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榮雪 于開蓮


【摘要】專業自覺作為幼兒園教師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的重要內驅力,近年來逐漸成為研究的焦點。本研究采用訪談法,以北京市9位幼兒園教師為研究對象,了解當前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發展現狀。針對研究中發現的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緊迫性低、提升自身主動性較低、察覺自身問題后存在消極情緒、對自身專業發展水平認識缺乏等問題,建議為教師樹立榜樣,激發教師發展意愿;增加培訓活動的實用性,提升教師參與主動性;增加對教師的關注,及時解決教師出現的問題;運用各種評價手段,幫助教師了解自身發展水平;增強教師成就感,促使其主動采取行動發展自身。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質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4604(2021)10-0037-06
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是指,幼兒園教師能夠對自己從事的專業及專業要求有正確、清晰的認識,并在保教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自身的實踐能力,有意識地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一種專業品質。〔1〕為客觀考察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發展水平,潘瓊、黃娟娟開發了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評價指標體系,將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劃分為專業自覺動機、專業自覺情感、專業自覺認識、專業自覺行為4個維度。〔2〕其中,專業自覺動機是指,教師自覺意識到提升專業水平的緊迫性,并為提升專業水平表現出極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專業自覺情感是指,教師對專業和幼兒的熱愛以及在發現和解決保教工作中的問題后表現出的精神愉悅和滿足感;專業自覺認識是指,教師對幼兒教育規律有自覺遵循的認識,并對自身專業水平及發展有清晰的認識;專業自覺行為是指,教師主動反思、敏銳地發現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創造性地有效解決。〔3〕已有的針對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發展現狀的研究較多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采用質性研究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見。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了解當前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發展的現狀。
一、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研究方法與思路
本研究主要運用訪談法,以北京市9位幼兒園教師為訪談對象,借鑒以往研究,從專業自覺動機、專業自覺情感、專業自覺認識、專業自覺行為4個維度整理訪談資料,分析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發展的現狀。
(二)訪談設計
1.受訪教師確定
受訪者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訪談問題設置
本研究的訪談提綱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教師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教齡等;第二部分從專業自覺動機、專業自覺情感、專業自覺認識、專業自覺行為4個維度設置訪談問題,共11個題項。另外,本研究在訪談中加入了“您期待獲得怎樣的幫助”這一實際問題,以期為教師專業自覺發展建言獻策。具體內容見表2。
二、研究結論與分析
(一)專業自覺動機水平低,教師專業發展的緊迫性亟待提升
1.教師專業發展的緊迫性低
問及教師發展愿望是否強烈時,僅有2位教師表示肯定。 F教師表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自身性格,“我一直在努力,自始至終沒有懈怠過”。S教師剛度過新入職的適應期,對自己的未來具有很強的期許,因此發展緊迫性較高。表示否定的7位教師中,L教師表示:“沒有特別強烈或很迫切的發展愿望,順其自然就好。”Z教師表示:“因為現在馬上進入管理崗位,所以會有期待,但是并不強烈。”P教師表示:“現在我自己沒有特別強烈的發展愿望,主要專注園所的發展。”
2.部分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較低
