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2021年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強調。
“中國一定會踐行承諾,采取有力舉措,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轉變用能方式,提升生態碳匯能力,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2021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致辭時指出。
“檢查要把握好四個重點,一是法律確立的重大原則及相關規定落實情況;二是新增重要制度措施落實情況;三是法定職責和法律責任落實情況;四是配套法規和標準、名錄的制定情況。”
——2021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時提出。
“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帶動更多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齊心協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美麗廣東。”
——2021年3月16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要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抓緊部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建立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2021年3月1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碳達峰碳中和基礎研究研討會上指出。
2000萬人
植樹節前后,廣東省各地干部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掀起了春季義務植樹熱潮。據廣東省綠委辦初步統計,今年開春以來已有近2000萬人參加義務植樹,植樹近6000萬株。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廣東全省累計2.18億人次義務植樹6.52億株,城鄉一體的綠化新格局初步形成。
20.86萬家
目前,我國共有20.86萬家污水處理相關企業,山東省2.35萬家排名第一,廣東省1.95萬家。廣東、江蘇分列二三位,西安、廣州、長沙則是排名前三的城市。2020年,污水處理相關企業新注冊4.55萬家,同比增長20%,今年一季度新增企業1.12萬家。
1426+
深圳自2019年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以來,以探索建設超大型城市固體廢物治理樣板為使命,全方位推進固體廢物綜合治理體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綠色發展方面,清理淘汰1130家落后企業,完成604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認證139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1426個“無廢城市細胞”,提升綠色低碳化發展和生活水平。
100%
今年2月,珠海市生態環境局通過環境信訪管理系統共收到信訪件216宗,其中舉報類2件、投訴類204件、咨詢類10件,全部信訪件均得到有效調查處理,并在規定時間內答復了信訪人,辦理率100%。
829.2公里
近日,汕頭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汕頭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汕頭市將堅持以保障水安全、保護和修復河流水生態環境為碧道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計劃到2035年建成829.2公里碧道,其中2030年將建成碧道539公里,基本形成覆蓋全市的碧道網絡,逐步呈現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1000萬元
3月31日,駿馬水泥獲得肇慶市四會農商行1000萬元授信用于節能減排技改。這是廣東省首筆“碳中和”貸款,肇慶正通過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金融保障作用,不斷助力企業“脫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