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彩麗
近年來精神分裂癥患病率呈遞增趨勢,其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疾病,基因遺傳為主要發病因素,患者有思維、情感、行為以及妄想、幻覺等方面障礙表現,且精神狀態與環境不協調。綜合臨床數據發現,精神分裂癥的患病人群集中在青壯年階段,增加了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負擔,甚至增加了患者自身、他人的安全隱患。針對精神分裂癥以藥物治療為主,關于精神分裂癥的抗精神病藥物種類較多,且治療效果獲得肯定。精神分裂癥患者易出現抑郁情緒,為了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抑郁癥狀,需合理選取抑郁針對性治療藥物,以此緩解整體癥狀。基于此,本文就本院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為例,分析采用抗精神病藥物聯合舍曲林治療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2例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6例。對照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4.0±6.5)歲;精神分裂癥病程1~10年,平均精神分裂癥病程(7.0±2.5)年;抑郁病程3~15周,平均抑郁病程(7.5±3.0)周。研究組男32例,女24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44.5±7.3)歲;精神分裂癥病程1~12年,平均精神分裂癥病程(7.2±2.2)年;抑郁病程3~17周,平均抑郁病程(7.3±3.5)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治療方案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檢查后符合精神分裂癥后抑郁臨床診斷標準;③患者和家屬知曉治療方案,同意配合;④基線資料完整,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原發性抑郁癥患者;②試驗用藥禁忌患者;③合并其他精神科疾病患者;④拒絕配合、中途退出治療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具體用法:奧氮平起始劑量10 mg/d,1次/d口服,用藥2周后根據患者癥狀變化調整服藥劑量至5~20 mg/d;利培酮起始劑量1 mg/次,1~2次/d口服,1周后根據患者病情上調劑量至2~6 mg/次;舒必利起始劑量100 mg/次,2~3次/d口服,根據患者癥狀表現增加劑量至600~1200 mg/d,患者癥狀穩定后維持劑量200~600 mg/d;氯氮平初始劑量25 mg/次,2~3次/d口服,根據患者病情增加服藥量至200~400 mg/d,病情穩定后維持劑量100~200 mg/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舍曲林治療,鹽酸舍曲林片50 mg/次,1次/d口服。兩組均連續治療4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期間精神癥狀、抑郁癥狀改善情況。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治療后患者抑郁評分、PANSS評分改善>60%;有效:治療后患者抑郁評分、PANSS評分改善30%~60%;無效:治療后患者抑郁評分、PANSS評分改善<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采用PANSS評定兩組患者的精神癥狀,包括妄想、猜疑/被害、情感退縮、抑郁等維度,分數與精神癥狀嚴重程度呈正比。參考HAMD測評兩組患者的抑郁癥狀改善情況,分數與患者抑郁程度呈正比。不良反應包括口干、手抖、嗜睡、便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n(%)]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
2.3 兩組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妄想、猜疑/被害、情感退縮、情感交流障礙、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妄想、猜疑/被害、情感退縮、情感交流障礙、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HAMD評分比較 治療1個月,兩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3、4個月,研究組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PANSS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PANSS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4 兩組HAMD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HAMD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精神分裂癥后抑郁屬于精神分裂癥殘留癥狀,發病率較高,患者有情緒低落、自卑等負性心理,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有輕生表現。針對此類疾病患者單純采取抗精神病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的陽性、陰性癥狀,但對抑郁癥狀的改善情況不理想,所以需在抗精神病治療的基礎上合理優化治療方案,以促進患者抑郁癥狀改善,并在協同作用下進一步提高精神癥狀改善[2,3]。舍曲林在選擇性抑制中樞神經系統5-羥色胺再攝取作用的基礎上促使神經突觸間隙內5-羥色胺物質濃度聚集、增高,抗抑郁作用顯著,對人體多巴胺、腎上腺素等受體無明顯影響,保障了治療的安全性[4]。勞恩榮[5]研究指出,舍曲林與抗精神病藥物聯合用藥方案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可以促進患者精神癥狀改善、有效緩解抑郁癥狀,聯合治療預后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舍曲林與抗精神病藥物聯合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抑郁癥狀,安全性獲得保障,提升了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