本研究通過教師是否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培訓及參與時是否認真投入來分析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其中5位教師表示能積極參與且收獲很大,但其余4位教師均表示自己為被動參與,可見部分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有待提升。積極參與培訓的教師均表示能從中學習所需知識或技能。如W教師表示:“我會主動尋找自己想要獲取的資源、想要看的書、想要參加的培訓、想要去聽的課。針對崗位培訓,我會參與到學習和進修的過程中,并搞明白別人是怎么做的,思考我可以怎么去做。”S教師表示:“我很喜歡參加園內組織的一些實踐類觀摩或外出學習活動,這些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表示自己被動參與的4位教師提到,參與培訓收獲很小,更期待增加實踐觀摩或案例分析的活動。如Z教師表示:“我會參與課題研究,去查閱資料,跟領導商量下一步的研究思路,工作在認真做,但感覺對我的發展幫助不大,所以主動性不太強。”H教師表示:“會參加一些培訓活動,我覺得園內的培訓好一點,但是在外出學習活動中,專家講的有些內容比較宏觀,我聽不懂。”
(二)專業自覺情感水平較高,但部分教師發現問題后存在消極情緒
1.教師一致表示熱愛幼兒
9位教師都表達了自己對幼兒的喜愛。如M教師表示:“挺喜歡孩子的,所以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報了學前教育專業。”S教師表示:“對孩子的喜愛程度一直在加深,我覺得不是說孩子們離不開老師,是老師離不開孩子們了。”C教師表示:“我覺得我的主動性都是來源于對孩子的熱愛,想多給他們一些東西。”
2.多數教師熱愛自身職業
問及對職業的熱愛是否在加深時,6位教師表示肯定,表明多數幼兒園教師熱愛自身職業。如M教師提到:“我覺得自己對職業的認識一直在加深,看到孩子的發展以后,覺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S教師表示:“我對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熱情,真誠對待每一個小朋友,所以我越來越喜歡這份職業。”但另外3位教師表示愿意選擇這一崗位是出于工作穩定、自身責任感、專業調劑等原因。如F教師表示:“我感覺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在這個崗位上,就要把事情做好。”L教師表示:“最開始我是求穩定,現在覺得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做好本職工作,有所成長。”C教師表示:“選擇這個專業是被調劑的,后來就順其自然了。”
3.部分教師發現自身問題后存在消極情緒體驗
研究者對訪談資料進行分析后,將9位教師發現自身問題后的反應分為積極解決型、無情緒型、消極情緒型三種類型。
問及在發現自身問題后的情緒或感受時,積極解決型的3位教師表示自己會十分感激,并且愿意解決問題。S教師說:“不管問題是自己發現的,還是別人指出的,改正了之后,自己會更優秀。”F教師說:“我特別開心,肯定愿意調整,因為我覺得這是對我好,是讓我成長。”M教師表示:“有問題很正常,可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這對一個教師的成長非常重要。”
無情緒型的3位教師表示沒有任何感受或體驗。L教師表示:“發現問題時沒什么情緒,也談不上積極面對。”W教師談到:“比如我剛來單位的時候,不是在適應這個專業,更多的是在適應這個單位,但是發現問題時沒有什么感受或者情緒。”C教師說:“我會覺得自己教學經驗比較缺乏,但是沒有什么情緒,能接受出現問題。”
消極情緒型的3位教師發現自身問題時,易出現消極情緒體驗。Z教師說:“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我工作繁忙,還要培養新教師,感覺自己在不斷輸出,有一種疲憊感,會情緒低落。”P教師提到:“現在回憶起來,我好像一直在掙扎中生存,經歷的每一個階段都要面對很大的挑戰。壓力很大,因為大家對幼兒園期望太高了。”H教師表示:“有時候孩子不理你,怎么說他都不聽,完全不管用,還是很有挫敗感的。”
根據專業自覺情感的定義,第一類教師最符合要求,發現問題時樂意接受并積極面對;第二類教師能夠接受自己存在問題,但對比定義中提到的“發現問題時表現出精神愉悅”仍存在差距;第三類教師狀態消極,不符合要求。
4.大多數教師解決問題后有滿足感
有8位教師明確表示解決問題后有滿足感。如S教師表示:“不僅有滿足感,而且很有成就感,做孩子王還是很開心的。”P教師說:“跟新園所和同事經過兩年的磨合之后,到第三年就能達到一致了,也是有些成就感的。”F教師提到:“會有滿足感,因為其他教師或者家長處理不了的問題,我能處理得很好。”但有1位教師覺得問題解決是自然而然的,并沒有太大的滿足感。
(三)專業自覺認識水平較高,但教師缺乏對自身專業發展水平的認識
1.教師具有遵循保教工作規律的認識
訪談中,有8位教師均表示知道工作中應遵循幼兒教育規律。如S教師談到:“我參加過一次新任教師比賽,最后結果不太好。后來發現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當時設計的活動過于復雜煩瑣,活動內容不太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后來我設計每項活動,都會做到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C教師表示:“設計體育活動的時候會考慮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無論是強度還是密度,都要保證能達到一個合理的標準。”
只有1位教師提到一線教師無暇顧及教育規律。P教師表示:“一線教師思考的主要問題還是活動有沒有完成,孩子飯吃得好不好,孩子們是不是又不收拾玩具,等等。”
