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冰


在2020年江蘇省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初中體育與健康)中,筆者作為工作人員全程參與,深切體會到比賽方案的全面合理、各環節的縝密銜接,被選手的精神面貌、精彩表現感染,更被新時代體育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感動。
教育者應給予學生適切、有溫度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引導學生向善、向上、向好發展,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而體育教師首先要塑造更好的自己,才能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才能在體育教學中培養一代代愛鍛煉、會健身、能運動、懂生活、覓幸福的人。通過本次比賽,筆者對新時代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角色認知與定位進行了深入思考,以期與同仁探討。
一、認識自己,知不足而后進
教師的專業成長一般要經歷初為人師、骨干教師、名優教師、專家教師4個階段。從本屆基本功大賽選手職稱信息統計中可以看出(表1),26位選手基本上都處在教師專業成長的前兩個階段,是起始期,也是關鍵期。他們年輕,充滿朝氣與活力,身體素質、專項技能和理論功底豐厚、扎實,敢想、敢干、敢為人先,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新生力量。但因其工作時間相對較短,閱歷少,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不夠豐富,所以在粉筆字、語言表達、備課文本撰寫、課堂突發事件處理、調控、應變及教學技能等層面還存在著諸多不足。
如,有的教師專項是田徑,在跨欄和蹲踞式跳遠項目比賽中表現較為突出,而在體操項目雙杠和技巧的表現則稍顯遜色;有的教師排球項目突出,田徑項目則弱些;有的教師語言表達較好,但粉筆字欠佳等。可見,在各項目的比賽中,參賽選手之間的優勢與不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充分認識自己的特長及短板,并有針對性地長善救失,對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具有積極的助推作用。
當然,比賽只是教師生涯中的一次經歷,是對教師自身能力的一種檢閱,比賽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比賽過程,要通過比賽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知不足而后進,持續發展才是專業成長的硬道理。
二、客觀評價,明晰發展方向
在學校整體工作的管理體系中,對于一名體育教師而言,需要在教學、訓練、競賽、教科研、組織、協調等諸多方面進行規劃、錘煉和提升,擁有良好的綜合素養,才能更好地勝任學校體育工作。然而面對學校整體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的體育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因課務多、事務繁,疲于應對日常工作,雖忙忙碌碌,但其專業特長并沒有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見長,相反有些教師的專長日漸消減,以致于“書到用時方恨少”。究其原因,和一些教師沒能靜下心來系統地思考、規劃“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做成什么”,簡言之就是沒有給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導致專業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方向模糊不清。
為此,青年教師可以從日常的教學、訓練、教科研、組織協調、管理等方面依據自己的實情“量體裁衣”、因地制宜地尋求突破口。如,教學能力強就潛下心來深耕教學;教科研能力強就從文本、文章、課題等方面入手探尋、破解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訓練能力強就組建一支代表隊在人才培養和訓練成績上進行突破;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強就在各類活動中勇于擔當,培養組織活動、協調事務的能力等。總之,要強化自己的優勢,補齊自己的短板,成長為學校體育工作的多面手,像導航一樣精準定位目的地,只有在成長中就有了明確的目標,行進有了動力,才不會“偏航”。
從本次比賽各個單項的成績排序中能夠看出,參賽選手術有專攻、各有所長,有的教學設計成績領先,有的自選動作成績領先,有的規定動作成績領先,有的語言表達成績領先,有的課堂教學成績領先,窺一斑而見全貌,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現狀,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體育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行家里手,有的體育教師在教科研方面成績斐然,有的體育教師因其組織協調能力強在領導崗位上干得有聲有色……而取得這些成績的前提就是要準確定位、明晰方向、努力前行。
三、堅持學習,提供成長動力
學習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持續的、動態的、螺旋式上升的。新時代要求體育教師要文武兼備、德藝雙馨,而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錘煉才能使體育教師個體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持續的變化、改善和升華,才能使個體在體育教育教學中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良好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地保持生命活力,才能更好地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建立與傳遞通過學習形成的新價值,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持續保鮮,且充滿期待,這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源泉,更是個人學習力的綜合體現。
縱觀這次基本功大賽的比賽細則,從內容、方式、要求及不同項目、不同分組的情況看,其容量、強度、節奏等對每一名參賽選手都是一次挑戰和考驗,但教師的這些功底不是一蹴而就,而在于日常積累。除去扎實的基本功外,體育教師的專業體現均是靠平時堅持學習獲得的。如,經常參加培訓活動增長見識,經常讀書學習厚實自身知識基礎,經常向同事、同行請教豐富教學經驗,經常拜師學技增強技術動作示范能力等。這一點,筆者在比賽中通過與參賽選手的交流也得到驗證,如,一位曾是排球健將級運動員的女教師起初并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代表大市參加省級比賽,因為比賽的內容面廣量大,且每個大市僅有2名選手參賽,她的專項是排球,雖有運動基礎,但對于雙杠、技巧組合、跨欄、蹲踞式跳遠這4項技術幾乎是零基礎,幾乎沒有接觸過,這些項目均是在預賽前通過自學、向相關專項教師請教、登門拜師學技、刻苦反復學練“速成”的。有時雙腿被雙杠磨得青紫,有時練習技巧至渾身肌肉、關節腫脹酸疼,有時被欄板碰得滿身淤青,有時練蹲踞式跳遠膝關節被蹭破等,通過逐項、逐級比賽的選拔后,她成為備選選手,期間又經歷了多次集訓和課堂教學的選拔,最終脫穎而出。可以說她邊學邊賽、邊賽邊學,付出了血、汗、淚的艱辛,才贏得代表大市在省基本功大賽舞臺嶄露頭角的機會,并獲得了一等獎。而通過比賽,該選手又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并下決心繼續堅持學習不斷成長,真正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人們常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而準備一定是持續性的。當今社會是新媒體高度融合的開放型社會,學習的途徑、方式豐富多元,堅持學習、不斷成長應成為新時代體育教師的共同追求。
四、立足課堂,做好本職工作
立足課堂教學,做到“教會、勤練、常賽”,在學校體育教育的沃土上種出令人羨慕的“莊稼”,是一名體育教師要堅守的“主業”。“我的課堂我做主”,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教體育是職業,要教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就要有一身的技藝,備好課、上好課,這是本職工作;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教人學體育是責任擔當,要教會學生學習,就要研讀課標、鉆研教材、創新教法、變革課堂,讓學生對體育課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盼望再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用體育育人是使命,要培養造就人,就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師,從育人的視角,以生為本,立足學情,引導、啟發、激勵、幫助學生有效地學。教學—教會—教育,職業—責任—使命,應是新時代體育教師的終身追求。
在本次基本功大賽中,各參賽選手無論是個人專項技能比賽,還是集體項目比賽,均為更好地耕耘“主業”夯實了地基,體現出了新時代體育教師的作為與風范,大家亦師亦友、互幫互助、互促成長。在各單項的比賽中,參賽選手也體現出了項目規范和育人價值。參賽教師統一著裝,各項目展示井然有序,儼然成了學校里的一道靚麗風景,相信這樣鮮活的榜樣,會影響廣大青少年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未來中小學學校體育的新樣態。
本次比賽恰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要以此次比賽為契機,學習、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理解和把握學校體育發展和改革的趨勢及方向,認真思考、審視當前面臨的學校體育工作任務,立足校情、師情、學情,探尋突破點和創新點,將比賽的點點滴滴與常態工作高度融合,輻射、引領、帶動體育同仁,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學校體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