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焱
對于這些現象,或許您已經見怪不怪了:一些學生隨著高考的臨近,逐漸長出了白發;一些國家領導人在正式就任之前頭發是烏黑的,然而就任后短短幾年內,他們就滿頭白發。
大多數人都知道巨大的壓力會導致白發。但是對于這顯而易見的問題,直到不久前,科學家才從實驗黑鼠身上找到了初步的答案,并且,這個答案也引出了另一個大問題。
壓力之所以能導致白發,那是因為我們體內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不過,為了得到這個簡單的答案,科學家們可是花了不少精力。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為壓力下的免疫細胞“誤傷”了色素生成細胞,這才導致白發的產生。但當科學家們在黑鼠身上進行實驗過后發現,缺少免疫細胞的黑鼠在極大壓力下,它們的毛發依舊變白了。
這樣看來,免疫細胞并非“罪魁禍首”。隨后,科學家把目光轉向了皮質醇激素。雖然皮質醇激素是我們在壓力環境下正常分泌的一種激素,它能在瞬間幫我們調動起全身的資源,例如利用其他非糖物質合成葡萄糖、導致蛋白質水解、“強征”一些本該用于免疫細胞分裂的資源等,以應對壓力。但如果皮質醇激素在我們體內一直處于高水平狀態的話,那么它會消耗完我們體內的資源,使我們“精疲力竭”和免疫力下降,然后發生連鎖反應,使我們身體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科學家認為這些問題當中包括了:頭發變白。


但是,即使科學家切除了黑鼠的腎上腺,使黑鼠不再能分泌皮質醇激素,黑鼠的毛發還是在壓力下變白了。
科學家并沒有氣餒,他們又把眼光投向了去甲腎上腺激素——這也是我們感覺到壓力時會正常分泌的一種激素。科學家們把去甲腎上腺激素直接注入黑鼠,結果顯示,即使不存在壓力,注射區周圍的毛發也變白了。
去甲腎上腺素是如何使毛發變白的呢?在毛囊中,儲存著一些干細胞,它們充當色素生成細胞的“候補者”,每當頭發再生時,這些干細胞會消耗掉一部分,以轉變為色素生成細胞,從而繼續使頭發正常發黑。不過,毛囊中的這些干細胞數量有限。
科學家發現,去甲腎上腺素會導致這些干細胞加速轉化,而且如果去甲腎上腺素的劑量足夠,那么它會使所有的干細胞都轉化為色素生成細胞,最終透支這些干細胞,也就再也沒有色素生成細胞誕生,白色毛發也因此長了出來。而且在一些極端情況下,這些干細胞會永久枯竭,“白發”將永遠變不回“黑發”。
那么去甲腎上腺素是怎么來到毛囊中的呢?科學家早就發現動物的交感神經系統會分泌這種激素,這種神經系統非常重要,它專門負責動物的“戰斗-逃跑”反應,它的神經分支連接著皮膚的每個毛囊,而且,當動物感覺到壓力時,這種神經系統就會迅速激活,分泌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也就在此時來到了毛囊當中。
交感神經系統的激活對動物的生存極其有利,在遇到危險時,極端的生存壓力使它分泌更多的去甲腎上腺素。這種激素進而使動物的瞳孔擴大、心臟搏動的加強然后引起泵血量增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充分調動起心臟、肝臟和腎等器官的資源,以應對危險。此時的動物往往會做出突破日常極限的行為,例如“狗急跳墻”。
然而科學家這次發現說明了:動物成功應對生命危險很可能并非毫無代價。由于交感神經系統的神經分支遍布動物體內各大器官,除了透支毛囊干細胞,很可能還有科學家沒發現的其他代價。
雖然人類現在已經不像其他動物一樣面臨著純粹的生死危機,但人類的情況更加復雜,他們在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中面臨著更多的壓力和挑戰。而且,一些人嘗到了壓力帶來的甜頭之后,例如學生重要考試的超常發揮、企業家的關鍵決定和國家領導人的優質決策等,他們會有意無意使自己總是處在壓力當中,以獲得更好的發揮。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的話,積累的壓力不亞于其他動物所面臨的生存危機。
所以,盡可能緩解壓力會讓我們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