2.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水平認識不足
面對“您會不會主動分析自己的專業水平”這一問題,5位教師表示會通過技能大賽、職稱評定等方式了解自身發展情況。如M教師提到:“參加技能評比活動,是定位自己專業水平的一種方式;主動去發現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做法,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W教師表示:“我會分析自己的專業水平,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把各種平臺和資源運用好。”但也有4位教師表示否定。如P教師表示:“我不太關注個人,沒什么自我規劃的意識,就想把每天的事做好,沒有什么自我分析的意識。”F教師表示:“不太會去想這個,也不知道怎么分析自己的水平。”
3.多數教師具備對自身未來發展的認識
研究者通過詢問教師的未來發展規劃判斷其對未來發展的認識。其中6位教師表示對自身未來發展有清晰的規劃,了解自己的發展方向。如S教師表示:“肯定會規劃,我已有三年教齡了,我肯定要考慮接下來的三年我去做什么。”Z教師談到:“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發展的問題,想長遠發展,實現專業上的提升,未來發展路徑現在是很明確的。”
有3位教師表示較少進行發展規劃,更專注于當前的任務。P教師表示:“我是不太有規劃的人,不太能預想到未來我的路會怎樣,但是我會很認真地對待眼前的事情。”C教師表示:“我對自己沒有特別明確的要求,可能大概率向體育方面發展吧。”F教師表示:“我從來沒有自己的規劃,就想踏實做好現在的事情。”
(四)專業自覺行為水平最高,教師能主動采取行動發展自身
1.教師能主動反思自身行為
訪談中,9位教師均表示自己會主動開展反思,并且多數教師認為反思能力是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如M教師提到:“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學中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思考應該怎么去解決。”L教師表示:“我的反思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我有一個習慣,每天下班之后,會想想這一天都干了什么,比如說會不會跟哪個孩子哪句話說得有點重了,或者哪個環節做得不好,要不要跟家長去溝通一下。”S教師表示:“我覺得這是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反思自身行為,才能知道哪里做得不好。”
2.教師能主動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面對“您在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有遇到困難嗎”這一問題,9位教師均給出了肯定回答,表明教師能夠主動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如F教師表示:“我覺得自己理論方面還有欠缺,對怎么用理論指導實踐存在困惑。”Z教師表示:“問題挺大的,我現在算是進入管理崗,壓力很大。”H教師提到:“我覺得做了班主任以后,必須獨立去做家長工作,這對我挑戰比較大。”
3.教師能有效解決自身問題
問及“面對出現的困難或瓶頸期,您是如何度過的”這一問題時,9位教師均表示會主動解決問題。在解決措施是否有效的問題上,有1位教師表示并不確定,其余教師均表示解決措施是有效的。如S教師表示:“我肯定會主動采取措施,比如我會跟有經驗的教師去討論,詢問解決方式;會主動承擔班里的工作;不帶班的時候,會申請去聽其他教師的課。如果有外出聽課的機會,只要是幼兒園允許自愿報名的,我肯定會申請。”H教師提到:“比如面對家長工作的問題,我會運用心理學知識,思考什么樣的家長能夠接受什么樣的態度;還會通過觀察去思考家長到底想表達什么意思。”只有C教師表示:“園里對體育沒有專門研究,所以也是我自己琢磨,跟孩子、跟領導也會有一些交流,還不確定效果。”
三、討論
(一)專業自覺動機發展現狀及原因分析
研究發現,當前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動機水平低,教師專業發展緊迫性與主動性均有待提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專業自覺動機發展具有階段性。訪談中,研究者了解到了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緊迫性較高的階段,有7位教師均表示自己在入職第二年或第三年,尤其是在完全適應幼兒園工作之后發展緊迫性最高。可見,本研究中,相比教齡為2-3年的新任教師,工作年限較長的發展型教師及成熟型教師沒有表現出較強烈的發展意愿,可能導致出現教師專業發展緊迫性不高這一結論。其二,對于教師而言,園所提供的部分培訓收效不大。訪談中,教師表示之所以參與培訓的主動性較低,主要原因在于培訓對自身啟發不大,甚至可能出現理論過于高深無法理解的情況,因而導致在培訓中無法積極投入。
