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朋 章賽玉 陳華永
山東省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麻醉科,山東濰坊 262500
在臨床顱腦手術中,控制性降血壓技術的應用可改善手術環境、降低輸血率、減少失血量等,但此項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可造成低血流量灌注,而部分重要器官或組織極易因缺血而發生損傷,特別是腦組織和心臟[1-3]。采用顱腦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時,需控制性降血壓,而該操作在手術中屬于極大挑戰[4]。
現階段,控制性降血壓主要采取吸入麻醉藥、硝酸甘油、硝普鈉等進行,有資料顯示,七氟烷作為臨床麻醉中血氣分配系統較低的麻醉藥物,具有較多優勢,如蘇醒快、誘導快等,且無特殊氣味以及呼吸道刺激性,還可有效調控該藥物的麻醉深度;與此同時,通過吸入七氟烷這一麻醉藥,還可起到麻醉效果理想、血/氣分配系數低的效用價值,所以在臨床麻醉中應用十分廣泛[5-7]。本研究選取山東省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行顱腦手術的5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冠心病顱腦手術患者應用七氟烷行控制性降血壓的腦保護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山東省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行顱腦手術的5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26例。試驗組中,男14例,女12例;年齡40~75歲,平均(53.2±2.2)歲;平均體重指數(21.8±1.1)kg/m2。參照組中,男12例,女14例;年齡41~74歲,平均(52.6±2.4)歲;平均體重指數(22.2±0.9)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40~75歲;②患者的美國麻醉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均為Ⅰ~Ⅱ級;③患者的BMI 范圍為18~24 kg/m2。排除標準:①七氟烷過敏者;②心功能Ⅲ級以上;③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④術前長期服用利血平患者。
所有患者于打開硬腦膜后開始進行控制性降血壓,所有患者于術前0.5 h 肌內注射0.1 g 苯巴比妥鈉(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110)、0.5 mg 阿托品(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11161)。麻醉誘導給予0.15 mg/kg 順勢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608AJ)、0.4 μg/kg 舒芬太尼(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91A11211)、0.05 mg/kg 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MZ200107)。維持麻醉給予6~12 μg/kg 瑞芬太尼(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0A06191)、4~8 mg/kg 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5C200909)。患者控制性降血壓于打開硬腦膜后開始,注意采用250 mL 20%甘露醇溶液行常規快速輸注,以對顱內壓進行預防性控制。
試驗組給予七氟烷(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65200406)復合吸入,濃度為2%~5%。參照組給予硝普鈉(廣東宏遠集團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71604)靜脈泵注,泵入速度為3~8 μg/(kg·min)。
所有患者均確保MAP 較術前下降30%,且維持在≥50 mmHg。控制性降血壓時間0.5 h,之后血流復常,組織血流灌注恢復良好。
比較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手術前后的S100 鈣結合蛋白β(S-100β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濃度、肌鈣蛋白I(TnI)等水平,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惡心、煩躁)發生率。
分別采用S100B 蛋白ELISA 檢測試劑盒[CUSABIO(CSB-E08066r),美國]、NSE ELISA 試劑盒(上海雙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K-MB ELISA 試劑盒(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nI 定量檢測試劑盒(深圳微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檢測。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的均數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者經過變量轉換為正態分布后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CK-MB、Tn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的CK-MB、TnI水平高于本組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兩組患者術前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術后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術后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高于本組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CK-MB、TnI水平的比較(μg/L,)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CK-MB、TnI水平的比較(μg/L,)
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CK-MB術前 術后TnI術前 術后試驗組參照組t值P值26 26 5.78±2.72 6.11±2.35 0.3241 0.986 15.44±8.16*17.92±11.25*1.0324 0.124 0.15±0.05 0.13±0.08 0.2328 0.758 1.06±1.02*1.40±0.80*1.0652 0.324*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NSE、S-100β蛋白水平的比較(μg/L,)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NSE、S-100β蛋白水平的比較(μg/L,)
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S-100β蛋白術前 術后NSE術前 術后試驗組參照組t值P值26 26 0.10±0.04 0.09±0.05 0.0326 0.845 0.65±0.16*0.90±0.34*4.6568 0.000 9.01±3.69 8.89±4.02 0.3652 0.574 58.05±14.02*72.05±12.06*10.6354 0.000
試驗組患者中,發生惡心1例,煩躁2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1.54%;參照組患者中,發生惡心4例,煩躁5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4.62%。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000,P=0.0483)
冠心病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病癥,常伴有心力衰竭、心肌缺氧等癥狀,同時會導致血壓上升等不良情況出現,若冠心病患者做顱腦手術則需要密切關注機體血壓變化情況,血壓高、低對病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預后均具有重要影響。
近幾年,大量臨床研究和基礎試驗結果表明,近年來發現揮發性麻醉藥也能發揮神經保護作用。比如異氟烷和七氟烷更是對腦缺血和再灌注損傷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8-9]。更有學者研究七氟烷對內臟器官如心、肺、肝等的缺血性損傷,發現也具有保護作用[10-13],同時發現缺血性腦損傷的神經保護作用[14-16],七氟烷可有效減少腦缺血造成的梗死體積,對腦缺血損傷后神經系統功能的恢復有積極作用[17]。
濃度在2%以上的七氟烷可降低腦氧代謝和腦血流量,且顱內壓不會增高[18]。所以在冠心病顱腦手術中,采用七氟烷可能利于控制性降血壓。采取心臟手術治療冠心病時,給予患者七氟烷可對細胞外信號通路、活性氧自由基、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三磷腺苷敏感性鉀通道等予以調節[19-20]。但非心臟手術治療冠心病時,則其在保護心肌方面的作用還存在較大的爭議。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CK-MB、Tn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的CK-MB、TnI水平高于本組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患者術中均導致CK-MB、TnI水平,分析原因可能與患者腦組織術后受損造成神經-體液因素所致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心臟自我調節功能紊亂、中樞神經系統調控心臟功能紊亂等有關[21],但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CK-MB、Tn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冠心病顱腦手術中給予七氟烷對于術后心肌損傷的預防作用較小。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患者術后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術后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高于本組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組術后的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明顯升高,說明手術可造成患者術后腦損傷,但給予七氟烷者的損傷相對較輕,因此七氟烷可能具有一定的腦保護作用。分析原因為,七氟烷可對腦部微血管流量予以自動調節,可對微血管平滑肌進行舒張,以預防手術所致腦組織水腫、腦部血管痙攣等,同時七氟烷可減輕缺血性腦組織損傷,可避免神經元凋亡,從而發揮腦保護作用[22]。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七氟烷更具有應用安全性。本研究結果與楊云朝等[23]的研究較為接近。表明顱腦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行控制性降血壓中應用七氟烷具有極大的優勢和作用。
綜上所述,應用七氟烷行控制性降血壓在冠心病患者顱腦手術中有明顯的腦保護作用,即七氟烷可對腦組織予以有效保護,可做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