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安

我國正式提出建設基于“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將對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帶來深刻影響。文章基于廣東省跨境電商B2B 出口的發展現狀深入思考,從實務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2020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我國的出口增速十分緩。于是,我國海關、國稅等部門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國家也正式提出了要加快建設經濟雙循環新格局。在此背景下,我省跨境電商B2B出口該如何應對?
2020 年11 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顯著變化的大背景下,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
周軍煜認為,經濟內循環的關鍵詞是“內”,這個“內”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范圍在國內;二是重點是內需,而內需的重點是消費內需。徐陽洋認為,雙循環的核心是循環,即要形成有利于生產、交易、分配、消費等周而復始的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的螺旋式增長,保持我國社會經濟結構、效益同步提升的模式。
綜合官方文件和相關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雙循環戰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意味著我們要全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通過滿足國內供給側改革和消費升級需求,發揮我國內需市場超大規模的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模式主要包括跨境電商B2B 模式、跨境電商B2C 模式和跨境電商C2C 模式。其中,B2C 模式發展較快;但更具規模效應的B2B 模式仍然是主體,超過八成;C2C 模式的交易額相對而言仍然較小。
近年來,我國企業在海外參加各類展覽會后,會在當地選擇合適的城市建立辦事處或實體體驗店,為海外客戶提供線下體驗,從而擴展跨境電商業務。這算是新出現的模式:O2O 模式。
在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影響,各類市場采購和展銷會都紛紛改在網上進行,因而,能給客戶提供蒞臨現場感覺的VR 直播方式備受歡迎,這也可視為社交直播對跨境電商領域的滲透。
(1)2020 年7 月和9 月,廣東省的廣州、深圳、黃埔海關和拱北、湛江海關相繼成為我國海關跨境電商B2B 出口監管工作試點。新增的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9710)模式和跨境電商B2B海外倉出口(9810)模式,與之前的一般貿易出口(0110)、跨境電商B2C 出口(9610)一起,完善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的監管,并提高了信息化水平。
國稅廣東省分局在2020 年8 月初公布“穩外貿稅務8 條”,在明確打通外貿新業態政策堵點、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服務中小微出口企業、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等方面,提出了極富廣東特色的做法。
(2)在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政策加持下,廣東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態勢依然迅猛。
根據廣東海關分署的數據,2020年前10 個月,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1047.8 億元,增長超過25%;市場采購出口2493.8 億元,增長近50%;保稅物流8927 億元,增長達9.4%。
(3)廣東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提高。
(4)根據各大跨境平臺的數據,跨境電商B2B 出口訂單的小額化和碎片化的趨勢較明顯。
(5)某些域外國家對我們跨境出口的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甚至提高關稅或罰款,使我國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
2020 年下半年,大宗商品的期貨價格不斷上揚。這對于“原料、市場”兩頭都在外的我們來說,意味著我們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6)目前廣東省跨境電商產業鏈上臺仍處于數字化初級發展階段,目前大多自發形成聚集,垂直整合力度有待提升,產業集聚程度較低。
廣東省數十年來一直都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強省。在雙循環新格局下,地方政府必定會積極應對。在跨境電商出口方面,筆者認為,地方政府要順勢而為,引導一批外貿企業回流國內市場。與此同時,還需要地方政府結合各地的產業集群發展、特色產業鏈建設的情況,特別是在具有優勢的傳統區域和行業里,選擇規模、品質、品牌、管理、設計上都實力較強的企業,給予最高級別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鼓勵他們加強海外市場的開拓,打響中國制造和中國質量的名頭,成為我國各行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領頭羊。
地方政府以優質企業為核心,以產業集群為后盾,加強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加強跨境電商園區建設,實現規模經濟,減少國內企業的內耗,那我們在國際上將更具有競爭力。
正如前文所說,國內大循環,意味著要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要實現全通路的產業鏈生態經濟。
我國金融機構要積極開發線上供應鏈金融產品,借助于跨境電商核心企業的信用優勢,解決上下游中小企業在支付上、融資上的資金支持需求,并提高服務效率。
我國跨境服務企業,包括物流、支付等環節的服務企業,要有超前意識,要結合B2B 訂單碎片化的趨勢,多方位地推出大件物流服務,解決很多產品尺寸或重量上的運輸痛點。
另外,有實力的企業,還應該提高服務主體意識,積極構建銷售平臺、售后服務平臺、信息共享平臺,打通盲點,解決痛點,提高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運行效率。
這里主要指的是自己生產并出口的企業。我們要以國內4 億中產階層為基礎,大力改進產品研發和營銷策略,提高產品標準,迎合國內消費升級需要,打造中產和高端品牌,持續提高品牌價值,充滿自信地進行海外市場開拓。
在進行跨境電商出口時,要做好以下幾點:
1.選品方面
對于歐美高端市場,秉持你買我賣、你情我愿的態度,充分和各大平臺合作,利用大數據調研,選準中產階層需要的,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質的產品。
在“亞馬遜企業購2020 中國賣家線上峰會”上,亞馬遜推薦了2021 年的五大戰略品類:工業品、醫療用品、學校用品、商用家具和IT 用品。這有助于中國賣家把握線上商業采購新模式的藍海機遇。
建議我們的跨境B2B 企業更多地關注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非洲、東歐的友好國家,只有他們對東方文化充滿好感,有利于我們發揮軟實力,出口更多的富有中華傳統文化、實用價值高的產品。
同時,對我們的跨境出口企業來說,一定要防止后期的知識產權糾紛。
2.引流方面
社交軟件、視頻網站在全世界年輕人當中都具有不一般的魔力。不僅僅是B2C 電商,B2B 跨境電商也一樣需要重視從亞馬遜、國際站等大平臺上引流。此外,更要重視從TikTok、Twitter 等社交平臺上引流。這對于目標市場是時尚、年輕的產品和品牌尤為重要。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可行方式是自行建設和用心建設好獨立站。有實力的優質企業,要把國內的中產階級市場和國外的中產階級相結合起來,認真經營品牌和口碑。
3.服務方面
傳統外貿時代,我們掙的只是一點微薄的代工費,服務和品牌都與我們無關。到了今天,我們的核心企業要充分發揮跨境出口領頭羊的作用,要更加注重品牌代理商的實力和口碑,要更加注重通過服務傳遞價值,要離海外消費者更近,把品牌形象印入消費者心智中,從而帶來對中國制造的整體觀感得以改善。
除了提高服務,我們還應該積極開展本地化運作,開發具有異域風情的產品,利用國內大市場去積累品牌的口碑,進而反哺跨境出口B2B 市場。
4.品牌方面
我們可以進行多品牌策略,將中高端產品和市場區別開來,這也有利于跨國企業形象和跨國品牌的塑造。同時,我們還應視情況適當取消全國總代理,多增加一些是城市代理,這樣,自己建設售后服務中心和品牌體驗店,品牌的溢價空間將大為拓展。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國家提出了雙循環戰略,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或縮減外貿出口。相反,這是優質產品和優質企業的機會,是進行品牌升級、打造跨國企業的機會。我們要集中優勢兵力,以點帶面,取得更高水平的發展。
限于篇幅,本文只是淺顯地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筆者的一些粗略思考。在未來的科研中,筆者將更多地結合相關理論,繼續從實務視角對跨境B2B 展開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