(二)專業自覺情感發展現狀及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情感發展水平較高,教師普遍擁有對幼兒、自身職業的熱愛,并且能夠在問題解決后獲得滿足感,但部分教師發現問題后會伴隨著負面的情感體驗,且出現負面情緒的教師教齡普遍較長。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其一,發展型教師及成熟型教師作為園所發展主力,承擔著班級管理甚至是園所管理的重任,而且目前幼兒園常采用“傳幫帶”模式,教齡較長的教師通常要負責新任教師的指導,因此面臨的壓力較大。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幼兒、幼兒家長、幼兒園管理、社會壓力等都是壓力源。〔4〕其二,相比新任教師,教齡長的教師更易產生職業倦怠。研究發現,教齡在15年以上的幼兒園教師情感枯竭和精力枯竭都比較明顯,而且大多身體上存在一些疾病,這些疾病時而會影響教師教學。〔5〕
(三)專業自覺認識發展現狀及原因分析
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認識發展水平較高,具有自覺遵循保教工作規律和對自身未來發展的認識,但缺乏對自身發展水平的認識。究其原因可能有兩點。其一,教師對專業發展水平的評測手段了解較少。部分教師能夠通過自身經驗、比賽、職稱評定等手段了解自己的發展情況,但仍有教師表示不知道如何評價自己的發展水平,且極少有人提及通過教學中幼兒的反應、家長的反饋、管理者的評價、《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等來評價自身工作及發展情況。教師對這些不完全了解,可能導致其對自身發展水平的認識不夠全面。其二,承擔管理任務的教師事務繁忙,且將更多精力放在園所運營發展上,對自身的專業發展有所忽略,易導致缺乏分析自身發展水平的意識。
(四)專業自覺行為發展現狀及原因分析
在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發展中,專業自覺行為發展水平最高,教師能主動反思自身行為,主動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有效解決問題。這一方面與當前各園所提供的平臺和眾多機會不無關系。當前,為提升園所教師整體質量,園所內外的教研、培訓等活動十分豐富,且多數幼兒園要求教師定期撰寫發展規劃、自我反思等。在園所的推動下,教師必然會采取行動發展自己。另一方面與幼兒園教師工作中能夠獲得自我成就感有關。成就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之一。
四、建議
(一)為教師樹立榜樣,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意愿
在專業自覺動機發展方面,自身發展愿望并不強烈的教師,既包含發展型教師,也包含成熟型教師。為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意愿,針對發展型教師,建議園所根據教師的發展規劃,為其樹立發展的榜樣。例如,對于班主任,可幫助其向保教主任看齊;對于對科研課題感興趣的教師,可幫助其申請及主持園內課題;對于在班級管理上有獨到心得的教師,可支持其向業務園長學習,等等。有了榜樣和追逐的目標,教師更有動力提升自己。針對成熟型教師,建議增強教師對于自身發展的責任感。訪談中發現,一線教師為促進幼兒發展,會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方式,這在無形中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己。這種作為教師的責任感,會不斷激發教師的發展意愿。另外,本研究發現,多數教師在入職2~3年時發展意愿最強烈。因此,建議園所抓住這一時期,多為教師提供比賽、觀摩教學活動、參與課題研究等機會,不失時機地促進教師發展。
(二)增加培訓活動的實用性,提升教師參與主動性
在專業自覺動機發展方面,近半數的教師專業發展的主動性不高,且部分教師在訪談中表示參與培訓、教研收獲不大。對此,建議為教師增加實踐觀摩類培訓活動,且盡可能在培訓中加入實際案例分析、教師互動研討等形式。教師們在談及自身期待獲得的幫助時,均表示十分期待實踐觀摩等形式的培訓,反而對參與理論培訓的熱情不高。另外,如果在理論培訓中能夠適當加入幼兒園實際案例,也必將提升教師的理論接受度與對培訓的關注度。作為園所管理者,可以通過觀察教師、與教師直接溝通等形式了解教師興趣點,并為其提供對口培訓機會。教師必定樂意參與這樣有針對性的培訓。
(三)增加對教師的關注,及時解決教師出現的問題
在專業自覺情感發展方面,部分教師面對發展問題容易出現沮喪、挫敗等感受。且訪談中有這樣問題的幾位教師的教齡較長,以發展型教師與成熟型教師為主。對此,第一,增加對教師的關注,及時發覺教師存在的問題。發展型教師與成熟型教師作為園所發展主力,經常要承擔較重的任務。因此,要求管理者關注教師日常工作狀態,關心教師身體狀況,一旦察覺教師狀態不佳,應在第一時間與教師溝通,給予教師傾訴的出口。第二,為教師提供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發現教師存在的問題時,應嘗試幫助教師尋找解決方法。例如,發現教師與家長溝通存在問題時,可以請園內老教師為其傳授經驗,或讓其學習其他教師與家長的相處之道。另外,可以就這一問題開展教研活動,集思廣益,共同討論如何解決。
(四)運用各種評價手段,幫助教師了解自身發展水平
為提升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水平的認識,建議教師運用好評價自身專業發展的手段及平臺。訪談中教師提到了幾種較為有效的評價手段。第一,通過參與教師技能評比大賽、征文比賽、期刊投稿等對自身能力進行定位。其中,教師技能評比大賽可以評測教師基本工作技能,征文比賽與期刊投稿可以考察教師的理論水平。第二,通過職稱評定了解自己的專業水平。第三,嘗試與園內管理者溝通,或與同事進行對比,從中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第四,通過日常工作中幼兒反應及家長反饋了解自己的專業能力。第五,利用好國家相關文件,如對照《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對自身日常工作進行評價。
