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剛 金磊(河北經貿大學商學院)
自2013 年以來,我國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如“一帶一路”倡議、物聯網、“互聯網+”戰略等,這些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充分結合了企業的發展現狀,有效地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企業經營發展理念相融合,推進企業信息一體化,促進了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當前時代背景下,企業的成功越來越離不開創新生態系統,也為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如何謀求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起初,我國跨境電商主要以B2B 模式為主,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商品展示、交易等服務。近幾年,O2O 模式廣受歡迎,采用線上銷售線下實體店體驗,能夠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體驗,例如蘇寧易購很好地采用這一模式取得了不錯的利潤成績,同時增加了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使得電子商務能夠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社交平臺更好地走近消費者,發掘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借助抖音、今日頭條等短視頻新模式打造社交電商新業態。
當前,我國跨境電商正在進行著行業內以及跨行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傳統的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當前的大環境下,創新生態建設正在加緊推進,企業紛紛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加強企業之間信息共享與交流,提出了共建創新生態圈的新思想,打造協同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因地制宜,發揮著各自重要的角色,形成鮮明的產業集聚效應,在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引導下,逐漸實現產業鏈優化,為跨境電商生態圈建設提供很好的保障。
從2015 年開始,相繼設立杭州、天津等59 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逐漸完善促進其發展的監管制度、服務體系以及政策框架,并且不斷優化通關流程,拉開了跨境電商飛速發展的序幕。以往跨境電商在海關檢疫、稅收、支付結算等方面面臨諸多困擾,導致業務進展緩慢,但隨著政府不斷加大對該行業的政策扶持,不斷規范各項流程規范,營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自貿區和綜合試驗區的建立,加快了跨境電商了轉型,推動的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并不斷增進行業內以及各行業的業務往來與技術交流,促進其協同發展,打造跨境電商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
由于相關跨境電商政策的利益驅動,除了原有的電商巨頭外,一些傳統的外貿公司、快遞物流公司,以及新成立的公司紛紛加入跨境電商行業,構建起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在創新生態系統環境下,對于這些新建的平臺,由于管理人員缺乏平臺管理經驗,不熟悉平臺的生態建設思路,最核心的創新能力無法保證,難以適應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往往會被其他競爭對手淘汰。企業也一時無法系統建設跨境電商平臺數據庫,當前競爭環境下,跨境電商行業對數據的來源、獲取的途徑、數據的分類以及傳遞要求很高,然而跨境電商企業卻很難做到這點,達不到創新生態系統理念賦予的要求,面臨著很嚴峻的考驗。
近些年,“智慧物流”的提出為我國物流業提供了發展方向。我國物流業目前發展模式比較傳統,尚未充分利用現有的互聯網技術,無法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手段來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現有的物流平臺建設程度低,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尚未搭建起來,信息數據無法實時追蹤,快遞包裹丟件經常發生,整個物流系統運行較為復雜,運行效率偏低。而跨境物流涉及眾多環節,包括境內物流、出入境清關、商檢報稅、境外物流等,每一環節均涉及倉儲、配送、包裝、商檢等業務,程序較為繁瑣,環節之間交接的流暢度也影響了運輸的效率,提高了運輸的成本,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與創新生態理念相悖。
第一,跨境支付監管問題。由于跨境支付的虛擬性,交易的真實性得不到保障,交易的資金流向也得不到很好的監管,給消費者購物帶來恐慌心理。在外匯監管無法觸及的灰色地帶下,部分交易通常繞開銀行機構,選擇第三方支付工具進行支付,銀行無法了解用戶的具體信息,相關政策也規定只局限于國內第三方支付,尚未出臺相對應的法規監管境外的支付機構。第二,跨境支付交易風險。由于第三方交易機構缺乏有效監管,其自身容易存在不合法的交易,如篡改真實交易數據,捏造虛假交易,對客戶的信息審核存在疏漏,從而造成交易風險。
基于創新生態視角,通過結合當前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下建設“智慧物流”,依靠其智能硬件技術提高物流系統智能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在智慧技術下,不再以傳統勞動力作為主角,而是依托構建“智慧數據庫”對行業數據進行分類歸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對數據定向分析,對消費者的偏好進行系統總結,實現與跨境電商平臺數據的無縫對接,智慧數據庫的構建顯得尤為關鍵,其在人工智能技術下發展現代科技產品無人機配送、智能快遞柜、無人卡車、自動化機器人分揀等等,豐富了物流運輸渠道,節省了勞動力投入,使創新生態系統領域的技術處于領先地位。跨境電商平臺在智慧數據庫下,通過發展平臺創新生態,有效地將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緊密聯系起來,優化提升跨境物流信息化水平,確保數據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給企業,促進了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的深度融合,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基于創新生態視角下,如果將區塊鏈技術與跨境支付相結合,勢必會為我國跨境支付發展提供新思路。區塊鏈技術已經陸續在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跨境支付中,其作為貨幣間的交易媒介,能夠做到貨幣間的快速兌換,其應用的成功案例也屢見不鮮,如中國招商銀行在區塊鏈技術支撐下,通過國內總行與境外分行的直聯通道實現便捷的跨境支付,此外,區塊鏈作為一個“超級賬本”,在各大金融機構的共同見證下完成這筆交易。其次,國家要出臺針對跨境支付的法律法規,依托當前的互聯網以及大數據技術,保障跨境支付數據云共享,確保跨境交易數據的可獲性,加強對交易風險行為云檢測以及交易客戶的云監管,做到“云支付+云監督+云反饋”機制,切實保障跨境支付系統的安全性。
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強大的數據庫做支撐。在大數據技術下,要加緊建設數據倉庫,打造平臺智能化、一體化、多元化發展。數據倉庫建設要緊密結合跨境物流,跨境支付、海關通關數據庫,在人工智能時代,力求打造智慧跨境電商平臺,保障各系統網絡的密切協調,分工合作。平臺的維護需要人才儲備,要加快培養創新型綜合性人才。人才是電商生態建設的基石,企業應該加強與高校的密切合作,積極探討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培養方式,鼓勵相關專業的學生多去企業實踐,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企業還要深入到學生中去,派遣有經驗的人員多去交流,分析當前職業所需要的必備技能,并鼓勵大學生積極投入到電商平臺的發展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