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麗,馬家齊,郭春蕊
1.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030012;2.太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統計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嚴重威脅我國女性健康且發病率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依然為乳腺癌,全球新診斷乳腺癌病例中我國約占12%,同時以2%的速度遞增[1]。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醫療資源供給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等因素的限制性影響愈加顯著[2],醫療機構床位緊張困境在短期內無法得到根本性緩解。為避免化療病人由于等待床位延誤治療等情況出現,日間化療作為一種人性化醫療服務模式[3],與現代醫學模式倡導的“醫學-心理-社會”三者協調兼顧的診治理念一致[4],在越來越多的醫院應用[5-6]。日間化療可以在24 h 完成1 次完整的化療過程[7],與普通住院治療模式比較,日間化療在減少治療時間、提高診治效率、減輕病人經濟負擔等方面的優勢體現得尤為顯著[8]。與此同時,日間化療可以幫助病人創造“白天住院化療,晚上回家靜養”的客觀條件[9],有利于病人從家庭中獲得更好的心理撫慰與生理照料[10]。
1.1 一般資料 我院乳腺外科醫療服務面積約2 000 m2,劃分為常規病房區、醫學科研區、日常辦公區、護理服務中心等主要功能區域,共設置外科床位78 張。為有效緩解床位緊張,提升化療周轉率,保證腫瘤病人在手術后能夠得到及時的化療,科室于2018年3 月增設日間化療區,收治符合日間指證化療,且無化療禁忌證及嚴重并發癥、重要器官功能良好的病人。2018 年3 月—2020 年3 月日間化療病房共收治6 575 例次,其中女6 573 例次,男2 例次,年齡22~69(46.5±7.8)歲。
1.2 方法 為了持續優化日間化療病房管理,進一步提高病房運行效率與管理效能,科室結合其運行狀況,對其進行了系統優化,主要涵蓋了資源維度、運行維度及信息維度。
1.2.1 資源維度優化 乳腺外科日間化療區共設置床位16 張,分為特需輸液和普通輸液兩個區域,增設呼叫系統、管道氧氣等常規醫療設施,并配套候診區、飲水間和衛生間等服務性設施。為提升日間化療服務的高效性與便捷性,科室創建了配套的準時制生產方式(just in time,JIT)診療檢查區,主要進行乳腺常規檢查,包括乳腺鉬靶X 線攝影檢查、B 型超聲波檢查等,通過預約服務制度與調度計劃管理的協同優化,基本實現了診療檢查準時制。為了更好地提供高質量醫療、護理服務,消除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日間化療區構建了一站式綜合治療模式[11],改變了傳統診療過程中由于多學科交叉而產生的局限性,創新性地將和乳腺癌治療相關的各科醫生整合到多學科診療協同平臺[12],目前該平臺共配備醫護人員11 人,其中乳腺外科醫生3 人,超聲科醫師1 人,影像診斷醫師1 人,放療醫師1 人,內科醫師1 人,病理醫師1 人,固定配置通過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及臨床實訓,具有“化療準入”資格的責任護士3 人。
1.2.2 運行維度優化 乳腺科日間化療采用“線上+線下”雙線三端預約機制,符合收治指證的病人可通過電話、微信、門診3 種方式預約,預約成功后即預留特定時段床位,生成宣教告知書,指派當日責任護士與病人進行溝通銜接。依托乳腺科多學科診療協同平臺,集中研究討論病人的具體治療細節及其實施進程等,為乳腺癌術后病人提供精準、規范的化療方案及人文關懷預案,同時采用日間化療結構化病歷,有效提升醫生診療效率。基于業務流程重組理論,將病人日間化療全周期分解為前置期、入院期、后置期3 個階段,并對病人、醫生、護士在不同階段的主體行為進行清晰劃分[13],有效提升日間化療病房的運行效率。
