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亮(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提出了發展文化軟實力的戰略,所以我們也必須要認識到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要能借助發展國家的文化產業來發展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在這個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目前很多藝術都面臨著新的定位,舞蹈產業同樣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我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民族舞蹈,也保留了很多的文化類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在的很多因素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舞蹈產業面臨著新的角色。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將就目前舞蹈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運作和發展路徑進行分析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近些年來很多專業性的和深受大眾喜愛的舞蹈作品逐漸涌現了出來。但是和西方國家相比,市場發育還是不夠成熟,在產業化轉變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經濟全球化和現代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新文化形態的崛起,同時也把舞蹈和舞蹈藝術放在了一個新的背景下。我們應該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目前在新的形態下,舞蹈和舞蹈家們也面臨著新的問題,有了新的機會,但其中有很多的問題還值得我們深入地思考。首先,現代文化企業制度還不夠健全和完善,缺乏一定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或者事業單位,必須要明確清楚自己的產權關系,制定具體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進一步規范法人的治理結構,從而進一步落實好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其次就是融資投資管理有待加強。文化產業的發展基金制度還有投資管理公司是多元化投資主體的典型模式。我國的文化產業缺乏資金方面的投入。在資金的流動這個環節的處理并不十分到位。所以資金的不足就會導致產品質量偏低,市場的投放份額相對較小,無法滿足國家化的標準,所獲得的利潤也相對較小。另外缺乏健全的人才培養和流動激勵的制度。文化產業是一個橫跨經濟、文化、技術和管理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但是目前的發展和現代教育培養模式存在著不相符的情況。我國的經濟管理再加上文化經濟和文化技術人才。這也是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第四個方面就是藝術產業管理還不是特別的規范。藝術產業在發展方面呈現出了不均衡的特點,支撐產業發展的社會資金體系不是十分的完善。管理體制根本沒有成型,法律法規也不是特別的健全。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比如演出市場受不了外在的沖擊,頻頻出現的盜版影碟,還有產業稅收減免政策的不到位和文化經紀人地位資格認定的缺失等。第五個方面就是文化產業市場份額在地區上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最后就是文化產業的實力相對偏弱。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還相對較小,質量相對較低,文化企業整體的實力比較薄弱,缺乏一定的創新力。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之下,舞蹈藝術的生存和發展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那么舞蹈藝術在文化產業中的位置也會隨之改變,尤其是進入到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更是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
目前舞蹈藝術呈現出一個被冷落的趨勢,特別是專業的藝術舞蹈,觀眾的興趣發生了一定的轉移,所以市場氣氛不夠活躍,這也直接打擊了舞蹈工作者創作表演的積極性,所以很容易造成這方面人才的流失。近些年來,大型文藝晚會中舞蹈節目開始減少,單純的舞蹈晚會也相對較少。
目前民族舞蹈甚至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所以拯救還有扶持和保護民族舞蹈已經成為舞蹈工作者重要的任務。如果失去了民族的特色也就失去了中華文化,我國的舞蹈也就失去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每年舉辦的舞蹈演出中,民族舞為數寥寥。
當前生活化的舞蹈形式還有社交或者體育舞蹈的參與者開始逐漸增多,人們在自我表現和展示方面擁有了更為強烈的愿望。也可以看出人性的解放。
之前很多依靠國家財力維持的藝術團逐漸被迫解散,只有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文藝團體除外,大部分都在市場的浪潮中苦苦掙扎。但是因為缺乏一定的經濟效應,所以缺少有效的資金投入到舞蹈藝術領域。
舞蹈文化產業是新興的綜合性產業,需要參與國際競爭,保持健康的發展,一定要就目前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創新管理的方法,建立適合國情和符合文化產業特點的管理模式。首先應該改革當前文化產業行政管理,針對我國的國情加強對管理部門的組織和協調,爭取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的環境。其次就是要能創新舞蹈文化產業企業管理,培養管理人才。我國的文化企業規模并不是很大,力量上也比較的欠缺,經營的方式比較落后,為此我們必須要去培養創新人才,才能進一步落實好對文化產業的經營和管理。最后就是要能引導演出團隊還有劇場產業化運作。無論現代科技如何發達,觀眾和演員之間直接的溝通和交流都是必要的。劇場還有演藝團體在很大程度上都承擔著文化的再生產和文化傳承的功能,而且在市場經濟中也都是主體。為此,各級政府一定要加強重視,規范好文化產業的計劃和投資,加強政府的扶持力度。另外就是要做好資源之間的整合,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舞蹈文化產業主要是從事舞蹈文化產品生產并提供舞蹈文化服務的一種經營性的行業,在社會經濟中是多個部門和行業的組合,具有交叉性、邊緣性和綜合性等特點,這也決定了舞蹈文化產業和社會生產中的一些部門和行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文化產業內各個部門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能夠遵循管理的規律,更好地完善管理。首先應該加強立法。一定要堅持文化產業立法還有機制改革之間的融合和互相促進,要能夠和機制創新進行整合,通過改革創新促進文化產業的立法,使得立法體制更加的完善。另外就是在立法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堅持國際準則,并積極地借鑒外國的一些好的經驗,并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對文化產業進行進一步的發展。一定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遵循國際公約,還有雙邊和多邊協定,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好國家的文化主權,促進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另外也應該積極地去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借助法律保障和實現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經驗,并進行全面的研究,為我國文化產業立法提供必要的依據。
首先應該落實好科學的管理。對于舞蹈產業的工作人員來說,要能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這也是進一步創造出優秀的文化產品的基本要求。另外,舞蹈文化產業是綜合性的產業,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會使得企業無法在管理中更加的規范和科學。其次就是要能夠樹立品牌意識。每一位企業領導和員工在生產、銷售和服務各個環節都需要具備品牌意識,應該堅持企業品牌的中心思想,加強落實對于人才的培養,努力吸引優秀的人才,這樣才能保證舞蹈文化產業的有效運作。
總而言之,舞蹈文化產業應該緊隨目前市場化發展的趨勢,把握好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堅持落實市場化運作,首先需要做好創新方面的管理,要能制定科學的管理機制,積極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同時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不斷地培養文化產業方面的人才,堅持落實品牌意識,塑造好產業的品牌,通過多個方面的努力來實現舞蹈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從幾個方面淺析了舞蹈文化產業市場化運作具體的方式和手段,希望能給相關的工作人員一些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