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俄羅斯科學院語言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社會語言學》2020年第3期推出中俄兩國學者合作的專刊,主題為“社會語言學視野中的中國語言”。專刊由上海外國語大學趙蓉暉教授、俄羅斯科學院加普魯諾娃研究員共同擔任主編,分別用俄文、英文刊載中國學者李宇明、郭熙、趙世舉、趙蓉暉、王春輝、劉媛媛、鄧飛首發于《語言戰略研究》的5篇論文和俄羅斯學者阿爾帕托夫、加普魯諾娃、加里寧等人的文章。
專刊主編在前言中介紹了蘇聯及俄羅斯學者對中國語言的研究情況、兩國學者在社會語言學領域的合作情況,其中重點介紹了2018年以來兩國學者的互訪及合作情況。
專刊分為“社會語言學理論”“語言政策”“社會語言學方法:實驗及田野研究”“語言狀況”“語言個性”“社會語言學家詞典”“社會語言學討論”“語言政策分析討論會紀要”等8個部分,比較全面地展示了中國語言生活和相關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
首發于《語言戰略研究》的5篇論文分別是:趙世舉《中國語言觀測研究的實踐及思考》(2016年第5期),王春輝《語言與貧困的理論與實踐》(2019年第1期),劉媛媛、鄧飛、趙蓉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英語教育“文化認同”規劃研究》(2019年第2期),李宇明《中國語言資源的理念與實踐》(2019年第3期),郭熙《七十年來的中國語言生活》(2019年第4期)。
俄羅斯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語言研究機構,其研究涉及語言學的基礎和應用,尤其在世界語言、語言學史研究方面聲譽卓著,其研究者大都是各白領域的頂尖學者。1950年代以來,該所把相當多的精力投入社會語言學、語言政策研究,是蘇聯及俄聯邦語言決策中最重要的學術支撐力量。《社會語言學》雜志由著名語言學家阿爾帕托夫院士和比特克耶娃研究員擔任主編,每年出版4期,《語言戰略研究》主編李宇明教授、編委趙蓉暉教授均已受邀加入該刊編委會。
近十多年來,中國語言生活及其研究成果越來越受到國際上的關注,俄羅斯《社會語言學》的這一期專刊就是明證。而該專刊同期刊載我刊5篇論文,這不僅是中國語言生活派國際學術輸出的一大實績,也是我刊“走出去”的堅實一步。事實證明,“就語言生活為語言生活而研究語言和語言生活”,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望學界勠力同心,繼續以研究佳績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