1.2.3 信息維度優化 為進一步統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日間病房運營效率,科室創建“乳腺診療中心”公眾號,設有“若初醫助”“科普專場”兩大板塊,可為病人提供日間化療分時段預約、乳腺知識科普宣教、多學科綜合治療化療方案推送、報告診斷解讀咨詢等服務,病人可以隨時通過公眾號查詢自己的化療時段、主治醫師、責任護士、注意事項等相關治療信息。為了更好地為病人答疑解惑,科室建立了“乳腺候鳥”微信群,病人可以在第一時間提出自己的疑惑或問題。同時,醫護人員可以利用微信群詢問查驗病人檢驗數值是否存在異常,更好地識別病人可能出現的各種不穩定狀態,以便在健康宣教階段可以向病人推送針對性更強的視頻、圖片等形式豐富的多媒體資料,從而有力推動醫護患三者之間形成互聯、互通、互動的良好氛圍。
1.3 效果評價 ①比較系統優化管理前(2018年3月—2019年2月)及系統化管理后(2019年3月—2020年3月)出院例數、入院前等待時間、平均住院日、按期化療率。②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中“人-機-料-法-環”系統思想設計問卷,讓病人對醫護人員、醫療設施、流程平臺、病房管理、病房環境5 個方面滿意度進行評價。
2.1 系統優化管理效果 系統優化管理后護理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無病人投訴和醫療事故發生,運行效率顯著提升,床位周轉率大幅提升。結果見表1。

表1 系統優化管理前后相關數據
2.2 病人滿意度 系統優化管理前后病人對醫護人員、醫療設施、流程平臺、病房管理、病房環境5 個方面的滿意度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系統優化管理前后病人滿意度 單位:%
3.1 全維關懷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日間病房的本質是基于“高標準”質控與“高精度”管控的協同創新,為病人創造舒適的診療環境[14],其中便捷的治療流程有助于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15],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病人保持身心健康[16]。通過創建“乳腺診療中心”公眾號與“乳腺候鳥”微信群,實現“零等待、零距離”的人文化全程關愛,推動醫護患三者之間形成互聯、互通、互動的良好氛圍。乳腺外科通過創立“愛生坊”人文關懷基地,邀請已康復的乳腺癌病人組建“同行同伴”志愿者聯盟[17],為新確診病人進行答疑解惑與情感支持。
3.2 學科協同提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 日間化療病房的一次完整化療周期包括臨床收治、檢查化驗、診療路徑、宣教隨訪、方案制定、藥物配置輸注、化療后觀察等多個環節,病人需在24 h 內完成入院、出院,在保證診療規范性與安全性的前提下縮減住院時間,必須不斷增強乳腺外科多學科診療平臺所形成的協同合力為基礎保障,利用該平臺一次性解決日間化療病人的全部治療需求,在提升病人的舒適度與滿意度的同時,更好地實現多學科之間的認知融合,有效提高治療方案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3.3 診療、護理聯合推進智慧病房項目建設 為了實現醫療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乳腺外科病房正在積極推進“智慧日間化療病房”項目建設,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醫療智能軟硬件融合[18],實現診療信息實時查驗,監測信息及時預警[19],通知信息準時傳遞,打破病房信息孤島局限,實現醫療設備互聯互通[20],為醫生提供及時、精準的診斷依據,為護士提供高效、周全的輔助支持,真正營造出“將時間還給醫護人員,送醫護人員回歸病房,讓病人安心治療”的和諧、包容的醫療氛圍,為社會創造更多醫療服務價值。
乳腺外科日間化療病房管理優化,構建了涵蓋資源維度、運行維度、信息維度的三維一體優化策略。基于資源維度,創建了JIT 診療檢查區、一站式綜合治療模式,整合了多學科診療協同平臺;基于運行維度,建立了精確預約機制、精準方案制定、實施精細流程管理;基于信息維度,創建了“乳腺診療中心”公眾號、“乳腺候鳥”微信群。通過上述優化策略,有效提升了乳腺外科日間化療病房的運行效率及科室管理效能,統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為病人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