(五)增強教師成就感,促使其主動采取行動發展自身
訪談中發現,專業自覺行為發展水平最高,與教師在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密不可分。本研究根據訪談內容,歸納出兩條激發教師內在成就感的措施。第一,發現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并幫助教師梳理工作成果。對教師的認可與鼓勵措辭務必要具體,如“班級孩子在日常秩序上有了很大進步”“環境創設工作十分有新意”“班級家長很滿意你的工作”等。在此基礎上,幫助教師總結其努力工作的成果,自然建立起教師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第二,引導教師認識到自身職業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在工作中慢慢形成對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的信仰,能夠認可自身職業對每一個孩子的重要價值,便會產生職業認同感,進而為提高保教工作質量、促進幼兒發展不斷主動提升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3〕黃娟娟.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覺:我們在行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4.
〔2〕潘瓊,黃娟娟.幼兒園教師專業自覺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與信效度檢驗〔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1):20-24.
〔4〕張二鳳.幼兒教師心理壓力及其來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5〕舒芬.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7.
Research into the Statu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view Results of 9 Teachers
Fu Rongxue, Yu Kailian
(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Abstract】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an important self motivation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level, is becoming a research hot issue. This study interviewed 9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Beijing, trying to find out the statu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re: many teachers do not take it as an urgent issue; not many of them take active actions; many have negative emotions when they find their problems; and many of them do not take it seriously that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satisfactory. It is suggested that good examples should be set up to stimulate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develop professionally; practicality of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eachers’ active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teachers’ concerns should be cared about and their problems solved; various types of assessment tools should be used to help teachers of know their own development level; and teachers’ sense of achievements should raised to encourage them to take active actions to develop themselves.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qualitativ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