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馬沁妍 查秀芳 桑楠 蘇菡 趙君寧
結腸癌(CR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美國國家癌癥登記局2014年進行的一項調查,大約有18 000人被診斷為CRC,約11 500人死于CRC[1]。腫瘤的侵襲和轉移與炎癥密不可分,全身炎癥反應是腫瘤微環境的一部分,在許多惡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2]。炎癥的衍生指標如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PLR)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比值(LMR)均可作為反映宿主免疫狀態的指標,并且可能與惡性腫瘤病人的預后相關[3]。有研究表明,術前較高的LMR水平與可切除的CRC病人的生存預后呈正相關,具有更高的總生存率[4]。本項研究旨在觀察結腸高危腺瘤病人相關炎癥指標的變化,并探討LMR對老年人高危腺瘤的預測價值。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接受結腸鏡檢查的157例老年病人的相關資料。其中男87,女70例,年齡(71.2±4.3)歲。根據病理結果將病人分為3組:對照組、低危組和高危組。高危組包括32例高危結腸腺瘤病人,即絨毛狀管狀腺瘤,腺瘤直徑>1 cm,數量>3個,或伴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低危組包括92例滿足以下條件的病人:腺瘤直徑≤1 cm,數量<3個,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或腸黏膜炎,并且不伴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對照組為33例結腸鏡檢查正常的病人。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1)為首次接受結腸鏡檢查,以消除近期內鏡下治療導致假陰性影響;(2)有詳細病史資料、檢驗及病理數據;(3)年齡均>65歲。排除標準:(1)長期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2)合并血液系統疾病;(3)有惡性腫瘤病史及家族史;(4)合并肝腎疾病;(5)合并過敏性哮喘;(6)存在感染;(7)有近期消化道出血病史;(8)無法合作的精神和神經系統疾病。
1.3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病人術前的詳細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血常規等及術后病理結果,計算BMI。提取血常規中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PLT、單核細胞等數據,計算NLR、PLR、LMR。

2.1 3組間臨床特征比較 3組病人的性別、單核細胞計數、NLR、LMR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BMI、平均紅細胞體積(MCV)、Hb、WBC、PLT、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和PLR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的臨床特征比較
2.2 Logistic回歸分析結腸高危腺瘤的影響因素 以是否為高危腺瘤為應變量,將年齡、性別、BMI、WBC、NLR、PLR、LMR等可能的影響因素納入二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LMR是高危腺瘤的獨立危險因素(OR=1.879,95%CI:1.299~2.717,P=0.001)。見表2。

表2 Logistic回歸分析相關指標對結腸高危腺瘤的影響
2.3 LMR對高危腺瘤的診斷價值 通過ROC曲線評估NLR、PLR和LMR對結腸高危腺瘤的預測價值。結果表明,NLR(AUC=0.405,95%CI:0.294~0.517,P=0.098)和PLR(AUC=0.461,P=0.495)均不能有效地預測高危腺瘤。LMR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最佳截斷值為4.49(靈敏度為65.6%,特異性為70.4%,AUC=0.720,P<0.001),見圖1。

圖1 LMR預測高危腺瘤病人的ROC曲線
CRC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報道,CRC的患病率為68.2/100,000,5年死亡率約為8.5%[5]。眾所周知,年齡為CRC高危因素,老年人CRC發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且老年人群LMR值偏低,即LMR值受年齡影響,為消除年齡的影響,本研究納入人群均為老年人。
腫瘤引起的宿主炎癥反應可導致血液循環中的細胞組成發生變化,最常見的是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加,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和單核細胞計數增加。多種衍生指標例如NLR、PLR和LMR可反映宿主對惡性腫瘤的全身炎癥反應,已被多項研究證實為多種實體瘤的獨立預后因素。然而,這些生物標志物與CRC病人預后之間的關系尚未達成統一認識。
本研究討論了LMR與老年人結腸高危腺瘤之間的關系,并比較了NLR、PLR和LMR預測老年人高危腺瘤的價值。目前單核細胞影響腫瘤預后的機制仍不清楚。Evani等[6]發現單核細胞可以通過增強腫瘤細胞對內皮的黏附來促進乳腺癌轉移。此外,單核細胞可通過產生SPARC /骨粘連蛋白分化為巨噬細胞并促進腫瘤轉移[7]。
Neofytou等[8]將LMR與NLR和PLR相比,LMR被確定為腫瘤特異性生存率的獨立預后因素。本研究評估了NLR、PLR和LMR等指標,發現LMR診斷高危腺瘤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優于NLR及PLR,AUC大于NLR和PLR(P<0.001)。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為單中心的回顧性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小。第二,本研究未評估其他炎癥標記物,例如CRP、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紅細胞沉降率、IL-6和IL-11等,因為在臨床工作中并不常規檢測這些炎癥指標。盡管存在這些局限性,但NLR、PLR和LMR可由血常規結果得出,具有價格便宜及易采集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未來可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深入探討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與高危腺瘤相關的機制。
綜上,LMR在預測老年結腸高危腺瘤中起著重要作用,較低的LMR意味著較高的結腸高危腺瘤風險,檢測LMR有助于早期診斷和治療結腸高危腺瘤,避免進展為結腸癌,提高人群預后。