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露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金纓
都說家風是人格的傳遞,是前輩對后輩的細細叮嚀。家風和家訓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方式,都有很多讓人挖掘、吸納、借鑒的地方,我最為佩服的是傅雷,他把家風裝在家書中,影響了傅聰的一生,我也佩服錢氏家族,誰能說錢學森的成就不令人矚目呢?
那家風,那品德,令我感嘆。傅雷是著名的翻譯家以及教育家,他所著的《傅雷家書》讓我們看到了那一封封充滿深情的家書、那一封封飽含了對兒子和國家的深沉的愛的家書。在書中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但所記模糊,只記得是“先學會做人,后做藝術家……”,這是傅雷對兒子傅聰的要求,傅雷盡到了一名父親的真正責任,他不僅在學習上對兒子做出嚴格要求,在生活上也提出許多有用的建議,其中包括婚姻、工作等事,傅聰在這種家風的熏陶下,變得更加自立自強,獲得許多成功。我想,傅雷之家風應是為數不多的,記得王豫說過: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家乃睦。我認為這是最適合他們的。家書一封,寄托著父母對兒女的指導;良言一冊,蘊含著父母對兒女的開導,這是傅家家風。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錢氏家族,又或者是《錢氏家訓》呢?你可曾記得那“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他們是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備的“三錢”,他們同出于江浙一帶的名門望族錢氏家族。杭州錢镠研究會的錢剛認為,錢氏家族的興旺不衰,與被錢家人當作家規的《錢氏家訓》有著密切關系。那么,《錢氏家訓》是什么?據說是錢家先祖、后唐時期吳越王錢镠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錢镠的后人將其平時言行記錄整理,分為個人篇、家庭篇、社會篇和國家篇,對錢氏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作了全面的規范,包括“孝于家”“忠于國”“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讀經傳則根底深,看歷史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等內容。在一些回憶材料中,錢偉長曾表示家訓對其影響頗深,他說:“我們錢氏家族十分注重家教,有家訓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這是錢氏家族的家風,只因一本書,卻影響深遠。
我很喜歡一首詩——《游子吟》,當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的春節團拜會上深情吟誦這首詩時,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他說:“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這是他對全國人民說的話,同時,也在提醒著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注重好家風。
家風,其實很簡單,但要傳承好家風,卻要經風霜。傅雷的家風,讓兒女終生難忘;錢氏家訓,使他們銘記責任。那家風,那家訓,是信仰,也是傳承。
(指導老師:陳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