018,(10): 86-94.

[17] 厲以寧.中國道路與簡政放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73-74.

[18] 王永進,馮笑.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企業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18,(2): 24-42.

[19] Aghion, P., Burgess, R.S., Redding, J., et al.The Unequal Effects of Liberalization: Evidence From Dismantling the License Raj in Indi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8,98(4): 1397-1412.

[20] Bruhn, M.License to Sell: The Effect of Business Registration Reform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in Mexico[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1,93(1): 382-386.

[21] Branstetter, L., Lima, F.,Taylor, L.J., et al.Do Entry Regulations Deter Entrepreneurship and Job Creation? Evidence From Recent Reforms in Portugal[J].Economic Journal, 2014,577(124): 805-832.

[22] Amici, M., Giacomelli, S., Manaresi, F., et al.Red Tape Reduction and Firm Entry: New Evidence From an Italian Reform[J].Economics Letters, 2016, 146(9): 24-27.

[23] Haidar, J.The Impact of Business Regulatory Reforms o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2012,26(3): 285-307.

[24] 夏杰長,劉誠.契約精神、商事改革與創新水平[J].管理世界,2020,(6): 26-36.

[25] 黃亮雄,孫湘湘,王賢彬.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發創業了嗎?[J].財經研究,2020,(2): 142-155.

[26] 劉誠,楊繼東.商事制度改革與產業專業化[J].中國工業經濟,2020,(4): 135-153.

[27] Foster, L.S., Krizan, C.J., Haltiwanger, J.Market Selection, Realloc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U.S.Retail Trade Sector in the 1990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s, 2006, 88(4): 748-758.

[28] Hart, O., Moore, J. Contracts as Reference Poin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8, 123(1): 1-48.

[29] Kaplan, D.S., Piedra, E., Seira, E.Entry Regulation and Business Start-Ups: Evidence From Mexico[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1,95(11-12): 1501-1515.

[30] Olley, G., Pakes, A.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J].Econometrica, 1996, 64(6): 1263-1297.

[31] 聶輝華,江艇,楊汝岱.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的使用現狀和潛在問題[J].世界經濟,2012,(5): 142-158.

[32] 世界銀行.2008中國營商環境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17-19.

[31] 何艷玲.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的價值顯現[J].中國社會科學,2020,(2): 25-45.

(責任編輯:徐雅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2020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欧美色综合网站|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亚洲黄色高清| 五月婷婷欧美| 任我操在线视频|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色站|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免费播放毛片| 五月天天天色|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午夜小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男女在线| 午夜免费小视频|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999福利激情视频|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天堂777|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91麻豆| 欧美一级片在线|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伦视频|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色天天综合| 日韩色图区|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草网视频在线| 高清视频一区| 亚洲香蕉在线|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国产精品2|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天天综合网在线|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伦视频|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免费aa毛片|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麻豆|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国产欧美高清| 99精品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