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
摘 要: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制度創新也成了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1944年在美國布雷頓森林簽署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不同于之前的國際黃金本位制的單邊貿易制度,它是多邊的,美元在其中發揮很大作用甚至說占中心地位的國際支付體系。該體系和對之前貨幣體系有很大的不同是對它的調整和創新,美國通過在其中的主導地位維持霸權地位。本文重點研究布雷頓森林體系,分析美國在創新制度方面維系霸權地位。
關鍵詞:創新;體制創新;布雷頓森林體系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3.017
1 金本位制的興衰
國際貨幣體系是國際貨幣關系的總和,包括國際貨幣兌換、資金流動以及債權債務清算等。英國在實行金本位之后,法國等其他三個國家組成的拉丁貨幣聯盟在1865年實行金本位制,1871年德國實行金本位,1897年美國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恢復金本位制度。1897年俄國推行金本位制。至此主要資本主義實行金本位,標志國際金本位制形成。金本位能穩定促進貿易發展是由英國一國實行到各個國家都實行金本位為開始的。此時的金本位實質上是以英鎊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19世紀的英國霸權來自于均勢和國際金本位制。
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的擴張金本位制下的世界貿易需求量不斷上升但黃金產量有限不能適應國際經濟的發展。以英國為主體的國際金本位制越來越難以維持。金本位制是以英國實力為保障的。此時英國優勢地位不復存在導致了英鎊在結算時和儲存時的信用產生了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也意味著金本位的解體“黃金時代”的終結。主要資本國家在此時著眼于自己國家的利益停止兌換黃金,開始儲備黃金進行貿易壁壘,金本位制在這些國家中不再繼續。
2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2.1 建立前美國的外交努力
獨立戰爭的勝利為美國建國奠定了基礎,此后開始發放屬于自己的貨幣,即美元。從建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韜光養晦經濟快速增長,并與1879年實行金本位制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擁有雄厚資金的美國開始向海外尋找市場,用美元向海外投資,1912年“金元外交”的提出就是美國對此的一個嘗試,美國向拉丁美洲的投資使得美元成了區域貨幣,這也是美國走向海外市場的第一步。一戰的爆發,為美元走向世界提供機會。戰爭期間歐洲各國物資急缺,美國因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國家戰略遠離戰爭炮火的轟掃,使得歐洲各國向美國獲取物資。這一舉措的結果是美元在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英鎊作為之前各國儲備資金在市場份額不斷減少,雖然英國也為此做出努力維護英鎊在市場的地位,但戰爭削弱了英國的國力,英國無力重振英鎊的地位,英鎊就此走向衰落。可以看出一戰的爆發為美元戰勝英鎊提供了重要的契機,為美元占領國際貨幣市場奠定了基礎。金本位體系因戰爭的爆發等綜合因素而崩潰導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陷入了混亂。美國在一戰后經濟實力增強,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新興的國家政治地位在當時并沒有什么提升,但經濟實力使得美國的綜合實力上升。二戰時期,美國的綜合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此時美國開始策劃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在1942年,美英兩國在戰爭還在進行中就討論了戰后的經濟恢復秩序的問題。1943年4月,兩國同時公布了各自的方案,即美國的懷特計劃和英國的凱恩斯計劃。兩國對戰后經濟重建都有自己的計劃,因此這兩份方案之間存在很大的分歧。懷特計劃的核心內容是按照存款原則建立國際貨幣穩定基金,資本金按比例認繳,投票與表決權取決于認繳比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具有監督權來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行。同時規定了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和建立聯合國附屬下可以建立國際復興銀行和穩定基金兩個組織。說明了美國公布的懷特計劃是通過投票權,認繳制和監督權來控制國際經濟體系的。凱恩斯計劃主張透支原則建立國際清算聯盟。凱恩斯計劃的提出是在英國處于困境之時,希望戰后可以與美國共同主導世界經濟秩序。因此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代表了美國和英國為在戰后主導世界經濟而計劃的方案,所以兩國計劃公布后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美國憑借其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軍事實力加上此時英國需要美國的援助和支持,在進行了數次談判,英國作出了妥協。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什新州布雷頓森林簽署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
2.2 布雷頓森林體系運行
布雷頓森林以法律的方式確立,是以“懷特計劃”的內容為基礎的協定。美國的外交努力使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成為可能,美國向它制定的戰略目標又近了一步,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美國的這些努力使它逐漸走到了中心地位。體現在以下兩點:(1)在組織和運轉體系上采納投票,認繳和監督權的原則。其中美國認繳額在改體系中占有的20%以上,在其中占有支配地位。也意味著美國可以使用監督權影響別的國家的經濟運行或政策的制定。(2)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懷特計劃的內容為基礎的其中是黃金-美元制是重要的核心內容。它的建立使國際金融體系不再混亂,有了新的規則秩序可以穩定市場的發展。
此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在它建立到20世紀60年代的運行中為美國霸權所服務。美國在建立霸權過程中也踐行了那句話“要想稱霸世界需要兩樣東西:美元和銀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是以美元為基礎的,美元成了其他國家重要且主要的儲蓄和結算貨幣。因此在國際貿易中美國不需要兌換成其他貨幣,可以直接用美元進行貿易,方便本國對外貿易的開展,為美元進入其他國家市場提供了便利。戰爭后初期,歐洲各國百廢待興,需要購買大量的商品滿足自身的發展,美國受到戰爭沖擊較其他國家小,且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為歐洲各國提供了他們所需的大量的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同時戰后形成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個陣營,美國為了鞏固同西歐的同盟,實行了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實行使得大量的商品和資本涌入歐洲,為歐洲提供援助的同時也使美國在歐洲的經濟政治力量得到擴展。(2)黃金和美元掛鉤可以使美國提高美元的股價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戰后初期,許多國家從美國購買大量的商品,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可以提高價格從中獲取暴利。同時美元作國際結算的貨幣,美國在向別國進口資源和物資時可以通過高估美元的方式支付較少的資金。這樣在與別國進行貿易和交易的過程中美國獲得了較大的利益。(3)美國可以利用監督權來影響或者說干涉別國的經濟政治。布雷頓森林體系中規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向其借款或提供援助的國家有權進行監督來維持該體系的正常的運行。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占有主導地位,美國可以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借款國家通過增加附加條件的方法干涉別國的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