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雯
2018 年 10 月,施某華多次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小海鎮的農田里采用“張絲網、播鳥聲”的方式,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經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獵捕的鳥類中有灰頭鹀 212 只、云雀 421 只、白眉鹀 3 只、粟鹀 1 只、麻雀 1 只、環頸雉 1 只、山斑鳩 5 只、珠頸斑鳩 2 只,合計 646 只,均屬于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簡稱“三有動物”)。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施某華違反狩獵法規,非法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應當以非法狩獵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施某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處罰。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認為,被告人施某華非法獵殺鳥類的行為,破壞了生物多樣性,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構成環境侵權,也侵害了國家對野生動物資源的所有權,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請求判令被告人施某華賠償因侵權造成的國家資源損失人民幣19萬余元,并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法院判決
江蘇省東臺市人民法院認為,灰頭鹀、云雀、白眉鹀、粟鹀、環頸雉、山斑鳩、珠頸斑鳩等鳥類均屬于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它們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固有組成部分,對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具有重要作用。本案中,被告人施某華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期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數量多達646只,種類多達8種,極大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狩獵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同時,被告人施某華的犯罪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除應當受到刑事懲罰外,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一)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的規定,判決被告人施某華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被告人施某華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賠償國家資源損失19萬余元并在鹽城市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報紙上發表賠禮道歉聲明。
以案說法
該案所涉區域位于黃海濕地范圍內。大量獵捕野生鳥類不僅會嚴重破壞濕地的生物多樣性,致使濕地生態失衡,而且在運輸、交易、加工、食用野生動物過程中會產生細菌、病毒,危害公共衛生安全。該案中,法院依法以非法狩獵罪判處被告人實刑的同時,判決其賠償國家資源損失并賠禮道歉,體現了司法保護生態環境公共利益的功能。同時,法庭考慮到被告人無業、家庭生活困難等情形,依法引導被告人以環境整治、林業看護等環境公益勞動的方式替代履行部分賠償責任,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和恢復性環境司法理念。
法官寄語
黃海濕地野生動物種類豐富,現有379種鳥類,47種哺乳類動物,67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時,黃海濕地也是全球數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然而,一些農村地區的老百姓由于法治意識淡薄,非法獵捕、殺害鳥類等野生動物的現象屢屢發生,黃海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科學、社會、文化等價值。當更多的野生動物被獵捕、被殺害,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就要遭到破壞,最終將影響到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希望本案被告人能夠清醒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和危害性,認真吸取教訓,并通過參加環境整治、林業看護等公益勞動,努力成為一名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者和參加者。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
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非法狩獵“情節嚴重”:
(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或者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
(三)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三條 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
國家保障依法從事野生動物科學研究、人工繁育等保護及相關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
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條 人民檢察院對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犯罪行為提起刑事公訴時,可以向人民法院一并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由人民法院同一審判組織審理。
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審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