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琪
2021年2月,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海珠分局首次對建設項目違法行為實行雙罰制,對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的某印花廠處罰20萬元,同時對項目負責人胡某處罰5萬元。
在2020年“藍天保衛戰”百日沖刺行動中,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海珠分局利用VOCs走航監測車對重點區域開展夜間巡查時,監測到1處點位甲苯數值超標,通過排查發現一家非法印花廠廢氣未經處理直排外環境。經調查取證,該廠在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的情況下,擅自投入使用,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且長期以“打游擊”的方式逃避監管,現場污漬滿地、臭味濃烈,性質非常惡劣。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海珠分局現場責令該廠立即停止違法排污行為,并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對該項目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對項目負責人胡某下達了罰款5萬元的處罰決定。目前,該印花廠已停產清理。
建設項目負責人有義務遵照環境保護相關規定依法建設,企業違法,相關負責人同樣應當擔責受罰。下一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海珠分局將持續加強依法治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強化政策法規宣傳,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切實壓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
【相關法條】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違反本條例規定,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中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